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录:思考政治话题趋于理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4日12:31   《瞭望》杂志

  大学生对涉及群体自身、国家利益、民主自由的三类敏感政治事件最为关注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郭奔胜黄豁

  代群季明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就“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及参与”主题,在上海、重庆、南京、合肥等地部分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一定范围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政治关注点多元活跃,总体上认同主流政治价值观,参与心态平和。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国内外信息的交流,影响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因此需要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构建有效的“信息主渠道”。

  政治关注点多元活跃

  本刊记者的问卷调查共涉及南京、上海、合肥、重庆的4所大学。合肥一所大学受本刊记者委托,选择100名毕业班学生不署名问卷调查,其中81%为理科生,19%为工科生,六成学生来自城市,四成学生来自农村;上海一所大学选择 40名三年级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其中党员占25%,团员占75%,少数民族占23%;南京一所大学对50名文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中西部省区的学生占30%;重庆一所大学发放了100份问卷,受访学生包括四个年级,其中大学二、三年级为主体,文、理、工科各占三分之一左右,中西部省区的学生占到70%。四所学校总计290份问卷全部得到有效回收。

  本刊记者的问卷设计了30个问题,主要包括大学生的政治关注度、主流政治信息来源渠道、对党的认识、政治参与满意度、国家认同度、参加社团意愿、对国家重大事件的了解、对高校政治课作用的认识、对取缔“法轮功”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以及对国家重大政治纪念日的认识等。

  参与调查的学生都郑重地作出自己的选择。从统计结果看,当代大学生承受着学业竞争、就业压力等现实挑战,仍然表现出较强的政治关注度。南京某大学64%受访学生表示非常或比较关心政治,合肥某大学54%受访学生表示对政治感兴趣,上海某大学75%受访学生表示关心政治,而重庆某大学有41%学生认为自己非常或比较关心政治,49%的学生表示不太关心政治,认为“政治与我无关”的占10%。

  协助本刊记者调查的西南大学教师孙楚航认为,从大学生的回答中不难发现,青年学生的国家意识、政治意识、参与意识、表达意识积极多元,折射出当代大学生总体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思考政治话题趋于理性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思考政治话题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理性特点,符合主流的价值判断。

  在回答“你对党和政府在2008年处理藏独事件、汶川地震、奥运会等重大事件的能力评价”这一问题时,合肥某大学71%受访学生选择“表现非常好”,其他三所学校的受访学生认为“表现比较好”的也占到一半以上;在回答“你对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的看法”这一问题时,四所学校70%以上的受访学生认为应该隆重纪念,但在突出纪念重点上,学生认识各有侧重。合肥某大学21%的受访学生认为纪念五四应突出民主精神,南京某大学受访学生持这一观点的高达66%,而重庆某大学44%的受访学生认为应突出爱国精神,上海某大学有33%受访学生持这种观点。

  在回答“你对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怎么看”这一问题时,九成以上受访学生认为应隆重纪念,其中不少学生还建议,在突出60周年取得重大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需要认真汲取发展中遇到的教训,让国家未来发展得更好。在回答“你对国家外交关系、两岸关系、干群关系、民族关系等哪些关系关心”这一问题时,受访学生对四种关系都作出了程度不同的选择,如上海某大学受访学生比较关注干群关系和外交关系,两项的关注度超过了70%,重庆某大学受访学生对两岸关系和干群关系比较关心,另两所学校受访学生对国家外交关系和干群关系比较关心。

  参与问卷分析的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力说,大学生对政治话题的关注具体而真切,在他们心中,无论发生在眼前或成为历史的政治事件都有思考评判的价值,特别对现实政治话题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比如四所大学的受访学生都对干群关系比较关注,这表明当前较为普遍存在的干群矛盾进入了大学生群体的视野,他们的关注点和当前的社会焦点是能够对得上的,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关心国家、关注热点的政治追求。

  参与心态总体平和

  参与度体现了大学生政治生活的活跃程度。本次问卷共有四个关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选择项,分别是“你对当前的政治参与(选举、表达等)满意吗?”“你平时热心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吗?”“你愿意做以下哪个角色(学生干部、网络意见领袖、志愿者、都不愿意做)?”“发生以下哪种情况(就业形势恶化、国家经济形势恶化、欧美国家出现‘辱华’事件、官员腐败丑闻曝光),你会倾向用游行方式表达?”

  从选择情况看,大学生政治参与心态总体上是平和的。关于政治参与满意度问题,四所大学中有三所大学的过半数受访学生表示,不太满意当前的政治参与。对此,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孙元明认为,大学生平时主要生活在校园,客观上直接参加政治活动的机会少一些,所以多数选择“不太满意”,一方面表明大学生有较强的参与意愿,另一方面也表明这是个阶段性的思想状况,大学生出了校门后,参与机会就会多起来。

  关于社团活动问题,不少大学生都选择“喜欢参加有意思的社团,但活动频率不高”,也有不少大学生对参加社团活动的态度比较温和,有强烈意愿的学生占少数。

  关于愿意做哪种角色问题,有六成学生表示愿意当志愿者,而选择“网络意见领袖”的比例较低,也有部分学生选择 “都不愿意做”。关于用游行方式表达,大多数学生回答“国家受辱时”最倾向于选择游行抗议,其他三个选项的意愿都比较低。

  一些参与问卷讨论的专家认为,大学生的总体心态是关心现实超过关心长远,理性方式关心超过激情方式关心,个体感受要多于集体感受,当前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政治心态趋势,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丰富大学生的思想认识。

  影响大学生政治思想渠道增多

  本次问卷侧重探讨有哪些政治资讯、现象影响着大学生对国家政治现实的看法。在回答“你的政治资讯来源有哪些” 这一问题时,四所大学受访学生的选择分别是:重庆某大学学生选择主流报刊为12%,境内网络为42%,境外网络为8% ,课堂为38%;合肥某大学学生选择主流报刊为44%,境内网络为36%,境外网络为12%,课堂为8%;南京某大学学生选择主流报刊为54%,境内网络为30%,境外网络为6%,课堂为10%;复旦某大学学生选择主流报刊为30%,境内网络为40%,境外网络为10%,课堂为20%。

  可以看出,主流报刊对大学生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网络影响占比增大,境外网络信息虽然比例较低,但其对阅读者的思想影响力不可小视,特别要引起重视的是,课堂教育对大学生政治思想影响的比例在下降。

  与上述选项相对应的还有两个选项:分别是“你对有关党的政治书籍阅读意向?”“你认为大学政治课对你思想成长作用有多大?”

  在回答阅读意向时,不少学生表示偶尔阅读相关政治书籍,一些学生表示喜欢阅读反思式或揭露内幕式政治书籍,经常阅读主流政治书籍的学生比例偏低。在回答大学政治课对思想成长作用时,表示作用有限或为了考试成绩的学生占到七成以上,只有少数学生认为政治课对自己思想有明显作用。

  参与分析问卷的上海市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陆晓文认为,当代大学生有条件接触到更多的政治资讯,这对传统的资讯供给渠道提出巨大挑战。大学生的思想成长空间存在网内网外、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多重性,从一定程度上说,网内的、课外的、校外的信息对大学生更具有接受诱惑力。比如在回答“你如何评价网络作用”这一问题时,四所学校超过半数的受访学生认为,网络是民主表达的阵地,并且能够影响到国家决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大学生 政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