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祝颐:要求博导发津贴凉了文科学子的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5日00:25 红网

  南京大学教授今后每招一名博士生,不分文、理科,每月均要向学校上交100元,一年交1000多元,以津贴形式发给所带的博士。招生时,向科研经费充足、国家级课题多的导师倾斜,无科研经费不得招生。(5月3日《扬子晚报》)

  近年来,研究生大量扩招,博士培养质量整体下降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学术腐败、论文造假的事更是屡见不鲜。纯洁学术成了公众的共同心声。应该承认,博导交钱给学生发津贴对强化导师责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好处。导师们一方面要通过提高学术水平争取科研项目与经费,另一方面也要抽出更多精力指导学生,提高科研水平。

  但笔者注意到,“博导交钱给学生发津贴”的新规不但没有引来喝彩声,而且不少人对此提出了质疑,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不妨看《中国青年报》的一则报道:“当下,研究生导师往往被学生称呼为‘老板’,这不仅是因为学生的论文能否过关、能不能拿到学位,都是导师说了算,还因为研究生要给导师‘打工’(做项目),成了廉价的劳动力。有些研究生整天做着导师交给的与专业毫无关系的项目,导致学业荒废,而且敢怒不敢言。”

  如果说导师们以前无偿占有学生的劳动还要遭受良心谴责与舆论压力的话,导师给学生发津贴以后,导师让学生干活将更加“名正言顺”。笔者担心,该规定会让“学生是导师的廉价劳动力”这一潜规则变成显规则,导师用这100元津贴就买断了对学生的支配权、指导权。导师一定会想方设法从100元“投资”中追求更多的回报。这对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与和谐的师生关系都没有好处。

  而且从报道中看,导师给博士发津贴是不分学科、专业的。这实际上是“一刀切”的政策。“一刀切”的弊病显而易见。众所周知,由于学科不同,学术的经济含量与价值转化周期也不同。比如一些短平快的热门学科,争取科研项目、经费比较容易;而一些基础学科,特别是人文社科类基础学科,其经济价值远不如理工学科、经济学科明显,而且转化周期比较长。这样,导师获取科研项目、经费的机会与途径的差别很大。理工科、应用学科获得项目经费的机会比较多,而文科导师的项目经费相对较少。这种“一刀切”的规定对部分基础学科导师显然不公平。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的高校科研生态并不健康,高校行政化、学术权力化倾向比较突出。科研课题申报、科研经费争取等方面尚存在制度漏洞与腐败空间。这从媒体报道中可以窥斑见豹。对那些有权获得科研项目与经费的官员导师或者热门专业导师来说,区区100元钱相对于庞大的科研经费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他们即使没有时间搞科研,也享有带研究生的特权,何况带的研究生越多,经费也会越多。这必然会“激发”导师们寻找科研课题与经费的热情,而真正用于教学与科研的时间会被大大挤占。而那些真正埋头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导师,因为不善于抓科研课题与经费,或者说课题与经费大部分被热门专业与官员导师占用,他们很可能会失去带研究生的资格。

  这样,大学导师竞争机制很可能会变成“课题、经费第一”,而真正的教学科研退居次席。这对掌握课题审批权与经费发放权的学术领导机构也是一大考验。弄不好,不仅会滋生学术腐败,造成权力寻租,而且会破坏高校教育生态。

  所以笔者认为,高校决策层在出台一项新政策之前必须十分谨慎,不能只是考虑减轻学校的负担,或者急于为导师占有学生的劳动制造一个说法。而应该对新规定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做出周密的制度安排。比如,对安排学生无偿做课题项目、教学工作以外的导师,如何问责,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权利;基础学科与热门学科导师给付津贴是否应该有所区别;如何规范课题与经费审批权等等。

稿源:红网 作者:叶祝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