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平面媒体仍有三分之一的市场可以挖掘
主持人:就是现在我们仍然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就是包括去年的3·14事件,可能对咱们商报也有一些影响。
陈军:应该这样说吧,现在回过头来说就比较轻松了,但说实话,3·14晚上,当天晚上武警已经控制了局势,我就在办公室里头值班,当时根本考虑不到任何安全问题,因为我在西藏生活了这么多年,对本地情况很熟悉,知道形势不会失控;但是另一方面,一个晚上在那儿走来走去,焦头烂额。就想整个市场会因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破坏,一个晚上都在为市场而感到焦虑,但是结果还很好,我们直接受到影响实际上是在3·14以后的第二季度各项指标跌的非常厉害,从三季度开始拉萨、西藏的整个社会消费和大家的心态各方面逐步都恢复正常了。
从第三季度开始,我们就感觉到拉萨社会在开始恢复正常了,那么他只要消费,社会开始活跃起来,我们的媒体广告也就开始趋于正常了。3·14之后的下半年我们就开始拼命的弥补二季度一个悲惨的损失,的确是悲惨的损失。悲惨到什么样的地步呢?
3·14那天是星期五,到礼拜一的时候,我们才来报告,报告今天我们报社收到一百块钱,第二天我们收到三百块钱,我说本周你就不要再跟我谈论这个问题了。但是最后全年下来结果还好,最后财务统计分析的时候,比高涨的2007年还有20%的增长。
于是我们就要思考这个问题了,为什么会这样子?因为都市报的广告实际上就是一个城市经济的晴雨表:
首先我觉得3·14的影响是一个暂时性的,就是西藏经过这么多年国家的投入,以及商业市场的培育发展以后,它的经济基础也没有受到特别大的损失,但是旅游板块肯定是遭到了临时的重创,但是其他城市经济消费板块来仍然是比较健康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能够下半年缓回来。
第二个,在西藏的媒体市场上来说,目前仍然在一个早期快速增长的通道当中,就是说我们还没有做到极限,做到天花板的状态,我现在来看我们大概仍有三分之一的市场,这个增量我们还没有挖掘出来。所以在我们媒体继续发展过程当中,它可以弥补一下这个市场的空间。
制约西藏商报最大的障碍是人才
主持人:咱们商报您觉得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陈军:商报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很难说是最大的问题,从媒体本身操作来说的话,我想制约我们商报发展的就是人力资源条件问题。说实话,我每次看到内地大型招聘会有那么多的学生,那么好教育背景在那里找不到工作,就在那里叹气,因为西藏的整体教育基础素质比内地还是差很多,愿意到西藏来工作的年轻人还是相对比较少。
另外就是长期在本地呆着以后,因为整体信息环境比起内地来说还相对比较封闭的,人都是环境的产物,所以人有时候也会面临一些退化。在这两个因素之下,我一直认为人力资源是我们媒体成长发展当中最大的一个制约因素。大家一般可能会认为,西藏是人口少、经济规模小是一个制约条件。这个是制约我们规模化扩张、做大、做强的一个制约条件。但其实我觉得只要有了人才,实际上还是有很多选择的机会,最关键的还是人力资源条件。
陈军:对西藏商报来说人才永远是第一位的
主持人:也听说咱们商报陈总特别重视人才的培养,您能不能介绍一下?
