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军志:社区医院试水为医疗改革探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9日16:22 时代商报

  郝军志

  日前,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到2010年,我市将建立起基本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在布局上,原则上按照每一个街道办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居委会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参加了医保的市民到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同样享受报销的政策。(《重庆晚报》4月17日)

  其实,“看病贵”是“看病难”的必然结果。物稀则贵,这是市场的基本规律,当大清早就要到医院排队挂号,想见到医生都得等上半天的时候,看病岂有不贵的道理?而看病难的根源主要有两条:一是由于长期的准入限制,导致了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上的不足;二是“医保定点医院”的政策,人为地把广大患者往那些“定点医院”赶。这两个问题,如今都可以在我市的《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中,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该《意见》同时还在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中,对医务人员的配备上也有了明确要求,这将切实地丰富医疗卫生资源的总量。

  值得深思的是,当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格为非营利医疗机构后,该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方式来提高其服务质量与效率?让医务人员的“收入不得与医疗服务收入直接挂钩”,的确有助于解决昧心开药的问题,但是又该如何去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在将来把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社区居民满意度、社区居民健康指数等纳入考核范围,作为政府核拨补助经费的重要依据后,又该如何具体操作?如果把经费多拨给医疗卫生状况不佳的社区,显然会起到“反激励”的作用。如果多拨给状况好的社区,那落后的社区又怎么办?

  有激励有竞争才有进步,所以中国的

医疗改革,最终还是有必要让一部分空间给市场。在初步建立起非营利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后,有条件地放宽社区医疗市场的准入限制,允许社会上的其他资源进入社区医疗领域。这既是对已有非营利医疗机构的一种鞭策与激励,也是对其他资源的进入、丰富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的一种激励。并不用担心这可能导致医疗市场资源的闲置,因为除了有市场之手进行调节外,还有医疗服务需求的强劲增长――当医疗服务的价格真正下降后,人们将会有更从容的心态,把家庭医疗的开支从目前的从看病和住院转向以医疗预防与保健为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