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贵:期待上海土管彻查风暴成为全国样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6日00:01 红网

  “曾经的十年‘土地爷’被调查,今天一早,上海地产界‘满城尽说殷国元’!”4日,上海证券报《上海市房地局原副局长殷国元被调查》独家报道一经刊发,上海某大型房地产企业高层就向记者表示。然而,此前的朱文锦、殷国元这两位“土地爷”被调查或许还只是一部分。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在殷国元被调查前后,多位上海土地管理系统的中高层人士相继被调查,其中不乏局处级干部——上海过往几年的土地管理以及其间可能存在的问题正面临一场彻底的清查(4月5日《上海证券报》)。

  眼下,个别地方官员与

房地产商之间的“亲密”关系成为中央整顿房地产市场的瓶颈和障碍乃是不争事实和业内共识。从去年开始,起自高层的一场涉及面广、来势凶猛的土地反腐风暴拉开帏幕。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06年全国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通报显示:去年查处结案9万多件,90%以上土地违法案件与地方政府相关,被处理相关责任人近3600人。上海堪称为国内
房价
畸高、秩序失范、调控失灵的典型城市之一,其土地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大抵可以视为全国缩影,藉以土管彻查风暴解剖好这只“麻雀”,应当对其他地方不无样本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次上海土管彻查风暴显山露水的情况看,不无共性痼疾。2005年5月,殷国元被选为上海市土地学会会长。此后,作为主要在土地领域为有关部门出谋划策的学会负责人,殷一直是媒体在宏观调控关节点追逐的对象,不时公开发表一些“鲜明”观点。在2005年、2006年宏观调控期间,殷先后抛出“土地价格不跌论”、“开发商征地正其时”论、“上海高地价未托高房价”论、“调控到位论”等观点。在2006年“国六条”出台前,殷曾在中国土地市场年会上说,“上海地价仍有上升空间,现在是开发商在上海拿地的好时机。上海的土地后备资源极其短缺,可利用的土地正越来越少,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在多年的

上海楼市口水战中,殷属于坚定的“看多派”。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发表看多上海楼市观点的同时,殷国元同时拥有不少房产。甚至有一种说法,殷拥有的房产在二三十套之间,价值近亿。可见,地方官员之所以成为房地产失控“有形推手”,背后往往有一只基于腐败利益的“无形推手”。

  当下,不少地方地根腐败业已形成生态,腐败食物链往往导致“拔出萝卜带出泥”。本次上海多名中高层“土地爷”被查,除此前上海市房地局土地利用管理处处长朱文锦被双规、主管土地原副局长殷国元被调查外,大约2个月前,上海房地局直属单位之一——上海建设用地事务中心一位原副主任也被调查。另有消息称,有级别更高的官员也在接受非隔离式的调查,以及有高级官员可能受到内部处分。值得注意的是,朱文锦在1995年前后到市房地局土地利用处任职,1999年担任土地利用处副处长,2003年任处长。从时间上看,这位“上海第一处”任职的大部分时间里,其“顶头上司”就是当时分管土地的殷国元。

  从上海土管风暴暴露的“短板”看,制度存在的天然漏洞为地根腐败开启了“绿色通道”。一位接近上海市房地局的人士直言不讳,土地出让、变更用途等环节都存在一定的“腾挪空间”。如今地方土地市场往往是一、二级分离,一级土地市场如土地储备环节主要是运用地方政府权力进行征用,大多数情况下并未实现市场化运作;而二级土地市场如对待土地囤积问题,无论是同意延期开发抑或给予经济处罚,也给一些“看门狗”留下“职务之便”。一位业内专家如是说,“上海以往的土地市场改革有时就像个裹着小脚的女人,想迈却迈不开步。”“无论是土地出让金这样的小合同还是拆迁安置补偿等大合同,我认为该市场化的地方就应该放得开,完善制度,公开透明。

  建设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审计署、监察部、国家税务总局、发改委、工商总局等8部门日前联合发出通知,从4月下旬起全面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房地产领域涉及的违法违规、权钱交易行为,力争使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我期待上海土管彻查风暴的战果能成为可资借鉴参照的全国样本,进而能让专项整治行动走一些捷径。

稿源:红网 作者:陈庆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