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扬:小学生作文建议遣返民工让人担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02:29 中国青年报

  作者:晏扬

  在广州市第六届羊城“小市长”竞选征文中,不少中小学生认为要限制外来人口流入广州,甚至认为要定期遣返部分外来人口。“小主人翁”的排外意识引起了当地媒体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广州日报》4月12日)

  比如越秀区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征文中写到,要控制外来人口数量,定期遣返一部分闲杂外来人口,才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比如天河区的一名小学生认为,外来人口总体素质较差,难免不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若被五湖四海的朋友看到了势必会对广州留下极坏的印象,所以“在特定的时间如亚运会期间及前后两个月采取限制出入或限时出入本市中心是最佳方式”。

  孩子们的心灵本应是天真纯净的,而在广州市一些中小学生的心里,却早早埋下了偏见和歧视的种子;外来人口问题虽已超出了孩子们自主思考的范围,但这些“小主人翁”正在养成的排外思维习惯,还是让人对未来公平社会的构建产生了一丝担忧。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偏见和怨恨,孩童的心理世界其实是成人世界的映射,孩子们的歧视观念和排外意识不可能来自别处,而只能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

  不可否认,我们这个社会还有着太多歧视农民工、排斥外来人口的制度和政策:户籍制度的条块分割、就业制度的内外有别、社会保障的城乡二元、受教育权的东西差距等等。生活在这种氛围中的孩子们,或优越感或自卑感几乎与生俱来,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被强化。生活在大城市的“小主人翁”们一旦有了优越感,歧视的种子便会在内心里慢慢发芽,想挡都挡不住。

  也不可否认,目前的学校教育,把精力用在了应付考试上,即便我们一直强调思想品德教育,但其内容大多局限于爱祖国、爱人民,而忽视了对孩子们平等观念、权利观念的启蒙,忽视了对他们仁爱之心、慈善之心的呵护与浇灌。于是我们的孩子,包括我们很多成年人,说起国家、民族来头头是道、慷慨激昂,可是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却缺少起码的道德自觉,少有扶弱助贫的仁慈之举,没有尊重他人的自律意识。

  更不可否认,一些学生家长,自身就缺乏平等观念,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很多家长是打心眼里看不起农民工和外地人的,这种观念难免流露于日常言行,浸透于子女教育。有的家长不允许孩子跟民工子弟一起玩儿,有的家长一说起外地人就摇头撇嘴,有的家长经常对卖菜的、摆摊的、上门通下水道的怒目相向。孩子们耳濡目染,怎么可能不歧视农民工、排斥外地人?

  尽管只是广州市少数“小主人翁”在征文中流露出的歧视观念,但这种苗头还是值得我们深思。平等相处而不歧视,和睦共处而不排外,这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我们不能让歧视的“种子”代代相传,否则,哪怕经济再发达、物质再丰富,我们也会在精神上陷入贫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