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舟:走出学历崇拜光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2日10:52 江西商报

  江西商报首席评论员 江舟

  清华女硕士毕业生嫪彩(化名),被郑州某校作为人才引进,后因校方承诺的住房等迟迟不解决,两年后选择离开。该校要求赔付违约金,失业的嫪彩在街头摆摊卖菜(5月15日新华网)。

  从前些时候的北大才子卖肉、复旦学子卖鸡蛋、清华博士修车,到现在的清华女硕士当街卖菜,还有女大学生当保姆、大学毕业生应聘搓澡工、华为硕士卖饭、北大光华金融系毕业生当“陪聊男”、上海白领摆摊……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故事,就业的岗位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种本质的东西却是相似的,就是寻找一种生存、谋生和养家糊口的同时也贡献社会的方式。

  卖肉、卖鸡蛋、卖饭、卖菜、修车、当保姆、当搓澡工、当“陪聊”、摆地摊等职业,普通人从事这些职业习以为常,并无新闻价值,但由于某些从业人员的良好教育背景,才作为“抢眼球”的新闻被炒作,以期引起社会对这种貌似“错位”的就业现象的关注。

  我们当然要反思人才浪费,反思用人机制,反思如何对待人才。但从就业角度看,学历与工作没有必然的对等关系。大学毕业生、硕士、博士不一定就非要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就非要在实验室搞科研,就非要在高档

写字楼里坐旋转高背椅。有人说就业“错位”是人才浪费,是教育资源损失,其实,这是十分正常的就业现象。剔除造成这种貌似“错位”的就业现象原因不说,单就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人才”从事“不合身份”的工作而言,反映出社会的就业观念是将就业分为“三六九”等和高低贵贱的,将上好大学与做好工作划上了等号,对成才模式做了“最理想”的设计,因为他们有一张让许多人羡慕许多人迷醉的名牌大学“文凭”,有一帧戴着学士帽、硕士帽、博士帽的永不褪色的照片。这种“学历崇拜”恰恰是社会人才理性化使用之大不幸。

  欣慰的是,卖菜的清华女硕士不说委屈,坦然面对生活。她说,大学生择业越来越多样化,清华学子卖菜也算正常。她的导师也给她打电话:“你卖菜的行为,并没丢我的面子,也没有丢

清华大学的面子,希望你要自强不息……。”清华学子虽光环缠身,也不一定随心所欲。清华学子虽理想远大,脚下的路也不一定总是朝着理想的方向延伸。在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的今天,理想与现实必然会有一定的空格。无论是清华、北大的学子,还是硕士博士,都应当放弃“精英”心理,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态去选择工作岗位。挥刀剁肉不是北大学子的理想,但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摆摊卖菜不是清华学子的追求,但能挣几元钱聊以生计。在你不顺的时候,千万不要听信“人才贬值”的评论,只管去当你的保姆和搓澡工好了,千万别为“良好学历”所累。因为你要自立和生存,你的父母需要赡养,你的兄弟姐妹需要资助。犹太商人的创业圣经《塔木德》说,靠手艺吃饭的人,比畏惧苍天的宗教家更伟大,比起知识渊博、擅长学问研究的拉比,靠双手养活自己的人更伟大。所以无论是学士、硕士、博士毕业,学会了一样赖以生存的东西是最重要的。

  而对社会而言,打破“学历崇拜”和以学历、学位为本位的人才观与用人观,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以能力为核心的公平竞争用人观和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已成当务之急。走出“学历崇拜”,划动能力和创新的双桨,才能走向长远,走向未来,走向永远的蓝海。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