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来:谢泳被聘名校教授不过是一宗个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2:00 新京报

  谢泳被聘教授一事既不具有普遍性意义,也当不得大学体制改革的象征。这只不过是一宗个案罢了。

  厦门大学近日发布公示,谢泳先生被聘为该校人文学院教授。消息一经公布,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相关报道见C10版)许多学者在多个网络论坛发表文章,对这一事件给予了好评,对谢泳表示祝贺,也对厦门大学的行为表示了赞同。有一些网友,甚至“激动得哭了”。

  在诸大学越来越注重教职工学历水平的情况下,一个仅拥有大专学历的学者被重点高校聘为教授,这当然是一件值得欢呼的事情。对谢泳来说,这位著名的思想史研究者,通过获得高校教授职位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学术条件;对厦门大学来说,在当今中国高校硝烟滚滚的人才大战中,获得了一次引人注目的胜利,有助于改善学校形象。两者相叠,可称双赢。不过,这一事件的意义,也仅止于此。

  谢泳一旦进入高校体系,首当其冲的困难即是目前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量化考核体系。目前,中国大学教员考核的依据,主要是其所发表论文的刊物等级、数量以及学术专著的数量。这一考核方法长期受到诟病,却难以得到解决。

  通常情况下,对教员的考评由各高校的行政分支做出。

  因为行政分支缺乏足够的学术判断能力,因此只能求诸一些简单的、量化的标准来做判断。学术期刊显然是一个理想的标准。但刊物等级在很大程度上由行政机构的级别来决定。同时,学术奖励、项目的评价,也依据其主办单位的行政级别而定。学术成果被以“国家级”、“省部级”的方式进行分类,相应的奖励也因此具有了“级别”上的不同。

  因此,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目前中国各高校乃至整个教育系统内,行政分支的力量过于强大———缺乏足够学术修养的行政机构,以其独特的方式引导学术的前进。

  尽管“庙堂”学者与“江湖”学者之间存在一些交集,但这依然是两种不同的学术身份,很难“兼容并包”。作为一名媒体学者,谢泳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与生存之道,这些表达方式与生存之道与学院学者的做法有着明显的区别。谢泳的妙处在于其自由的文风,却很少有符合学术规范的论文。一旦进入学院,与行政官僚短兵相接,他恐怕很难占得什么上风。

  谢泳先生此前的思考与写作,经常以中国早期大学历程为主题。他曾在各种场合,以各种方式对中国大学的现状进行了批评,规范与制度也曾经进入谢泳的批评视野。不过,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玉圣近日著文称,谢泳入聘厦门大学一事,是他向该校人文学院院长力荐,而后者又向校长游说的结果。杨教授因此赞叹相关人士“不愧是爷们儿,也不愧是哥们儿”。至少从杨教授的这篇文章来看,校方并不是因为看中了谢泳对大学制度的独特见解,而引进这位学者的,也恐怕不可能以此为契机,改善该校现有的体制与规范。

  由此可知,谢泳被聘教授一事既不具有普遍性意义,也当不得大学体制改革的象征。这只不过是一宗个案罢了。

  在一篇文章中,谢泳将“过去的教授”和“今日的教授”进行比较,说后者“和普通人一样,也被固定在单位里,一切都依赖单位,所以他们的精神状态不佳”。如今他终于有了做教授的机会,祝他事业进步。

  □本报文娱评论员 徐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18,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