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欧洲媒体的两种声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2日18:25   CCTV《东方时空》

  解说:对于此次闪电般举行的中欧峰会,欧洲媒体的态度可谓不尽相同。

  《德国之声》,峰会举行表明,欧中将怨恨抛在一旁。

  法国《费加罗报》,在题为《欧盟和中国庆祝重聚》的文章里说,在一系列的幕后妥协后,周三在布拉格重开的峰会,更多表现为一种欧中和解的象征。

  《路透社》,欧盟对外关系委员瓦尔德纳,在布鲁塞尔表示,我们存在分歧是事实,但这次峰会将是我们寻求全球新秩序,应对全球衰退,尊敬和平,以及挽救这个星球的一个里程碑。

  不过在这些积极评价的背后,也有不少媒体表示出了他们的疑虑。

  《法新社》援引欧洲理事会研究对外关系的分析师约翰福克斯的话说,这次峰会标志着欧中关系恢复正常,但仅此而已,政治和环境问题在这次峰会上处于次要问题位置,双方在这些问题上立场仍比较强硬,福克斯补充说,峰会能继续举行就是最好的结果,为了不再惹恼中国,希望捷克的政治家们不要不合时宜的谈论台湾、西藏,以及达赖喇嘛等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此前称,中国仅把欧盟视为卒子,在布鲁塞尔看来,中国对于世界安全和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前所未有的大,而在北京看来,欧盟无足轻重。

  德国《南德意志报》在题为《没有平衡的关系》的文章中说,中国不再拿欧盟当回事,眼下我们再也无法对其视而不见了。

  中欧打交道为什么这么难?

  主持人:对于中欧关系的发展,欧洲的很多媒体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但是也有一些媒体疑虑重重,专家分析这是最近欧盟出现的一种倾向,那就是唱衰自己,吹捧中国。甚至还有欧洲的分析家是这么说,他说美国是一个强壮的男子,中国是一个成长的少年,而欧洲是富裕的老家伙,但是走向了腐朽。听到这些话的时候,中国人应该得意吗?慢一慢,让我们想一想,很多时候,人家有求于你才会夸你,再慢一慢,这些真的是夸吗?仔细想一想,这些言论都属于中国威胁论的变体,也就是说他们有一种潜台词,小心中国,它现在变得强大了。那对于和中国的合作,欧洲为什么有这么多疑虑,是哪些因素阻碍了中欧关系的发展呢?

  解说:2008年,欧洲曾掀起了一股反华风波,从3·14拉萨骚扰事件,欧洲媒体的歪曲报道,到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中受到干扰等,这些事件都给中欧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2008年末,作为欧洲轮职主席国的法国总统萨科齐,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执意会见了达赖,之后中方则推迟了延续了11年的中欧峰会,可见西藏问题一直是影响中欧关系的障碍之一。1998年,欧洲议会甚至通过决议,要求联合国任命一位西藏问题报告的特别起草人,以此推动西藏问题的国际化。此后达赖多次到德、法、意、英等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议会访问,并受到这些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除了西藏问题,涉及到中国核心利益的还有台湾问题,虽然欧盟成员国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可实际上却与台湾当局保持着官方和准官方的接触,少数成员国还无视中国的主权,向台湾出售过先进武器。

  人权问题是在冷战结束后,很长时间里影响中欧关系的重要障碍,1990年以来,连续六次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年会上提交反华人权一案,严重影响中欧关系的正常发展。1998年,中欧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欧盟决定不再参与针对中国的人权提案,但却又提出所谓的逐年讨论,也就是一有机会就旧话重提。

  主持人:其实除了这样的政治交往之外的障碍之外,中欧经济方面的发展,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障碍。

  解说:欧盟一直把中国视为市场转型经济国家,迄今,并未认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因此欧盟在反倾销调查中,一直用第三国的生产成本,来评估中国产品的正常价值,让中国产品成为欧盟反倾销的重灾区。1993年之前,中国彩电年出口欧盟一百万台以上,但因为欧盟以劳动力成本是中国20倍以上的新加坡为参照,对中国彩电进行反倾销诉讼,造成中国彩电在欧盟的市场份额几乎丧失殆尽。根据欧洲学者的统计,2007年和2008年,中国出口产品遭遇欧盟反倾销调查达到了空前程度。今年4月,欧盟决定对中国产品中增收反倾销税,欧盟贸易委员的发言人,又在中欧峰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的态度没有任何改变。

  欧盟对华军事技术限制,至今已长达半个多世纪,尽管在2004年,中欧第七次峰会上,欧盟发出了争取2005年上半年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的积极的信号,但欧洲议会在同年11月的一项决议中,依然坚持反对解除禁运,并借口人权问题和台湾问题,给对华军售解禁提出了苛刻条件。2005年,欧盟宣布推迟解除对华军售,而这个让明显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相适应的障碍,一直延续至今。

  主持人:其实跟欧洲打交道的时候,有一点特殊性,就是欧盟看起来是一个整体,但事实上它是27个国家组成的,而这27个国家在很多事情的观念上和利益上,都会发生不同的角度。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连线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的研究员赵俊杰赵老师,我们想问一下,正因为欧盟这种特殊性,所以中国在跟欧盟打交道的时候,其实会特别的注意什么?

