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铜都湖北大冶面临资源枯竭人口锐减(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8日01:58  新京报
铜都湖北大冶面临资源枯竭人口锐减(图)
矿工高法宝带着儿子在矿区打工。

铜都湖北大冶面临资源枯竭人口锐减(图)
3月11日,曾经做过矿工的叶松山,在大冶石家湾矿区卖菜。

  铜都大冶,被称作“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是全国六大铜矿基地之一、十大铁矿之一、硅灰石储量世界第一。而如今,与它紧密相连的是———资源枯竭。它与它的上级市黄石,先后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枯竭城市。

  依赖矿产资源而发展的大冶和黄石,转型势在必行。但如何处理好资源枯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何让经济发展、让民生得到保障,都在考验着这个城市。

  【前言】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再次引起人们对资源型城市命运的关注。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我国大概有118个资源城市,它们不同程度面临资源枯竭问题。

  当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倒塌,当单一的经济结构链条断裂,仅仅依靠资源承载的城市将何去何从?

  尽管中央政府承诺给予这些地区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但积重难返的环保负债,经济衰退、发展减缓、失业率上升、人均收入下降等问题无法根本解决。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探究资源枯竭城市成因,调查民生现状和困惑,展望这些城市的转型试验。

  午后,一阵小雨突袭,让菜贩子叶松山十分懊恼,“今天的菜又卖不完了”。

  3月11日,大冶市铜录山脚下石家湾村,叶松山慨叹,去年一天卖两百,今年变成一百了。

  40岁的叶松山,从前种地,后来地被矿占了,他成了矿工。后来矿挖空了,他又去市区找工作,年龄大了又无技能,工厂都不要他。

  去年,他买了辆旧摩托车贩菜,却又感觉矿区人越来越少,菜越来越难卖,

  今年,他想去外地打工,赶上金融风暴,工作不好找。

  这个3月,他还是骑着旧摩托车卖菜卖水果。从市区批发,然后拉到各个矿区村落去卖,“做些小买卖糊口”。

  因矿消失的乡镇

  因矿产枯竭人口锐减,铜录山镇的名字,从地图上消失了

  一个星期前,叶松山看黄石电视台,听到市长说,黄石成了“资源枯竭”城市。

  他对于“资源枯竭”的理解是,“矿挖光了”。去年大冶被公布“资源枯竭”时,他就想,“以后怎么办呢?”

  叶松山早知道矿快挖光了,外地矿工陆续离开,地面塌陷而房屋龟裂,许多人从矿区搬走,村子早就成了荒村,由穷人和老人守着。

  大冶石家湾村,离大冶最大的露天铜矿铜录山铜矿和三鑫金矿很近,一度很繁荣,现在只有一些外地矿工租住,本地人基本不在村里了。

  43岁的湖北人高法宝租住在此,2007年他跟着村里包工头到了三鑫金矿。每月一千多元,他说去年下半年后一直没发。他听矿领导说,顶多十年,三鑫矿产就该挖完了。

  高法宝准备离开大冶,回家搞养殖去。

  三鑫金矿附近,铜录山铜矿已濒临停产,矿上职工由鼎盛时的1万多人,只剩了两千多,依矿而建的铜录山镇,因矿产枯竭人口锐减,2002年已被市里撤销了行政区划,名字从地图上消失了。

  因矿产枯竭而在行政地图上消失的,还有铜山口镇、龙角山镇。它们曾都是大冶显赫一时的矿产集中区。

  矿区的人减少,叶松山觉得菜不好卖,钱不好赚。

  曾经的“美好时光”

  那时候,一把镐一个筐,一晚上偷的矿石,能卖几百上千元

  40岁的叶松山,和他的乡亲,也曾有过“美好时光”,那时“钱来得太容易了”。

  叶松山的记忆里,上世纪80年代及以前,都是国家在采矿。而90年代初,矿产价格暴涨,村民们发现,他们守着的山,原来漫山遍野都是“金子”。

  “有本钱的,跟村干部或镇里搞好关系,自己开矿,一年赚个几百万很正常;没本钱的,到山上去偷采。”叶松山认为,当地贫富分化,是从那时开始的,“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那时村里男女老少,晚上都到山上偷矿。一把镐一个筐,一晚上能采数百斤矿石,卖几百上千元。

  “晚上去偷,白天就将偷来的矿石卖到矿上。”叶松山称,他了解的情况,大冶的乡民几乎没有不偷矿石的。

  目前做矿老板的黄青云,当初曾是偷矿大军成员之一。

  他说那时候很多小孩小学没毕业就辍学,背个筐上山,一晚上采200多块钱的矿石,“上学有什么用呢?”

  31岁的黄青云就小学没毕业。在大冶矿区,30岁上下的人,大多数是小学没毕业的,“反正山上随便搞一点,就够全年花销的”。

  2004年,黄青云从镇里承包了一口即将关停的小铁矿,“与镇干部搞好关系,能拿下矿继续开采”。他称他给干部送“干股”。雇了不到10名矿工的小铁矿,他说两个月赚到了40万元。

  不过,在叶松山看来,乡民挖到了钱,环境却也被挖坏了。

  他说,1980年“到处都是湖泊,可以养殖,水稻是一年两季。”当时一口人有3分耕地。而到了1995年,叶松山所在的叶家湾村,人均耕地变成了一分,而水也污染没法养殖了。他不得不去做矿工。

  “聚宝盆”里的“流水”

  开采无序和无度,当时政府对生态环境、经济结构协调,则几无考虑

  是矿就有挖光的一天,不过,叶松山跟其他村民一样,至今也还在寻找答案,“不挖矿了,我们怎么活?”

