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汪晓东:洪战辉拒当“道德符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03:27 人民网-人民日报
洪战辉最近有点烦。 烦恼缘于前些天他在郑州为中学生作报告时推销新书,他那句“每本可以提成1.5元”的话,引起轩然大波。 “洪战辉这是怎么啦?”许多人在问。 “凭双手赚钱,到底有什么错?”洪战辉很委屈,他还表示,不能只做个“道德符号”,更想像个普通人一样挣钱、生活。 冲突由此产生:在人们眼里,洪战辉,这个“感动中国”的小伙,一个勤奋刻苦、乐观向上的大学生,一个“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典型,岂能与“铜臭”沾边儿? 然而,在洪战辉的生活中,有生病的父亲、上学的妹妹,还有许多外人无法知晓的苦恼。比如,大年初一,有人把十六七岁的女儿送到洪家,让他像收养妹妹一样收养她;在学校时,有人千里迢迢跑到长沙,找洪战辉借钱;受人之邀参加活动,自己贴钱买火车票飞机票,活动结束后无人报销……所有这些,他都不得不去面对。 真的有必要对洪战辉的“推销”行为扼腕痛惜吗? 2003年3月,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展出了雷锋生前戴过的一块手表,许多媒体也刊登了雷锋戴手表的照片。人们似乎并没有感觉到“异样”。有人说,小小一块手表,把雷锋“还原”为一个更真切可亲的普通人。没有人去指责,戴了表的雷锋,有悖于艰苦朴素的形象。 这在上个世纪60年代,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对雷锋的宣传,显然刻意回避了这些“有损”英雄形象的细节。看来,我们的时代,在典型人物的宣传上,更加贴近真实,更具人性的光辉,这显然是一种进步。 那么,我们是否“进步”到能够容忍先进人物“做生意”呢? 洪战辉和雷锋,属于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生活细节,可能体现了同样朴素的提醒:典型人物也有血有肉,也有七情六欲,他们帮助别人,但可能也需要帮助。光从洪战辉出新书、拿提成这件事来看,不能断言他有道德滑坡的迹象。在洪战辉感人的故事中,不就有他为了抚养老父弱妹而勤工俭学做小生意的情节吗?成名之后卖书,又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呢? 洪战辉作为先进模范人物,其言行确乎具有社会示范效应。因此,洪战辉也应该时时提醒自己,作为在校大学生,他的主要任务仍就是读书。据说他有志于报考名牌大学研究生,那就更应该心无旁骛。过多的应酬、过多的社会活动,可能会影响学业,也不利于未来的发展。他表示,读书的同时还要努力赚钱、多学点技能,若干年后,大家再看到的洪战辉,已是真正的“双丰收”——有这样的志向不坏,但现在来看,还应把“多学点技能”放在前面才是。 当然,读书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大学生应当广泛接触社会,甚至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专业和特长,获得一些经济收入,减轻家庭负担,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阅历,这些无可厚非,关键是出入有度,不要在商业大潮中迷失。 愿洪战辉一路走好。 汪晓东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