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英杰:红头文件解决不了学生的锻炼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7日14:19 中国网

  作者:魏英杰

  4月29日上午10时至11时,如果有这么一个“卫星”覆盖全国,并把全国各类学校“放大”的话,将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壮观场面:全国学生都在操场上进行锻炼。这是因为,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向各省市自治区下发文件,要求各级学校在这一时间启动“阳光体育运动”,亿万学生集体锻炼一小时

  三部委发起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为了“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其出发点固然值得赞赏,但能起到什么实际效果,却很值得怀疑。

  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发起活动,其形式主义特征暴露无疑。凭这么一个小时的总动员,显然既不能让身体得到有益锻炼,更难以培养学生的健身热情。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很难充分进行准备,难免将此单纯看作上头的“命令”,草草应付了事。也就是说,即便那时候全国各学校都组织起来,也无非是个“草台班子”,走形式的成分居多。最终,三部委的良苦用心,不免被“行政指令”色彩一再淡化,只剩完成任务式的“运动”,而无“体育精神”。

  强身健体是一个长期的有机过程,只有持之以恒方能见效。有名言说:“日复一日地坚持练下去吧,只有活动适量才能保持训练的热情和提高运动的技能”。如果身体仓促“应命”,不仅于健康无益,还可能适得其反。这让人不得不考虑,如此大规模的统一运动,后勤应急措施是否跟得上?因此,有关部门(特别是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因为事后要“形成书面总结”,为了数据好看、场面壮观,而忽略了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

  且将话说开了去。三部委发起这项活动,目的之一是“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值得反思的是,长期以来,“群众性体育锻炼”为何无法蓬勃发展?从学校的情况来看,原因可能不少,比如学业负担重,学校体育设施缺乏等等。实际上,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目前的体育体制可以说是封闭型,而非开放型的建构。这一点,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举国体制”——以一国之力包办体育事业。

  “举国体制”的其他弊端暂且不提,但在这样的计划性体制下,体育运动和竞赛形成“专业化”垄断局面,民众参与几乎被排斥在外。如此,一边是倾尽万金培养一个专业运动员,另一边却是群众性体育活动遭受冷遇。而在欧美国家,体育事业大多以“俱乐部”形式为主体,各类民间体育组织十分发达,大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许多参加奥运赛事的运动员,都是从“民间”而来)。显然,这样的开放性格局,更能激发民众参与的热情。

  回到问题本身,国家要“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首先应当着力于破除“举国体制”,鼓励各类民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其次就是大力兴建民众体育锻炼设施,开放各类专业运动赛场(而不是让这些场所在比赛之余任由“风吹雨打”),使之全民共享;还有就是将地方公共体育财政放在发展各类民间的、非专业的赛事活动,比如校际比赛、社区比赛等。简而言之,光靠一纸“红头文件”,解决不了全国学生的身体锻炼问题,更难企及什么“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说白了,这仍是一种管制思维,难有什么好效果。

    作者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