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舸:免费师范生不能以权利免费为代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09:43 国际在线

  作者:毕舸

  应了那句老话:“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教育部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办法出台,免费师范生一般要回到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10年以上,如果违约应退还按规定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应先到农村任教服务两年。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中国青年报5月15日报道)

  免费师范生其实是一次“制度回炉”。在很多年前,师范生其实全部是免费读书的,由于当时处于经济经济体制定向分配的时代,师范生毕业后回生源所在省任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你可以把这视为一种就业福利,也可看作是既存制度秩序下的无奈——那个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普遍无从选择,必须服从来自国家的指令性分配。这种普遍性约束是历史产物,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

  然而,在今天,一切都显得截然不同。市场经济带来的自由择业大潮已席卷人心,师范生一边面临不再免费的经济压力,一边也享受到了双向选择的自由便利。尽管城市教师的社会与经济待遇大有提高,但在乡村,教师的边缘化处境仍未得到显著改善,师范生大多以远离乡村教师岗位,来表达对其待遇的不满。以至于教育部门出于规范教学秩序的考虑,对所谓“临时代课教师群体“进行整顿时,竟让农村产生了“明天我的孩子由谁来教”的心理恐慌。

  因此,从今年秋季入学开始,在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享受免费教育的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将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这笔经费将由中央财政安排,其实就是政府在农村教育人才有后继无人之忧下,重新出炉的制度设计。

  但“免费师范生须执教十年以上、一般要回生源所在省”的制度试水,必然要面临多重挑战。由于该制度对免费师范生进行了岗位限制与地域限制,使得免费师范生被约束在一个狭窄的就业通道内,丧失了基本的选择权利。这恐怕会使很多当初有志报考的学生在一纸“卖身契”上有所退缩。在就业自由成为普适性价值观的当下,依赖于经济捆绑与行政约束的免费师范生制度,虽然有教育部门改善农村人才匮乏困境的善意成分,但也同时现实了行政手段的粗放化与单一化,令人疑虑。

  比如,“任教10年以上”是基于何种“成本核算”下的考量?是否会让免费师范生感觉付出代价过大?“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是否有剥夺师范生继续深造权利之嫌?是否违反了契约基本的平等协商准则?要知道,面对强大的政府部门,免费师范考生的博奕能力脆弱而可怜,因此上述条款是否在出台之前,应该采取广泛而民主的全民听证,避免出现话语权一边倒的失衡局面?

  免费师范生不能以权利免费为代价,这应当成为免费师范生制度的精髓所在。强制规定服务年限的措施,只是权宜之计。教育者向下一代所传授的,不仅是书本知识、专业技能,更是平等、开放、尊重公民合法权利、鼓励公民顺畅行使权利的基本文明理念。免费师范生制度所着眼的,不仅仅是解决乡村教师数量不足的一时之需,而更应从全面改善乡村教育生态,义务教育制度的贯彻落实入手,让穷孩子上得起学,让扎根乡村的灵魂工程师不至为一日三餐发愁,让尊师重教成为政府官员和民众的道德首选,从社会地位、经济待遇、文化环境上营造农村良好的教育成长氛围,如此才可能真正吸引到优秀人才投身其中。这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教育先哲陶行知身体力行“新农村建设”的蓝图所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73,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