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麦:以医养医比以药养医更恶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00:05 红网

  70岁的成都市民唐传忠大爷因感冒导致肺部感染到成都363医院就诊,第二天却做了78项检查。其中仅胸腹部检查就做了核磁共振、CT及彩超3种不同门类的检查。核磁共振结果怀疑其肝脏部位有个病变肿瘤,CT和彩超却表明同一部位毫无异样。拖了31天后,唐大爷终于出院了,但高达17039.12元的收费单让他无名火起。(4月3日《华西都市报》)

  感冒病竟花掉17000多元医疗费,显然在这笔天价医疗费中,有相当部分属78项检查项目的费用——像核磁共振、CT这样的高科技设备检的查费用之高,是众所周知的。

  至于成都363

医院是否也存在向患者多开药、开进口药、开价格注水药等行为,笔者尚不得知。但指令患者乱检查、多检查倒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尤其这家医院以“预设疑病”的手段,将患者套入循环往复的“检查圈”的恶意行为,更在检查结果的前后矛盾上显露无遗。

  这是一种值得警惕的信号:近年来公众都把监督重点集中在“以药养医”而导致的“

药价虚高”上面,并正在着力寻求挤干药价水份的胜招。殊不知,对医院“以药养医”的葫芦尚未按下去,却医院恶意增加检查项目、提高检查费用等“以医养医”的瓢又浮了起来!

  在几年前提出“医药分家”的改革时,笔者就曾撰文预料过:失去“药品价格虚高”捞钱机会的纯医疗机构,必将采取滥开检查检验单、提高检查及服务等收费标准,来填饱其欲豁。可谁曾想,当我们刚着手挤药价水份的时候,医院就忍不住跳出来,滥开多开检查单以捞钱的把戏就玩出来了——普通的感冒病既做了78项检查,还用上了价格昂贵的高科技检查设备。尤其令人发指的是,这家医院在首关检查时,惊使出对病情“无中生有”的卑鄙手段,把患者拽入“迫不得已继续检查”的圈套,以使医院各种检查设备都运转起来盘剥患者。

  可见,如此的“以医养医”手段,与目前盛行的“以药养医”模式比较起来,其盘剥患者的恶劣程度显然是有过之而不及,只是很多被盘剥的患者对其危害性至今还蒙在鼓里而已。鉴于此,我们在着力遏制因“以药养医”所导致的药价格虚高现象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医院以滥开检查检验单、提高检查检验费及医疗服务费标准的“以医养医”现象。

  我的看法是,一方面,政府必须强制规范医院检查检验项目的收费标准;另一方面,对于患者有必要进行检查的重要项目,可推行检验检查结果“一单通用”的利民模式,以减少重复性的检查检验项目;再一方面,像成都这家医院在首关就“预设疑病圈套”拉患者下水的恶劣行为,若查实属于无中生有的恶意行为,则不仅包括接下来的所有检查费用都由医院埋单,而且还要追究相关责任并给予患者赔偿——只有把以坑害患者的“以医养医”苗头也一并打压下去,才能有效清除医疗领域的丑恶现象,进而患者的利益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稿源:红网 作者:张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