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失土地六成通过复垦恢复
四川国土资源厅耕保处处长唐明:
■ 对话
新京报:此次地震,给四川省的耕地造成了多大损失?
唐明:地震前,四川省的耕地为 7725万亩,5·12汶川地震使得四川耕地受损167.8万亩,灭失的土地约17万亩。
受影响的人口约200万,约20万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宅基地、土地和林地。土地灭失最多的是青川,灭失土地1.8万亩,北川和汶川也比较严重,都有1万多亩。
新京报:四川省如何修复土地损失,以及重建中让耕地不再减少,从而让更少的农民失去生产资料?
唐明:目前的规划,主要是通过整理和复垦来恢复耕地。受损的耕地,是可以通过整理复垦恢复的。167.8万亩受损的耕地中,60%左右可以让农户自行复垦。其他的,受损比较严重,需要大型工程才能完成。
新京报:通过各种形式的整理和复垦,耕地能恢复多少?
唐明:四川省的原则是,不要因地震让耕地减少,一定要通过复垦维持耕地总量不变。因为人口难以外移,如果耕地不恢复,这些人的生计就是一个大问题。我们的设想是,通过3年恢复重建,灭失的土地60%要通过复垦恢复。另外40%,我们要通过其他方式恢复。
新京报:您作为耕地保护处的负责人,觉得这个设想能实现吗?
唐明:做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需要钱和时间。有些地方的次生灾害还在不断发生,要等地质结构稳定下来了,我们才能考虑通过大型工程复垦,这就需要两三年的稳定期。而且,恢复也需要大量的投入。
新京报:你们估算,复垦恢复大概需要多少投入?
唐明:政府的复垦规划,预算资金需要78.42亿元,但目前中央财政只能支持45.27亿元,还有30多个亿的缺口。
为了启动复垦工程,四川省财政利用各项专项资金,已筹资3.3亿元,发给6个重灾市州,补助给农户。对于那些受灾比较轻的、农户可以自行完成复垦的,让农户自己复垦。
新京报:如何安置20万失地农民?
唐明:安置政策是就地、就近、分散安置。能在村小组内调剂土地的组内安置,组内调剂不了的村内调剂,村内调剂不了的镇内调剂,镇内调剂不了就县内调剂,县内调剂不了还可以跨市州调剂,最后还安置不了的由省内跨市州安置。
四川最大的异地安置点在成都邛崃市的元宝山农场,青川已有部分人被安置。
新京报:最终能安置下这20万人吗?
唐明:根据对灾后重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因土地不适宜人口居住,最初预算近四五十万人要离开原来居住的地方。
不过,四川异地接安地资源环境承载力非常有限,无法让所有人都能异地安置,部分地方只能动员农民回原地重建。
如果有好的条件,异地安置的人会多一些。后来计划要异地安置800户,最终安置了300多户,现在汶川还有200多户没有地方异地安置,其他的人都劝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