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鲁宁:没有章子怡就不能吊住读者胃口?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05:57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作者:鲁宁 在网上浏览,偶然读到英国广播公司网站的一篇文章,标题叫《除了章子怡,他们是谁?》。他们是谁——出于好奇我读下去,哦,原来还有杨振宁、陶一之、丁俊晖、谭盾、张霞昌、苏震西、刘醇逸、刘翔、李安、陈易希等10位。他们和章子怡一道,被并列为“2006影响世界的11位华人”。这个荣誉的颁布地点在北大百年讲堂。 杨振宁和刘翔我知道,其他华人的名字,我十分生疏。阅读经验告诉我,此文很可能是英国媒体批评中国人社会心态的一篇新闻观察加述评,我决定继续读下去: 颁奖会场外,没入场券的北大学生守候在通道上,大声呼喊“章子怡、章子怡”。颁奖结束安排记者采访获奖者,章子怡出场时,记者们出现骚动,六七十名记者集体上演“追星戏”。接下来是尴尬,令主办方,令整个中国尴尬。陶一之、张霞昌、陈易希等获奖者,被中国记者们(同胞们)视而不见、无人理会。尴尬过后是歧视。接待获奖者的酒店更势利,惟独把章子怡的住房免费升格为总统套房,弄得主办方挂不住脸…… 我想,能够“影响世界”的华人怎么地都属于中国人中的人杰,是为中华民族增光的杰出同胞,我决定即刻搜索他们的来历:陶一之,美国休斯敦莱斯大学女科学家,成功破解H5NI病毒;张霞昌,芬兰Enfucell公司首席技术执行官,发明世界首块纸质电池;陈易希,香港科技大学学生,以其名字命名小行星…… 我边搜索边想,自我感觉特好的学子们,章子怡值得你们为之大呼小叫,自有她作为影视明星的过人之处;可是,你们的同龄学子陈易希——香港科大的一颗小“科星”咋就不能唤来你们的自豪与骄傲? 继续搜索多家媒体翌日对颁奖的报道,除了在娱乐版连篇累牍“娱”了一把章子怡外,包括诺奖得主杨振宁在内的众新老“科星”,均被弃之不顾。 这时我又想,中国人习惯于好事成双,这个杰出华人评选为何不选10位华人而非得安排11位,是不是主办方事先就有冷场的担心,所以才拉章子怡来“压台”呢?但愿我以小人之心度主办方之腹了。 批评记者们只认章子怡,记者们肯定不服气,他们恐怕会争辩:没有章子怡咋吊住读者们的胃口?言外之意,因为读者俗,记者才被迫迎合读者的俗。这话还不能说没一点道理。可是,没人再问,读者的俗是被谁惯坏的? 当然,并非所有的记者都热衷于媚俗。可是,要把“科星”背后的科技故事,写得引人入胜、通俗易懂,还能不时回味,却要拿记者的真本事打底,这就又回到当今媒体生存态上来了。在这个生存态的长期侵蚀下,不管是哪一级、哪一类的媒体,思想型、研究型、学者型的记者越来越少,业务氛围一年比一年衰微。如此局面再不思改变,媒体无疑愧对读者受众,愧对整个社会。明星、明星,一味的明星,在媒体的误导下,兰州女歌迷杨丽娟疯狂追星导致老父跳海自杀的悲剧,早晚会不再成为新闻。 (鲁宁,东方早报首席评论员,现居上海)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