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户籍改革应破除挤牙膏式思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1日00:59 燕赵都市报

  作者:王石川

  从现在开始,父亲是北京市集体户口(不包括在校生集体户口和驻京办事处、联络处等集体户口),子女可以随父报出生或投靠父亲进京入户。日前,北京市公安局宣布推出包括这一政策在内的9项户籍管理便民措施。(昨日本报)

  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北京市公安局推出的9项户籍管理便民措施,较之以往是看得见的进步。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决策层的善意,可以预想到外来人员的合法权利被逐渐重视。但是不得不说,这一变化更让人感叹户籍改革的艰难。

  细看这9项措施,与以前相比的确是进步,但这种进步尚不明显,尚不足以让人击节赞叹。

  以“父亲是北京市集体户口,子女可以随父报出生或投靠父亲进京入户”为例子,与以前孩子出生只能随母亲落户的政策相比,允许孩子随父亲落户,这是一大进步,但是这只属于浅层次改善,不是大刀阔斧改革,甚至只能属于改正错误范畴———不允许孩子随父亲落户原本就不合理,现在允许孩子随父亲落户充其量是“知错能改”。

  尽管是一小步,也来之不易。去年媒体报道的一个父亲摔死婴儿的新闻至今让人愤慨。据《南方周末》报道,43天里,刘瑞良四处奔波为新出生的孩子上北京户口。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元旦之夜摔死了满月不久的小生命。悲剧主人公刘瑞良是北京市集体户口,妻子是外地人,按当时政策,自然无法为儿子落户。这起悲剧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有人把悲剧的发生归咎为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如今,北京市允许孩子随有北京市集体户口的父亲落户,不知道是否与此事件有直接关系。但无论如何,民间要求户籍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在这一前提下,北京市的户籍改革显然有些缓慢———民间千呼万唤,户籍改革步履蹒跚,远远没有达到公众的期望。

  近年来,最受公众诟病的民生问题是“医疗、教育和住房”,除此之外,就是不合理的户籍制度了。不尽相同的是,三大民生难题逐渐在深化改革中加以解决,比如,

医疗改革如今已经紧锣密鼓启动,而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存续时间最长,尽管公众的不满一浪高过一浪,但户籍改革似乎总是处于修修补补中,始终没有实现取消城乡户口对立的现状。由此也产生了许多悲剧,制造了许多黑色
幽默
,最终反映在权利层面就是外来人口受到伤害,农村户口遭到歧视。

  公众之所以强烈要求彻底的户籍改革,当然不是为了追求城市户口这样一个名分,其实质是呼唤权利平等。因此,尽管当前一些省市在户籍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为什么少有喝彩声,原因就是没有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外来人员并没有真正享受到与市民相同的待遇,不仅没有实现权利平等,合法权益还常常遭受侵犯。

  一言以蔽之,彻底的户籍改革是大势所趋,“挤牙膏式”改革不仅达不到公众的心理预期,反会引起公众的不信任和反感。我们希望看到户籍改革更有力度,步子迈得更大一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