  从历史记载看,早在商周时期,大冶的铜录山就被开采了。到了宋代,因“大兴炉冶”,该县得名“大冶”。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汉冶萍公司,大规模在大冶冶炼钢铁。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先后投资建设了大冶钢厂、大冶铁矿、铜录山铜矿等二十多个重点工矿项目。1950年大冶的上级城市黄石,被设为省辖城市,与武汉一起成为当时湖北仅有的两个省辖市。1970年,大冶铁矿年产量600多万吨,被称为“武钢粮仓”。

  那个时期,毛泽东、陈毅等国家领导人先后十多次到大冶和黄石视察。

  “当时成千上万的产业工人从全国各地涌入大冶,支持国家的工矿产业。作为黄石人、大冶人,当时非常自豪。”黄石市政协副主席、原发改委主任程德新说。

  他记得1975年被黄石矿务局推荐到焦作矿业学院学习,同学听说他在大冶工作,“都非常羡慕”。

  当时令程德新骄傲的,还有每月27元的工资,他称当时学校能请客的人只他一个人。

  上世纪80年代初,为发展基础工业,中央提出资源开发“有水快流”,鼓励矿业开采。这种背景下,黄石矿产的开采规模更大了,一派“全民采矿”盛况。

  因矿而聚拢的人们,形成村落,继而许多镇诞生了。

  资料显示,鼎盛时期,大冶境内有矿山500多家,采矿大军10万人。而每9个大冶人中,就有1人从事采矿业。

  程德新回忆,当时去大冶考察,前段时间看见还是一座山,几个月后再去就成了百米深坑。

  “国家在开采,民间在开采,各个部门也在开采,却没有统筹规划。”在程德新看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采无序而过度。政府重视工矿生产,对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结构协调,甚至矿产的深加工和综合回收,都几无考虑。

  根据大冶市委市政府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大冶累计向国家提供铁矿石1.74亿吨、铜矿石1.3亿吨,贡献利税130亿元。整个黄石则累计上缴利税270亿元,累计贡献35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家同期投入的6倍。

  大冶连续多年被评为湖北“十强县市”,黄石则被称为“黄老二”———经济全省第二的位置。

  资源产业成为黄石和大冶完全的支柱。直到2008年,大冶市公开的数据显示,大冶工业经济总量的70%、税收的60%,来源于资源产业。而黄石发改委的资料显示,黄石采掘业及初级产品加工业,占到工业总量的近八成。

  环境恶化与矿产枯竭

  大冶境内几无一条干净河流了,两个淡水湖,湖水终年发臭,水土也在流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重开发不重治理,程德新认为,当时政府追求税收,管理混乱,也加速了过度开采。

  “尤其矿产价格在1990年暴涨以后,甚至出现了官矿勾结的情况,有的人只要和乡长甚至村长打个招呼,就可以直接采矿了,许多矿都有官员的干股,许多官员成了私挖滥采的保护伞”。

  无序过度开采,尾砂库越来越多,库坝越建越高,给矿区百姓生命带来巨大隐患。程德新说,上世纪50年代采的矿,尾砂库到现在还没处理的,在黄石和大冶有很多。

  1994年7月12日,大冶境内,龙角山尾砂矿溃坝,将坝下整个村庄毁灭,死亡28人。

  尾砂库形成“悬湖”情景,在铜录山铜铁矿更显壮观。该库面积1200亩,坝体高出地面约10米,从库坝一侧望去,3公里外的大冶市区仅露出半截。

  采矿造成大面积地表塌陷,而选矿加入的松油、黄药、硫化钠等药剂渗透到地下,大片农田无法耕种,水塘无法养鱼。

  根据环保部门的资料,大冶境内几无一条干净河流,而两个淡水湖保安湖、黄金湖也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湖水终年发臭,已基本丧失养殖功能、蓄洪功能。水土流失高达33%,不少地方水土枯竭,而大气也受到污染。

  生态环境恶化的同时,资源枯竭的“警报”其实也早就拉响。

  上世纪70年代,杨武山井田、北下陆井田、大路沟煤矿关停;上世纪80年代,道士洑井田,河口煤矿、肖家铺铁矿关停;上世纪90年代,章山井田、枫梨山铁矿、抱桐山铁矿关停;本世纪初,资源濒临枯竭后,铜录山、铜山口、龙角山从行政区划图消失。

  黄石市在2008年向国务院申报“资源枯竭”审批的报告中称,目前市区142家矿山企业,相继闭坑22家,关停非金属矿山33家,无法正常生产急待关闭的17家。在现存生产的70家矿山中,14座矿山保有储量在累计探明储量30%以下,50%以上的矿山剩余服务年限不足10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资源 枯竭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