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我们何以对资源价格杠杆心生恐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5日00:25 红网

  发改委官员:当前资源价格偏低需大幅提高。面对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近日表示,价格杠杆是调节利益关系最直接、最灵敏的手段,应当在促进节能减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5月4日《济南时报》)

  很多专家以为资源性产品价贱则命歹,加上在节能减排上我们的确是需要狠狠补上一课的,于是价格杠杆常常被首当其冲地优先选择为解决一切供需矛盾的杀手锏。问题是,经济学领域价格对供求的调节是一种理论模型,其相关变动还会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年煤气不到一块钱一罐的时候,也没有哪家整天烧着玩儿;水价低得很的时候,每家每户的水表也没想着和游泳馆的比赛啊。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有句名言:如果你们认为确切地理解了我讲话的含义,那么,你们肯定是对我的讲话产生了误解。客观地说,价格杠杆作为经济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自然不是洪水猛兽,但这些年,我们对价格杠杆的病态依赖与利益化误解又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价格杠杆屡屡被兑现成涨价杠杆,这是老百姓对价格杠杆心生恐惧的首要原因。既然叫价格杠杆,就应该是通过价格波动来达到对供求关系的预期平衡,在资源性产品大多贴着垄断牌的语境下,单价的单维攀升必然带来它律式的节约意识增强吗?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没有一种群体性的价值认同,提高电价传递给个体的只是价格信号、而不是节能信号:家里的煤气水电可能节约了,企事业单位呢?公共场所呢?……如果真是想通过价格杠杆促节能减排,逻辑上说,起码应该赏罚分明--设若对已经很节约的用户也继续涨价合乎经济正义吗?其次,价格杠杆要真正促进节能减排,首先得有一个经得起检验的公平程序:一是最具节能潜力的不是老百姓、而是工业用户,节能的难点也在工业部门、尤其是高耗能产业,遗憾的是仍然有许多正在享受着高能耗的优惠电价;二是资源性垄断企业把节能的责任无限苛责于老百姓头上,其员工及其家属却常年在垄断福利的庇佑下规避于节能减排责任之外,价格杠杆是砸向普通消费者的大棒吗?

  当价格杠杆日益成为垄断利益集团捍卫既得利益的幌子,它的每一次出场都难逃寻租的质疑。当价格杠杆抽象地裁量着老百姓的可承受范围,其增加了我们的生存成本不说,也遮蔽了节能减排最重要的一对翅膀:意识和技术。如果意识无法跟进,完美制度也等于零;而如果技术没有革新,节来减去无异于在既有小

蛋糕上动心思——却忘记了:做大蛋糕才是硬道理。据说有的城市小区是不许住户安装太阳能
热水器
的,理由是影响形象;而德国私人住宅屋顶安装光电池或企业建设的太阳能设施,均可申请长达10年的低息、甚至无息贷款;在西班牙,政府甚至强制居民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

  我们何以对价格杠杆心生恐惧?不能淡忘的是:价格杠杆的困境远在节能减排之外:当资源性价格上涨,必然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一方面,成本上升使企业的利润下降影响到其就业容量和员工福利;另一方面,成本传导又使相关商品价格上涨,降低市场的需求总量--历史告诉我们:资源性产品价格杠杆对经济增长与就业从来都是严峻的考验。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多算算单位能耗量、少提些价格杠杆吧。

稿源:红网 作者:邓海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44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