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狼:为杨树飞絮说句公道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7日07:56 新京报

  作者:苍狼

  北京的“飞絮”主要来源于杨树中的成年雌株,草木同人一样,也需要“爱情生活”。在对待绿化植物时,人们要尽量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挑剔。不能因为树木几天的飞絮,就把它伐除。

  上周五,天气晴朗,春光明媚,刚打开窗户透透风,“雪花”就飞进来了,我知道情况要坏了。果不其然,没一会儿办公室的电话响了,一个大妈问我:“电视上不是说你们已经采取什么措施了,今年怎么又有飞絮了?”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很忧郁。

  2001年,在北京热火朝天申办奥运那会儿,关于飞絮就已成为媒体和人们热议的话题。那时,作为一个机关小干部,我就常常接到关于飞絮这样那样的电话,也做过很多解释。今年,再一次接到这种电话的时候,我有点坐不住了,我想,应该替这些因“飞絮”而招人口实的哑巴树木说句公道话了。

  据史料记载,建国初期,北京林木覆盖率仅有1.3%,为了迅速实现绿化,生长迅速、抗性较强、树型挺拔的杨树和绿期较长、婀娜优美的柳树便成了造林绿化的主要树种,成了北京的“当家树”。北京的“飞絮”主要来源于杨树中的成年雌株。所谓的飞絮,实际上就是雌株的种毛。杨树是一种靠风力传播种子的植物,飞絮也正是它们的生态学习性。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环保、绿色的要求也日益增强。因而,对城市绿化的树种也越来越挑剔。在首都绿化历史上曾出现过“百万雄杨进北京”的雄壮场面。当时的解释是雌杨每到春季便满天飞絮,导致市民不满,不得已而为之。但反观这些没有雌株陪伴的雄杨,几年过后,生长渐缓,病死树增多。绝大多数人认为是由于干旱、病虫害、或者管护等方面原因导致而成,而忽视了雌雄株之间彼此释放的信息素,会影响到对方健康成长这一重要因素。

  可能是人们见惯了自然界中许多雌雄同株的植物,它们单独的一株便可以完成生殖繁衍等生理活动,所以就觉得异性对草木来说似乎有点多余,这只不过是人类因暂时的“无知”而对草木所产生的一种错误认识。我们知道,自然界中有许多雌雄异株植物,也就是说,它们在正常生长生活过程中也需要异性,成年后也和人类一样,需要“性生活”。可惜人们对这一点认识不足,硬是把草木的这种正常生理需要给抹杀了。

  古语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从现今科学的角度来说,其实草木同人一样,同自然界各种生命体一样,也有各种各样的感情需要,也需要“爱情生活”,也要传宗接代。因此我想说“草木非人,照样有情”。

  今天我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也许仍有人会嗤之一鼻,觉得不可思议。但简单地推想一下,如果人是树木的话,成长在没有异性的社会里,生活是不是觉得缺少了点什么?所以在对待绿化植物时,人们要尽量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挑剔。草木的一些所谓的“毛病”,也正如我们人类的缺点,关键看我们如何去适应。不能因为周边有人犯了小过错,而把他直接枪决。同样,我们不能因为树木几天的飞絮,就把它伐除。

  在欣喜地看到我们近年来不再砍伐飞絮树的同时,我遗憾地看到,前一段时间,国内的许多媒体都报道了北京通过“高接换头术”给树木做“变性手术”来减轻飞絮对市民生活的影响。这样做,我不敢保证飞絮会彻底远离我们,但我们失去的,却是树木的生态效益和来之不易的景观效益。

  人类该学会包容与善待,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这样做,我想,困惑我们的东西便会越来越少。

  □苍狼(北京绿化工作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