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海瑞的执法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1日10:35 法制日报

  □观史品法

  李勇

  海瑞,字刚峰,其性格和办事方式恰如他的字,清廉而刚直是他在官场中最鲜明的形象。他在嘉靖晚年直谏皇帝,在监狱里坐了一阵子牢,后被刚登基的隆庆帝特赦出狱。从此,他声名鹊起,朝廷不用他有点说不过去,会遭遇到舆论的压力。

  但海瑞这个人成为一个供官员们学习的道德标杆,很够格;如果真的让他大权在握,实现自己为社稷黎民谋福祉的政治抱负,基本上不可能。因为他为官从政基本上不拐弯,认认真真按字面上的法律法规办事。而在明朝晚期那种政治文化中,这种方式只可能碰得头破血流,因为对大多数官员,甚至皇帝本人,先朝的成法往往只用来口头宣扬,实际办事用的是另一套彼此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万历十二年,皇帝重新启用乡居有年的海瑞,任命他为南京右都御史。明朝是两京制,朱元璋定都南京,朱棣夺了侄儿帝位后,政治中心转移到北京,但南京还保留一套政府班子。右都御史相当于监察部部长的级别,正二品大员。但因为在南京,没有多少实权,也就负责纠察南京及周边地区的官吏风纪,可对这样一个主要是解决政治待遇的闲职,已经72岁高龄的海瑞异常负责,他建议皇帝用洪武三十年朱元璋制定的剥皮揎草等酷刑惩治贪官。对待手下的官员,也是以身作则,不许拿灰色收入,让大伙儿和他一样清苦,搞得手下怨声载道。

  有一天,一位官员自己掏钱请伶人来给自己唱堂会,这在当时的官场习以为常。可海瑞翻出朱元璋制定的律法,上面规定官员私自请伶人唱戏,要予以廷杖———即打屁股。这下南京官场哗然了,这点小问题都如此惩罚,以后还了得。于是一帮人纠集起来,上书攻击诋毁海瑞。在众官的压力下,他不得不提出辞职。辞职书未被批准时,他便于寂寞孤苦死在南京的官邸。

  海瑞严格按照朱元璋制定的法律办事,当然没错。因为明朝开国皇帝的成法没有谁宣布废除,在宗法时代也没有谁敢废除老祖宗的法律。可朱元璋完全是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理想图景设计法律。规定官员工资菲薄,仅仅能不饿死;而且对懒惰贪渎的行为惩罚极其严厉。这几乎不符合人性也不符合社会规律,除非所有的官员都像海瑞一样,这怎么可能呢?到了万历年间,明朝已有两百余年了,这样的法律早被皇帝、官员束之高阁。海瑞还硬是照着两百多年前制定的法律办事,近似于刻舟求剑。

  法律没有废除却形同虚设,是对法律严肃性最大的讽刺。海瑞执法的困境,根子出在当初的立法者身上。立法当时没有考虑可操作性,而没有可操作性的法律,其效力注定是不长久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34,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