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曾经,外出打工,是安徽泗县墩集镇农民改变自己命运的重要途径,而一场经济危机,又让他们回到了自己的原点。随着建筑工地的停工,工厂的裁员,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再次成为农民。
经历了打工“洗脑”的他们,归乡后又将目光投向了自己曾试图挣脱的土地。不同的是,以前是耕耘糊口,现在的期待是创业:土里淘金。
墩集镇返乡农民工,自发成立了大棚西瓜种植组织,统一贷款,统一采购,进行着高效农业生产的探索。而过程中,农民靠土地创业的薄弱环节也充分体现:改善农业配套基础设施、进行政策引导,给予技术与资金的扶持,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干旱还在持续,枯黄在蔓延。
目睹了自家麦田里青绿色的逐渐消失,安徽泗县墩集镇小孙庄,37岁的孙保来心急如焚。
孙说,最多半个月,再不见水,麦子就会干死,这片土地上将寸草难生。
更令孙保来上火的,是他正在搭建的4亩西瓜大棚,这可是他返乡创业的项目,而培育、种植瓜苗更需充足的水。
“如果瓜苗不能在半个月内下地,就错过了种植的最好时机,再搞大棚种植就没有意义了。”2月5日,孙保来忧心忡忡。
还让他忧心的是,他领导的西瓜协会已轰轰烈烈地开始采料、施肥、建大棚、育苗了,但镇里给架电、打机井和修路的承诺,依然没有消息。
如果没能通电出水,“苗种下去很快就旱死了,大棚种植将成为笑谈”。
在孙保来看来,如果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这次创业肯定会失败,最终,“村民连政府的贷款都没能力还的”。
突然“回归”的人群
劳务市场的民工越来越多,活儿越来越难找,去年10月,孙保来回到了小孙庄
在回村搞大棚西瓜之前,孙保来在江苏昆山的建筑工地打工。
他是个小工头,带了十多名民工,苦力出得少,日子过得也还滋润。
到2008年9月的时候,孙保来发现,许多建筑工程停工了,然后他注意到,制衣厂、鞋厂等工厂的工人开始失去工作,劳务市场的民工越来越多了,而活越来越难找。
随着活儿难找,工资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打工者开始返乡。
一名在工厂务工多年的老乡告诉孙保来,这是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一个月后,他对这个崭新的名词有了切身感受———建筑工地的老板告诉他,工程没有资金了,只能停工,所有的工人都要遣散。
于是,10月的时候,孙保来回到了小孙庄。
他发现,已经有大批在外务工者回村了。而往年,打工的人都是春节将至了才回。
孙保来的分析是,村里出去打工的人,大多初中以下文化,多数做的是建筑、服务方面的工作,金融危机一爆发,这些行业最早受影响,他们也自然最早失业,或者收入大受影响:“本来一年能挣一万多元,因为危机可能也就六七千元了。
墩集镇地处苏皖两省交界,3.4万人口,有10万亩耕地,是个典型的农业镇。
小孙庄的老村长孙保良称,全村185口人,常年在外打工的人数约130人,打工者人均年收入6000元到1万元,占其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二强。
去年年底,这些打工者多数早早回到了家乡。
回到村里的打工者,他们预料到来年的打工生活不会好过,于是重新开始了对土地种植的思考。
与从前不同的是,多数人手里有些积蓄,而外出打工又增长了见识。
一年的昆山打工生活,让孙保来手里有了8000元“资本”,他对土地的新思考是,以前种地靠天吃饭,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如今要搞高效农业,应该收入会高。
“水”阴影下的基础改良
曾经,缺水在孙保来心里留下了阴影,改善基础设施,水的问题首当其冲
发展高效农业,孙宝来首先想到“基础设施”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水。
小孙庄水资源匮乏,水井越打越深,水却越来越少,遇旱情听天由命,汛期时又受洪涝影响。
孙保来心里有缺“水”留下的阴影。2004年时,打工回乡后他就曾想创业,买了1000多只鸭和鹅、20头猪,结果动物饮用水无法保障,最后因缺水病死了很多,“血本无归,又打了两年工才把账还清”。
要想“土里淘金”,必须治水,这是老村长孙保良多年来就有的想法。
孙说,村里人都被旱涝害得很苦,以前一直想挖一条水渠,但一是没钱,二是村里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挖沟、铺路的活儿找不到人干。
去年6月,孙保良曾雇来挖掘机准备挖排水渠,但村里只能找到4名年龄在60岁以上的男村民,最后只好作罢。
去年10月下旬,在外打工的人陆续返乡后,孙保来找到孙保良商量挖沟铺路的事。想沿着全村450亩耕地挖一条排水渠,再铺一条贯穿全村的石子路。
