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夫:说说方舟子的“无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0:14 红网

  方舟子是位严谨的科学人士,也是位勇敢的反伪斗士,这些都是人们值得敬重的地方;但同时,他也开始了用他的“科学精神”来反对一些“编外学说”,比如反对中医,他就是叫的最厉害的一个,几乎要在凤凰卫视上大打出手,但我相信,这对他自己而言:为真理献身,值得!

  最近,方舟子又将他的“科学精神”延伸到人文学科,开始质疑《百家讲坛》孙立群教授的“秦始皇生父是吕不韦”,他提出的“科学精神”是:从怀孕时间就可看出孙立群的说法牵强肤浅,没有科学依据。而且,他还说“以现代的眼光看,《史记》算不上严谨的史书。除非可以做DNA鉴定,否则现在任何人的观点都只能说是推论。”

  史书是当时历史真实的反映,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定的主观色彩,难免就跟方舟子先生说得一样“是不严谨的”,但它还总还是“可知的历史反映”。什么是历史?用方舟子的观点看,现在所谓的历史统统都应该是歪史,为什么呢?都没有“科学根据”。他要人家历史学家非得拿出吕不韦的DNA鉴定不可,自然,我们看到,历史学家们必须认输了,因为他们没办法找到吕不韦的尸骨。那方舟子先生呢?他自己所谓的“严谨”是什么呢?原来是要人们去“掘墓鉴定”;我说,这还不算“严谨”,应该让人们都回到过去,这样才能真正的“科学”嘛!显然这是不可能办到的,既然不能“严谨”,就不能认为“科学的”,既然不能“科学”,那我们就不能承认那些历史,怎么办呢?只好否定过去,否定历史;原来,我们大家都没有过去!但事实却很奇怪:我们有许多历史,有许多文明,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啊!

  按照方舟子先生的观点,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发表一个“不可知论”,应该否定人的思想、情感,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无法用他的生物学科证明,应该算“伪”!“自然科学要实证;因此,社会科学也要求实证。”这就是方舟子的逻辑。其实,这也不是方舟子的独创,这种论调古已有之,早是十九世纪的一个哲学流派,叫“实证主义”。这个学派有个很大的特点:科学万能,唯有确实根据的知识者是科学的。方舟子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科学家,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机械的看社会,看历史,以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动物的历史,凡事都要实验,但他们很可怜,历史已经远去;因此,他们就不得不悲声长叹“不可知,不可知!”

稿源:红网 作者:万夫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8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