陈军:从我们前几年的发展,从我们媒体的实力来说,我们现在基本上在吸引自治区以外的人才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但这是我们未来想做的方向。
立足于现实条件的话,一个是自身培养,我们商报有很多内部培训。内部培训有分两种,一种是专业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包括采编业务以及其他方面得职业技能培训。另一个我觉得是人的主观方面,他自己工作的热情,职业视野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也会购买像余世维这样的职业经理人的讲座,对我们这里的年轻人进行这种职业经理人的培训非常重要,在北京,在沿海地带这个已经是解决了的问题,但是在西藏来说的话,因为它的市场起步比较晚,实际上在职业姿态方面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就是人才争夺战,引进人才。最初我们商报就是很弱小,我们薪酬待遇比较低,那时候往往我们培养的人被其他媒体挖走了,我那时候只能看他们走啊,然后到了一定阶段,大概就是2006年-2007年我们持续高速增长,拿下了西藏平面媒体市场的第一,媒体有了经济能力以后,各方面企业待遇,薪酬体系各方面就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人才就开始向我们这个方向流动。这时候,就是一个人才的争夺战,人永远是第一位的。但这两个方面我仍然觉得是不够的,其实我们是特别希望得到一些内地的人才,特别是富有职业经验的人才。但是在西藏本地可能因为职业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到我们这方面还是比较困难。当然我在这里想借新浪网跟大家说一下,非常欢迎内地的年轻人以及有职业经验的、特别是有训练有素养的年轻人到我们这里来,我觉得西藏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天堂。我一直觉得理想主义可以消灭很多困境的东西,前两年很多年轻的白领到西藏来,我觉得他们也是寻求这样一种东西。
主持人:那我们也在这里替陈总做一个广告,也希望内地广大的大学生们,能够选择到西藏商报来,商报的陈总会给大家提供非常丰厚的待遇,也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
陈军:谈不上丰厚,但是我们尽可能,就是我觉得人需要一个职业尊严,这种职业尊严,包括职业发展的机遇以及相对体面的收入,就是能够支撑一种体面的生活,人才需要机会,人才也需要养,这是我们的主导原则。
将内地都市报经验西藏本土 后发者追赶缩小差距
主持人:希望你招到理想的人才。你认为现在西藏的媒体与内地的媒体相比,有哪些差异?
陈军:实际上媒体影射了一个社会,所以这个差异实际上是跟西藏社会相对于内地社会的差异有关联的。我认为在民族特性上、文化特性上的东西,从媒体发展上它并不是最重要的,而社会本身成长的一个周期达到什么阶段才是决定性的。实事求是说,我们认为西藏的社会发展水平落后还是有的。那么媒体基本上也在一个相似的概念上,所以到目前为止,西藏媒体在这个职业化、专业化方面来说的话,比内地还是有一些差距;在市场能力方面也有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
主持人:那咱们商报是如何来缩小这种差距呢?
陈军:我们和西藏的其他媒体稍微有点差异的,就在于我们制度的彻底性,我们是一个完整都市报体系,整个要缩小差距说起来千头万绪,但我觉得从战略上需要把握的第一条,就是你的运营规模,你的发展能力要跟当地社会相匹配,跟社会发展的阶段,跟阅读受众的接受能力,以及市场规模相适应,这个匹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是盲目的,按照我们必须使我们内地都市报运作的成功经验在西藏本土化,这个本土化就是说我们不能盲目地把一些整体的这种市场战略引入,必须得考虑当地的人力资源条件,考虑到当地的市场条件,采用一个规模适度匹配的方式来做,这样的话这样会相对稳健。
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学习创新,我在我们管理会议、业务会议上经常对我的团队讲,我根本不需要你们做任何创新,你们只要把中国都市报过去二十多年发展当中做出成功案例,好好的研究一下,就是能够把这些聪明人做出来的东西,在我们西藏加以本土化适应以后,我们能够把这些东西运用运作好,我觉得在西藏本地,我们就会有一个领先。另外在体制框架、管理来说,从战略到制度,到人才,再到企业文化,基本上在这四方面,在整个报纸运营框架方面来说,我们会比较坚决的运用内地都市报的管理体系。
只是在本地根据人类资源条件,根据本地的市场能力,我们的财务能力加以本土化的匹配,学习创新,我们是后发者,后发者的话会有劣势,因为我们整体在疯狂的追赶过程当中,但在另外方面也有一些优势,我们会可以看到内地媒体过去二十年的发展经验,二十多年发展当中的这样一个经验和教训,我们会知道哪些地方我们必须要规避,如果他们做不到的地方,我们应该是做不到的。那些很多市场发展共性的东西可以做,只需要根据产业周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来加以匹配就行了,从学习创新的角度我们可以解决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