村里有多年种植蔬果的传统,但因旱涝频繁而收成不定,另一方面,道路不畅,阴雨天根本不能走机动车,蔬菜水果运不出去。
“解决了水和路的问题,种地也能赚钱”。孙保来和孙保良开始挨家游说。他们得到了村民的响应。
孙保良说,大家以前种地穷怕了,致富的决心很大。
到2008年12月底,村里终于挖成了一条长数公里的排水渠,铺成了一条村级公路。“有钱出钱,没钱出力,村民自发完成了这两项工程”孙保良称。
孙保来认为,改善基础配套设施后,发展高效农业,重要的是变革传统的种植习惯。
他的思路是,规模发展蔬果的大棚种植。
一个成功的样本
目睹了曹二永的成功,孙保来决定也搞大棚西瓜,而且想搞出规模来
搞大棚种植,孙保来决定向搞了两年大棚西瓜的曹二永取经。
曹二永,是小孙庄的西瓜种植能手,也是该村第一家大棚西瓜种植户。
2002年,25岁的曹二永南下无锡打工,因没有技术,只能在建筑工地干小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月收入不足千元,“这都比种地强多了,但工程的活总是断断续续的,收入不稳定”。
2003年曹二永结婚,妻子所在的村庄多年来一直大棚种植草莓,在妻子劝说下,曹感觉到大棚种植是一条致富之路,不再外出打工,专心搞大棚。
当年曹二永搞了一亩大棚草莓,但并不顺利,因为村里只他一家种草莓,没有形成规模,客商不愿上门订货,只能运到周边集市上卖。没有条件保存,村里交通不便,草莓很容易变质,价格一直很低。
当年,曹二永亏本一千多元。他又继续外出打工了,到2005年底他攒了1万元。再次回村后,曹二永改种大棚西瓜。他让在北京做教师的姐姐邮寄了西瓜大棚种植的一张光盘和几本书。
2006年搭建了1亩西瓜大棚,投资2000元左右,当年产值1万多元。次年,他将西瓜大棚扩大为2亩。
孙保来目睹了曹二永的成功,决定也搞大棚西瓜,而且想搞出规模。
他联系村里的返乡农民工,想统一搞西瓜大棚种植,“规模种植,可以建立品牌,外地客商愿意上门订货,提高产出效率”。
在挖排水渠和修路两件事上,孙保来的组织能力得到了小孙庄村民的认可。去年11月,他联合曹二永和老村长,挨家找返乡的农民工,解释什么叫金融危机,分析来年打工的不易,建议大家一起搞大棚西瓜种植。
曹二永作为“成功人士”,愿无偿给村里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
孙保来他们的“串联”得到热烈响应。很快,曹二永那张“西瓜大棚栽培技术”光盘在村子里流传开,被村民借去反复播放。
“这张光盘彻底点燃了我们的创业激情,大家都想轰轰烈烈干一场。”孙保来称。
25个手印与西瓜协会
25户村民聚到孙保来家,按了手印,“小孙庄西瓜协会”就此成立
有了创业的激情,也有了曹二永以及他那张光盘做技术保障,但小孙庄搞大棚西瓜,还面临两个严峻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旱涝问题。
老村长孙保良说,以前也有人种西瓜,收获时经常西瓜漂在水里,要到水里捞,而旱时又没水无法保证灌溉。
尽管村里已修了排水渠,但只能保证不受水淹,灌溉水,却成问题,而搞大棚离不开水。挖一口机井约需4000元,有了机井后还需要电,以电抽取水。
挖井,架电都需要钱,架棚、育苗需要钱,而村民们没有充足的启动资金。
这是孙保来他们的大棚事业面临的第二个问题。
为此,孙保来去找了父母官,墩集镇党委书记卢书君。他说小孙庄20多户农民想集体搞大棚西瓜种植,急需资金,做好水、电、路的配套建设,希望政府能帮助解决。
基层水利官员出身的卢书君,对孙保来的想法大为赞赏,他承诺启动资金他去县政府跑,水、电、路的问题镇里解决,“让农民放心搞”。
卢书君建议,要大规模搞大棚种植,可成立一个协会,便于向政府申请贷款,能享受相关政策扶植,还可有组织地参与生产和市场竞争,能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2008年11月底,被村民自发推荐为生产队长的孙保来,与孙保良、曹二永召集全村村民开会,通报了卢书君的承诺,并提出建“西瓜协会”。
12月14日,25户村民聚集到了孙保来家,“墩集镇小孙庄西瓜协会”正式成立。孙保来是会长,曹二永任技术组长,孙保良任顾问。
25户村民都按了手印,保证自己搞大棚生产的决心,他们中22户是返乡农民工。
孙保来还让每个会员交了100元会费,作为学习经费,“搞大棚,不能没有技术,曹二永一个人也忙不过来,我们要买许多这方面的光盘和书籍,还会请一些农技师来给我们讲课。”
卢书君书记曾向孙保来他们说,春节后会帮助请一个农业大学的大学生给他们做技术指导。
2009年1月底,墩集镇政府还为小孙庄的大棚西瓜在工商局申请注册了商标———蜜恋牌西瓜。
孙宝来说,协会一成立,他就联系了许多超市,他们都承诺会订协会的西瓜。这让他充满期待。“县长都来考察过,承诺一定为我们村修一条柏油路,用来向外运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