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木:色狼如何钻进了小学教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6日00:06 红网
徐光木:色狼如何钻进了小学教材
随书赠送的小卡片上写有低级的打油诗

  汤先生的女儿就读一年级,五一放假前,老师要求家长为孩子买一套“钞票教材”,没想到教材上印有这样的顺口溜:三年级的帅哥没人追,四年级的色狼一大堆,五年级的情书满天飞,六年级的鸳鸯一对对。(《南方都市报》5月5日)

  何谓教材,顾名思义,教材就是供学生们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书面材料。对于小学生而言,什么样的内容可以编入教材,什么样的内容不可以编入教材本没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教材应该符合小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以及认知实际,并且不违背公序良俗,这是教材编写的基本前提。然而,在教材中宣扬“三年级的帅哥没人追,四年级的色狼一大堆……”代表着什么呢,这是一种健康的认知吗,小学生们能够正确分辨吗,自小就受到“色狼”教育的孩子们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呢?等等,林林种种的问题使我们无法对这类低俗教材抱以乐观的态度。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应该是人的一生中最单纯,最纯洁,最没有受到世俗风气感染的年龄,在这一阶段,他们最应该接触的应该是质朴的早期教育、幼年教育,而幼年时候的教育应该与“色狼”“情书”“鸳鸯”之类的成人词汇隔绝开来的。小学阶段就受到“色狼”“情书”教育的孩子们,就好像被催熟剂催熟了的瓜果,虽然懂事得早,却没有晚熟的瓜甜。

  在笔者看来,小学生的教材之所以早熟、媚俗到这番田地,一方面与出版商的唯利是图有关,视经济利益至上,眼前利益至上,而不顾及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社会影响及祖国的未来。另一方面也与整个社会对少年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儿童影视节目的沦落,儿童读物的沦陷,儿童生活的单调,儿童世界的过早成人化,无一不成为儿童的催熟剂,儿童的年龄,想的做的却是少年的事情,少年的年龄,想的做的却是成年人的事情。

  所以,在学校教材印低俗顺口溜这一问题上,仅仅责备出版商也是不对的,因为出版商之所以媚俗,并不仅仅是自身的意志使然,而与整个社会的成人化有关,最终使得原本纯洁的儿童世界被成人生活所侵蚀。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中,儿童成长的中心有所不同,因而教育的重点也有所区别,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在不同时期各有所侧重,务必使儿童“隔离于任何下流的事物,凡能引致邪和过度性情的各种表演都应加以慎防,勿令耳濡目染。”

  值得警醒的是,亚里士多德关于儿童教育方面的言论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包括出版商、教育工作者以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遵守和关注。稿源:红网 作者:徐光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34,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