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马光远:股市有没有泡沫我不敢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10:21 南方新闻网
经济人之马光远专栏 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会上,中国股市的泡沫问题当仁不让成了关注的热点。对此,作为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樊纲很干脆地说,他回答不了这个高难度的问题。因倡导“新农村运动”而风头正劲的林毅夫的回答则更“安全”:股票市场是不是有泡沫,这是见仁见智的。当股票市场从1000点升到1500点的时候,就有不少人说这是泡沫,股票市场会崩溃。从1500点变成2000点、2500点、3000点,都不断地有人说这是泡沫,但是现在股票市场已经达到3600点,它还没崩溃。所以,是不是泡沫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清楚,中国的股票市场一定会有涨有跌。但是什么时候跌我不知道,跌了以后我才知道;它会不会涨我也不知道,涨了以后我才知道。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两位经济学家,要说一点不懂股市显然是笑话,但是两位突然心有灵犀一致对中国股市泡沫问题打起了太极,显然是怕招致“成思危式的攻击”。成思危先生年初在中东接受外电采访时,对中国股市的泡沫问题表示了忧虑,股市随之大跌,惊起杀红眼的股民的骂声一片。与此同时,股市虽然经历了“2·27”大跌,但依然在连创新高中一往无前。 自此以后,政界、学界、投资界都讳言股市泡沫,中金公司等机构一反常态,不再提供股市的策略报告,就连一向大喊泡沫的谢国忠、罗杰斯都改变了口径,市场皆大欢喜,一片和谐,妙处难与君说。股民除了对自己手中的股票能翻几番兴奋之外,对指数屡创新高已经呈现“审美疲劳”,炒股大军不断扩容。据证监会的统计数据,从2006年11月到2007年4月,进入股市的散户增量资金达到了惊人的6000亿,散户资金所占比例已经历史性达到了40%。一季度新开户的股民达到了500多万,深沪两市的股票市值超越了16万亿,一举超过了有百年历史的香港股市。 从发达国家股市发展的规律来看,在股市狂热的时候,总有仁人志士冷眼旁观,高唱泡沫,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证券监管部门也会加强对内幕交易、证券欺诈和操纵市场等行为的打击。奇怪的是,在中国股市高歌猛进的时候,专家们却“集体失语”,同时也没有看到证监会对那些异动的股票祭起“严打”的大旗。杭萧钢构、都市股份、广发借壳延边公路,股票都出现了异常的暴涨,至今未见结论。4月13日,★ST长控复牌后最高涨幅达1083%,半个交易日换手率就达75%,虽被紧急停牌,但调查结果如何不容乐观。学者不敢轻言“泡沫”,怕一说就破,证监会在监管上面临“囚徒困境”,严格监管怕被解读为“调控股市”,不严格监管又怕出现可怕的股灾。 确实,在形势大好的时候预测灾难,需要勇气。其实,股市有没有泡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有人提示泡沫时招致狂热民众的一致攻击,当没有人敢说股市有泡沫的时候,这时市场是最危险的。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我关注股市的发展,但更关注股票市场的健康。总理的潜台词是很明白的:中国股市还不“健康”,究竟怎么不“健康”,总理没有展开阐述,我想,从现在来看,学界、投资者讳言股市泡沫也许是最大的不健康。 一个人的远见卓识终究会被遗忘,而他所犯的错误会被人们铭记在心。在股市不“健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学界的智者和勇者,在狂躁的舆论面前能够给人以客观冷静的忠告,而不需要“顾自由而言他”的太极高手。或许,孤独的坚守并不容易,因为坚持真理意味着接受利益集团和群氓心理的思维逻辑;或许,前行的旅程并不坦荡,因为在狂潮中保持冷静原本就有违人类的本能;或许问题的答案并不简单,因为利益集团代言人的误导总会让我们迷失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 如果说在股票市场历史上有一件事情确定不移的话,那就是群体的狂热永远是危险繁荣的最后阶段,是对即将到来灾难的警告,就像周期性的呼吸异常是死亡的信号一样确定。当别人都丧失理智的时候,你需要保持冷静。对8000万被盲目乐观情绪彻底俘获的股民而言,流入股市的资金远远多于操作股市的智慧。加尔布雷斯在《1929年大崩溃》中的警世之言虽然刺耳,但不多余:价格的下跌总比上涨更加迅猛,一只充足气的气球一旦被戳破,就不会有条不紊地漏气。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