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王家新:顾彬的批评对中国文学有益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5日02:15 新京报
作者:王家新 ———也谈顾彬的批评及反批评 语言问题包括外语问题当然不是惟一的问题,但这却是切入文学问题的一个角度,或者说,是一个看文学的基本尺度。 顾彬在“汉学视野下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圆桌会上做主题发言时,我是在场的。 我不同意陈平原先生关于顾彬“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批评是哗众取宠”的说法。人们尽可以说顾彬的看法主观或偏激,但把“哗众取宠”和他联系在一起,这就有点太离谱了。 就拿人们纠缠不休的“外语”问题来说,那么多人把他所说的语言问题包括外语问题都理解得太实了。他们的第一反应无非是“李白懂外语吗?”、“曹雪芹懂外语吗?”这样的反驳,完全把一个有意义的诗学命题简单化、庸俗化了。 语言问题包括外语问题当然不是惟一的问题,但这却是切入文学问题的一个角度,或者说,是一个看文学的基本尺度。从古到今,文学的价值最终也只能由语言来承担和决定。顾彬就是由此来看中国文学尤其是市场化时代的中国文学的。他强调说“文学的对象是语言。如果一个作家不掌握语言,他根本不是一个作家,所以基本上中国作家是业余的,而不是专家的。”这样说虽然过于苛刻,且有“打击一大片”之嫌。但我想他是在强调写作的“专业”性质,坚持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标准。而外语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也正与此有关。对此,顾彬已说得很清楚:“一个作家应该从另外一种语言体系来看中文。一个德国作家说:如果一个作家只掌握一种他的母语,说明他什么语言都不会,因为他不能从外部来看他自己的语言有什么特色。”在任何一种语言文化的历史发展中,都吸收了外来的成份(事实上李白精通“蕃文”,《红楼梦》的“色空”显然也受到佛经所代表的语言文化的深刻影响),尤其是“现代汉语”,它从一开始就是以“外语”为参照发展起来的。顾随这么一位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大家就曾这样说:“翻译当用外国句法创造中国句法,一面不失外国精神,一面替中国语文开劈一条新路。”为中国新诗做出杰出贡献的戴望舒、卞之琳、冯至、穆旦等,同时都是优秀的翻译家。他们的艺术探索,往往就是借助“外语”的参照,不断发掘和更新自身语言的过程。我们学外语或从事翻译,在根本上正如本雅明所说,乃是为了“通过外语来拓宽拓深自己的语言”。 问题在于,人们不仅不能这样认识,更在于已接受不了批评。人们的心理还过于脆弱。在那个圆桌会上,陈平原这样问顾彬“你这样批评,难道没想到给中国作家造成多大的压力吗?”肖鹰则认为这种质问“把中国当代作家高看了,因为他们恰恰是没有压力,他们只有欲望。”的确,有的只是欲望。只有现世的逐求。在一个屈从于市场和时尚的时代,还有多少人在坚持写作的难度和文学自身的标准呢?人们尽可以说顾彬的批评有问题,但那是他的问题。我们这里的问题呢? □王家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