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医生武装自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1日17:03 新京报
漫画:医生武装自卫
医生武装自卫 新京报漫画/赵斌

  继“深圳医生戴头盔上班”后,“医生武装自卫”再上演。由于急诊室护士和医生接连遭遇病人威胁、恐吓、打骂,因担心人身安全没有保障,江苏镇江第一人民医院急诊中心医生护士申请戴头盔佩警棍上班。(5月20日《扬子晚报》)

  不要崇拜他们的想像力,因为这并非首创,去年12月25日,深圳山厦医院就曾因与一名死者家属的纠纷,让医护人员戴上头盔。但是,山厦医院只是应对一名死者家属的过激行为。而镇江这家医院的急诊中心,却是将所有应诊者想像成“暴徒”。我们就需要追问:患者及其亲属为什么成了这样的形象?

  几乎每个人都有就医的经历,或作为患者或作为亲属。所以我们明白,这些人非但不是天生具有暴力倾向,而且是内心焦急情感极为脆弱的群体。而这时,医护人员的态度就至关重要。俗话讲,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医护人员的一个微笑,一个耐心的解释,都会化解患者的焦躁和紧张。但如果相反,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疑问漫不经心,甚至因对其问题感到幼稚而不耐烦,就容易将患者及其亲属的焦躁转化为敌意。就拿该院医生举的一个例子来说,一女子因自残行为不符合镇江医保规定,不可打卡而需自费治疗,不想陪同人员数次辱骂、威胁、恐吓值班医生。对于医保如何使用,患者及亲属不了解是很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医生是怎么解释的?是耐心地解释如何不符合规定还是冷冷地甩过去一句“不行”?这是值得医护人员反思的地方。

  这样说并不是将责任完全推到医护人员一方。作为患者及亲属,在处理与医护人员的关系时,也应时刻保持一种理性。毋庸讳言,患者的不信任并不仅仅在于医护人员的态度,更在于对医生开大方、索红包、收回扣的担心。但是,一方面不是每个医生都这样,另一方面,出现这样的问题,更多的是体制的原因,因此辱骂甚至殴打医生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医护人员的职业特性决定了他们会时刻与紧张、忙碌相伴,越是大

医院越如此。患者对此应有一份理解,而不是苛求。

  回到医护人员申请戴头盔佩警棍这件事情上来。医患之间的确存在问题,但是,医院采取以暴治暴的方式,不可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激化。比如,当患者对医护人员动手时,要不要用警棍还击?如果还击,就不再仅仅是医患之间的问题了。

  事实上,对于医院安全的问题,

卫生部已经有所行动,那就是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建立减少和有效化解医疗纠纷的机制,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危害医务人员、患者人身财产安全和破坏医疗秩序的行为。具体落实,可能需要想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有一样万万不能采用,那就是医院武装化,因为这只会使结果与目标背道而驰。(作者:王希忠 稿源:红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