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伟:柔美的太湖为何大发淫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1日11:48 中国江苏网

    作者:张敬伟

  “太湖美,美在太湖水”一曲吴侬软语唱出了太湖波光粼粼风光旖旎的柔美风情。太空鸟瞰,太湖更以江南明镜的美丽蔚蓝色平铺在江南鱼米之乡。就在上周,笔者因公出差,来到还太湖之滨,远望波光如镜,水质看似并不见差。然清风徐来,确有阵阵恶臭扑鼻--那是藻类孳生所致。昨日无锡朋友来电,大声叫苦,该市水质恶臭,自来水和下水道的味道一般无二。之后,该市引发自来水抢购风。无锡告急,湖滨各市也纷纷拉响水质警讯。据悉,此番无锡水污染是由太湖蓝藻爆发所引发的“突发性的生态灾害”(无锡市府语)。

  柔美的太湖为何突发淫威,给予“太湖明珠”的无锡市民以污染突袭呢?表面的原因是太湖水位过低、生活和工农业污水挹注过多在炎热气候下发酵成富氧水质致使蓝藻丛生造成污染。事实上这次“生态灾害”却暴露了太湖污染尾大不掉的难题。

  据无锡朋友介绍,太湖水在1980年代中期还绝少污染,但是到了1990年代,夏季藻类孳生所引发的恶臭已经常见,当时人们将太湖调侃为“臭美”。这说明,太湖的污染是随着该区域工业化的进程而伴生的。曾经让人引以为豪的苏南乡镇企业繁荣、沪上腾飞和浙地临湖地区民营经济原始积累的初期也成了太湖污染之始的源头。必须说明,虽然只有区区2400公里的太湖湖面,其流域面积却达36895平方公里。这里古有”苏湖熟、天下足”美誉,今天则以占全国不到0.4%的土地面积、3%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3%的国内生产总值和19%的财政收入,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可观的数字豪情掩盖了太湖不胜负荷的解污能力,使太湖备受工业会污水戕害、农用废水和农药残留液和生活污水的荼毒。太湖,在湖滨儿女尽享现代化生活的同时已经异变为巨大的“泔水桶”。

    在1990年代中期启动太湖水污染治理的时候,太湖也没有逃脱“先发展后治理”的魔咒。从1996年时任国务委员的宋健认为太湖水变味到2004年年底上海太湖高级论坛专家学者咸认太湖污染的“触目惊心”再到今日无锡自来水污染,太湖污染治理的过程或许让人感佩,但从结果看让人失望。对公众而言,其期盼的乃是公共治理的功劳而非其耗费公共资源而无效果的苦劳。在2004年的太湖论坛上,水利部曾承诺,到2015年内要“让百姓喝上洁净水”。当下的太湖水污染则让人们不敢乐观。

  公众疑惑,既然太湖治污既有政策支持,又有区域共识,还不乏财力奥援,为何区区太湖治污竟然如此难见成效?笔者以为有三大困扰:

  一是行政区划导致的利益分割使太湖成了公共管理难以溯及的盲区或死角。太湖流域处于

长三角发展的黄金中心点,苏、沪、浙三省区绕胡而生。这种地缘上的省级行政区隔,决定了太湖治污必须在三省市协调而下才有可能,这是太湖污染难治的第一重公共治理困扰。其二是沿湖城市群落众多,譬如江苏境内就有苏州和无锡两大城市临湖,在各自的临湖区域,或许能够做到湖水自清,但在双方交界水域,却很难厘清治理责任。这是另一重的行政治理困扰。在这两重行政治理困扰下,苏浙两省交界水域污染问题已经成治污的死角和盲点。两省建立协力治理的机制,周边地区形成共治局面才可行。近日,国家环保总局在与江苏省政府、省环保厅和苏锡常三市的领导作了深入探讨后,一个“总局协调、省厅统筹、地方治理”的网络式“治太”方案框架初步形成,环太湖城市共同治理太湖的思路渐趋明晰。但这个治理网络必须延伸至沪浙两地。流经欧洲9个国家的莱茵河在1950年代也曾经遭受严重污染,但莱茵河沿岸的9个国家都把流域环境保护看作是共同的利益,长期通力协作,步调一致地治理污染。1957年成立“莱茵河清洁工作协会”,1958年成立“防治莱茵河污染国际委员会”,1959年德国成立了“清洁莱茵河德国委员会”,代表联邦政府参与国际合作。目前该河水质清冽,沿岸风光美不胜收。这或给“治太”提供了镜鉴。

  二是太湖养殖业带来的水质损害。太湖水产品丰富,尤其东湖蟹质优美,围网养殖的区域很大。饲养投放的饵料成为水中有害藻类生长的肥料,使水质的富营养化。水草腐烂和螃蟹排泄物会对水质造成不良影响。减少水产养殖,恢复太湖自身的生态环境是当务之急。

  三是太湖周边的工农业污水排放和本地人员加大所带来的生活污水排流所致。

  上述三大难题,皆攸关区域发展利益,发展和环保的失衡是柔美太湖“臭美”而大发淫威的主因。一湖污染,攸关本区域数千万人基本

生活质量,太湖之污不治,富裕了又能如何?

    作者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