  赵俊杰:我觉得因为欧盟刚才讲到了,就是说他表面好像是一个整体,是吧,但是事实上他内部各自的利益,相互之间在博弈,所以他必然产生一些分歧,甚至是不一致的声音。但是有一点我觉得需要提醒大家,就是说欧盟,因为他从外交上,他有一个共同的规范,就是用对外一个声音说话,不管内部什么样的东西,对外一旦形成文件,他不允许用不同的声音来讲话。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伊拉克问题上,虽然也被划分为老欧洲、新欧洲,但是事实上对外政策方面,他还是强调统一性和一致性。

  所以我感觉到,中欧关系这个里面,存在着很多的变数,一个就是欧盟可能大国非常注重对华关系的发展,尤其注重在中欧关系交往当中,希望把欧洲的价值观强加给中国,但是小国,他可能就更加注重从中国这里得到好处,所以大小国之间的利益不同,必然会在中欧关系当中,会体现出来外交上的博弈。

  我个人感觉到,就是中欧关系发展,首先需要像我们温总理讲的,需要讲诚信,需要双方把心态都摆到平等相待,真正把我们中国,不是看作崛起是一个威胁,而是看作崛起是对世界是一个多极化的触动,对世界经济的繁荣,对整个亚欧大陆的稳定,是一个好的一个因素,如果他摆着这么一个心态,摆正来看的话,我相信他内部也好,就不会用一个声音来说话,他反而会更加形成一个共识,会用一个声音来对待中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也是希望他们讲诚信,因为欧洲在讲诚信当中确实存在一些,就是让我们很失望的一些做法。

  所以包括刚才我注意到,前面片子里提到的,达赖喇嘛可能要再一度到欧洲舞台上去表演一番,那么这个对我们中国政府和中国老百姓来说,实际上很难从感情上接受,欧洲政治家目前面临的也是这么一个尴尬的境地,不让达赖喇嘛去,好像感觉到他自己讲的所谓言论自由,人权自由,好像觉得自己打了自己耳光;但是让他去了以后,他又损害了中国的利益,损害了中国的自尊心。在这个意义上讲,他现在是给他出了很大的难题,我希望欧方能够正视中国政府,尤其我们温总理这一次访问提出来,讲究无信不立,一定要讲诚信,你承诺中国政府,你不希望刺伤中华民族的感情的话,你就不要做这些违背中欧关系原则的一些不好的事情。

  主持人:对,赵老师,我有一个具体的问题,我们看到温家宝总理,这次还呼吁欧盟要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地位,解除对中国的武器禁运,像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说,这一次中欧峰会谈了的话,会有实质性的进展吗?

  赵俊杰:我觉得这一次可以说是,我们也是老生长谈了,老调重谈,因为不谈的话,不足以表明我们的立场,就是我们一而再再而三谈到武器禁运的解除,包括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这个实际上是我们觉得呢,一个是实在的,一个是虚的,就是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一旦真正的我们获得以后,会促进中欧关系健康化、正常化的发展,尤其会促进中欧经贸关系的力度,也会给欧方带来更大的经济的实惠,这点上比较实在的内容。那么具体的像类似实在的内容,转化为具体一些结果,我们看到这次总理去的虽然比较匆忙,但是我们签订了三个协定,尤其是清洁能源中心,包括科技合作伙伴,还有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这个我觉得都是非常在点,中小企业的合作,都是非常到点的合作,可以说内涵,是支撑中欧关系健康发展的基石。

  但是如果欧方不把刚才讲到的一些,像对华武器禁售,这么一个象征性的东西,如果不解除的话,哪来的诚信可谈,哪来的合作可言?所以我觉得这一点上呢,需要欧方认真地思考我们中国正义的,也是我们迫切的一个要求,不见得说是他这个对华禁运解除了,我们一定就买他武器,或者一定他就能得到多大的利益。

  主持人:它的象征意义更大一些。

  赵俊杰:对。

  中欧关系推进,主动权在谁手?

  主持人:赵老师,最后一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在目前国际形势下,中欧关系的推进,主动权更多的在谁手了?

  赵俊杰:我觉得中欧关系主动权,首先还是,我的观点首先是在双方,因为双方都只有主动,双方都只有讲诚信,那么才能使得这个关系,能够实实在在得到推进。但是在这个大的前提下,我就更加希望欧方,更加主动一些,诚信一点,也就是说我更加认为欧方握有主动权。因为我们中方现在,我们主动打了牌了,我们主动跟欧盟示好,我们主动跟法国示好,我们主动到欧方去采购大型的物资,我们主动去解欧洲之困,当时我们做了那么多主动牌,欧方到底是怎么看待我们,他们舆论怎么点评我们,领导又是怎么样评价我们,我觉得这点上看,我们需要观其言,更主要是听其言,观其行,更主要的是看他的实实在在,他能给我们打出什么主动牌,能够使中欧关系健康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讲,欧方握着主动权。

  主持人:好,谢谢赵老师今天给我们做的分析。我们说这次温总理的欧洲之行是“诚信之旅”,双方要建立一个互信的关系,其实不仅仅是要靠说就能说起来的,而且根据历史的经验,甚至也不是什么样的协议就能签出互信的关系来的,现在中国已经伸出了诚信之手,欧洲会回报以信吗?让我们一起观察,感谢收看今天的东方时空,再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