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培云:取消装甲车巡逻拆除了警民隔阂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0日07:51 新京报

  作者:熊培云

  当有血有肉的警察,让位于装有远距离探照灯、微冲、狙击步枪的装甲车,其不但不会起到威慑作用,反而会激起人们的反感。人类今天取得的伟大进步,不仅在于犯罪分子对警察心有畏惧,同样在于警察对民众心存敬畏。

  4月4日,重庆警方开始启用两辆装甲车上街巡逻。据重庆警方称,这个市民们都交口称赞的装甲车有着“高大、钢硬的形象”,“对于震慑犯罪分子、提升市民的安全感十分有利。”不过,“装甲车治安巡逻”在“威武”一周后取消。至于取消原因,有官员坦陈,“没想到网络上、社会上反应这么大,是好心办了坏事,吃力不讨好”。(19日《南方都市报》)

  从“彭水诗案”到“史上最牛钉子户”,近年来重庆俨然成为“新闻重灾区”。被曝光事件从关注到解决,也从侧面反映了舆论监督在政府建设与社会生活等方面,已经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将防暴装甲车用于常规巡逻,并没有给民众带来真正的安全感。它让那些不明就里的旁观者猜测,重庆的治安究竟坏到了什么地步,居然需要装甲车来为治安撑腰?如有网友说,重庆的治安要靠装甲车来威慑,看来重庆的犯罪分子“不是一般的猛”。公安部一名官员称,国际上从来没有警察用装甲车巡逻。

  在笔者看来,动用装甲车充其量也不过是种“扬汤止沸”的行为。显而易见,当大街上或社会中出现“沸腾现象”时,最重要的是找到汤水沸腾的原因,而不是对汤水进行不断“鞭打”与“隔离”(扬汤)。

  如果不能找着汤水沸腾的原因,那些被扬起来暂时“隔离”开来的汤水,在跌落锅中时仍会沸腾,而在锅中的汤水,同样会因为锅底下的旺火而翻滚。

  进一步说,一个国家治安问题的解决,最重要在于解决发生社会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威慑,也不是监狱。

  有理由认为,将装甲车用于日常巡逻,不过是重庆警方想“耀武扬威”,搞“威加市内兮”的形象工程。事与愿违的是,当有血有肉的警察让位于装有远距离探照灯、微冲、狙击步枪的装甲车,其不但不会起到威慑作用,反而会激起人们的反感,甚至心生恐怖之情,产生对政府的某种敌意。在此意义上,厚重的铁壁“保护”了警察,但也在国民内部筑起一道“隔阂之墙”。

  重庆警方抱怨自己是“好心办了坏事”。应该说,作为民众的保护者,警方通过惩治犯罪分子使民众获得某种安全感本无可非议。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变动不居,犯罪分子与民众一直处于“混居”状态,这也决定了警方在大街上“威慑犯罪分子”的同时也直接威慑到了普通民众,然而,警察并不具有“威慑民众”的权力。

  显而易见,警察具有的惩治犯罪分子的权力并非是一种教育民众的权力———正因为此,杀鸡儆猴式的公开执法为越来越多的民众所鄙夷———否则,这种权力便具有某种进攻性。事实上,人们反对重庆警方动用装甲车巡逻,正是这种心理不适所引起。历史同样表明,人类今天取得的伟大进步,就在于意识到我们的安全感,不仅在于犯罪分子对警察心有畏惧,同样在于警察对民众心存敬畏。套用电影《V字仇杀队》里的一句名言———“警察应该害怕人民,而不是人民害怕警察。”

  □熊培云(北京学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