张国清:谁动了高校教授的奶酪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8日08:05 新京报

    作者:张国清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日前,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包伟民发出声明,要求报考他的研究生“另投名师”,他表示:“鄙校新法:自2007年起,招收硕、博士研究生,研究生与指导教师均须向校方交钱,前者称‘学费’,后者称‘助研经费’。‘助研经费’数额,按招收研究生人数多寡翻倍递增。

  本人近年偶承青年学子缪爱,或有投考,然因不合时宜,无力缴纳此钱……“这件事引起了较大反响,人们产生了许多担忧。比如,导师交费招生,交钱后,招来的学生会不会成为其廉价劳力?改革是否会造成学科歧视,形成”有钱就有学术“或”有项目就有学术“的评价机制?

  在回答问题之前,让我先对高校的教授构成做一个分析。在我看来,今天的教授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工头型教授”。他们像住在学院里的“包工头”,向国家、政府和社会承揽各种研究项目,然后向社会招聘完成项目的“科技打工者”。部分工科和社会科学教授构成这类教授的主体。

  第二类是学理型教授。这类教授没有“打工”技能,从来不“打工”。无论有没有项目,他们都希望招收一定数目的研究生,主要不是为了完成项目,而是为了培养从事纯粹学术事业的未来研究者。自然科学的某些基础科学和人文学科教授,构成这类教授的主体。

  第三类是杂交型教授。这类教授介于上述两类教授之间,偶尔“打工”,承揽项目,做一下“包工头”;没活时则教学做学问。

  第一类与第二类处于两个极端,现在改革有明显朝着有利于第一类教授倾斜的趋向。这是产生争论的主要根源。

  因此,我从教授构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虽然高校不是自由市场,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用金钱(项目)来衡量的,但高校管理部门总要想出一个办法,对所有院系和学科进行评判和比较,要求它们既要培养高端人才,又要直接服务社会。这项改革措施从宏观上看,方向是正确的。

  第二,它对弱势学科是不利的,会加速它们的衰落。而对强势学科是利好,一些应用性学科,比如工学、医学、管理、法学等,将在学校获得优先发展的更多机会,其招生规模仍将继续扩大。这一点要慎重对待。因为学科之间是相互影响和支撑的,一些学科的衰落也会影响到另一些学科的健康发展。

  第三,学校要求导师向学校交付一定数额的研究生培养费,表面上看有点儿本末倒置。因为导师培养得学生越多,不仅在时间、精力上付出越多,而且在物质上也付出越多。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学校仍然以教授业绩等方式肯定教授的研究生培养工作,而且教授的确能够从培养研究生过程中获得其他社会利益或资源。所以,培养越多,越亏本,只是一个假象。改革者想以此对导师进行约束,其效力有待检验。

  第四,在深层次上,这项改革不仅触及教授物质利益,而且触及其精神利益。由于学科不同或学院背景不同,强势学科教授不一定看重“精神”、“体面”的东西,弱势学科教授则往往对自己的精神追求特别敏感。这项改革把“重物质、轻精神”的价值取向制度化和合理化,是要警惕的。

  因为培养高端人才是一项综合性事业,是需要多门学科众多教授甚至所有教授共同推进的。当前的改革不仅动了一些教授物质意义上的奶酪,而且动了他们精神意义上的奶酪。如果一些教授只有奉献却没有相应的回报,那么他们的工作将变成越来越像是个人行为,越来越远离高校的目标。这同改革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第五,只要改革符合高校办学基本精神,我们就没有反对的理由,但我们也希望,高校仍然是尊重教授,发挥教授最大潜能的地方;高校仍然是尊重学园价值,所有学科都得到健康发展的地方;高校仍然是尊重学生,所有人才都得到全面培养的地方。

  □张国清(

浙江大学教授、
哈佛大学
访问学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