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渔:银行停业显示非完全竞争的商业伦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5日06:06 长江商报

  “五一”黄金周前三天,福建省各主要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纷纷关门停业,给一些急需办理柜台业务的群众和商家带来了许多不便。银行对此解释说,“五一”是国家法定节假日,银行应保障员工的休息权。同时,停止柜台服务有利于培养储户的自助意识,引导储户使用银行自助设备。(见本报今日报道)

  银行:欲卸之责何患无辞

  保障员工的休息权,我相信,银行的这个解释足以让很多人一时语塞。但回过神来你就会发现,在银行挟“休息权”来堵消费者嘴的时候,它们已经把自己作为公共服务者的责任忘得一干二净。试想,如果银行的逻辑成立,那么“五一”期间所有的公共品提供部门,诸如供水、供电、供气、

邮政、警察、
医院
等等公共组织,岂不是都要关门大吉?如此社会岂不是要乱套了?

  古人讲,国不可一日无君,其实是讲不能少了“君”领导下的政府。政府掌握着公共品供给的重任,在任一阶段一旦出现“公共品供给真空”,那对老百姓的生活而言,绝对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银行作为“政府”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化身,有什么理由在“五一”期间——即便是法定节假日——集体闭门谢客?没人说银行就不能放假,但这种“放假”绝不能是“集体性”和“拉闸式”的,你总要留点人员,通过轮休来满足顾客的金融需求。这不是银行可有可无的“义务”,而显然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令人气馁的是,福建省的各主要

商业银行竟然罔顾这一起码的商业伦理。何至于此?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银行业的非竞争性、非市场化运营。福建省的各大商业银行能如此轻易地联合起来,达成休假堡垒然后共同进退的举动,大概也击碎了所有关于“非垄断”的辩解。理论和现实的反差足以让我们认识到,一些银行身上的弊病仍然尾大不掉。既如此,其责任感的缺失以及公共服务精神的贫困,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所谓的“争休息权”只不过是银行“欲卸之责,何患无辞”的强词夺理罢了。

  张若渔(湖南长沙 高校教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4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