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SMG深度105专题 > 正文
疯狂的高考舞弊
【演播室1】
大家好,欢迎收看电视评论节目《深度105》。最近以来,发生在吉林松原、农安等地一系列有关高考舞弊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广受关注,当地政府对高考舞弊事件的通报和一些媒体披露出的高考舞弊细节,更是让人震惊!在人们心目中一向代表着公正、公平的高考考场,为什么会发生这些舞弊的乱象?是偶然个案还是有着必然原因呢?新华社记者和本栏目记者展开了调查。
【实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公安局干警:0912涉及四中、三中、一中,3个接收发射点。//0928天线、这是发射器,它俩是一套的,连带着的,这叫接收器,考生用的,通过喊话它接收,给人表面感觉像橡皮,实际上它是个接收器,带荧光屏的就是显示器。
【解说】
在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公安局,记者看到了警方缴获的一批高科技考试作弊器材。令人更为惊讶的是,组织贩卖这些作弊器材的,竟然是两名高三女教师,她们在考前调试设备时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
【6月12日新闻发布会实况】
松原市政府副秘书长来建华:高考问题调查组会同省联合调查组迅速开展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解说】
在6月12日松原市举行的高考工作情况通报会上,对这一广受瞩目的案件作了通报。扶余县第一高中教师刘艳华、何淑杰从网上购买高考作弊器材27套,并贩卖给考生,涉案金额40余万元。这一事件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采访】
扶余县第一高中校长 于文波:这两个人在学校的工作吧,表现还可以。我们学校,包括我在内,包括全体老师在内,一听这事都非常震惊,非常气愤。
扶余县第一高中教师:她们平常人品都非常不错,工作上也非常地敬业。
扶余县第一高中学生:她(刘艳华)就是从高一开始一直教了我们三年,教英语,这人非常地和蔼,平常都看不出来。
【解说】
两名在同事、学生眼中人品还算不错的人民教师,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违法行为?在扶余县看守所,记者见到了犯罪嫌疑人刘艳华。
【采访】犯罪嫌疑人 刘艳华
我知道是做错了,当时没想那么多,没想到是犯法。主要是为了我家孩子高考才引起这事的。
【解说】
刘艳华的女儿在她所执教的扶余县第一高中读书,也是今年参加高考,但平时成绩一般。
【采访】
扶余县第一高中学生:她女儿确实成绩不是很好,按她的成绩她连我们国家的普通大学都考不上,是大学都考不上。
扶余县第一高中校长 于文波:她可能就是为了孩子能取得一个比较好的成绩,以身试法。
【解说】
刘艳华说,自己为了帮助女儿圆大学梦,通过网络联系到专门租售高考作弊器材的卖家,但卖家对她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采访】犯罪嫌疑人 刘艳华
我的上线说,我得多拉几个学生,他才能帮我家孩子。
记者:上线让你多拉几个学生,然后才能帮你孩子对吗?
不拉学生不帮我。
【解说】
刘艳华等人贩卖的高考作弊器材最高被卖到一套近两万元。这种接听装置是一只小耳脉,塞入耳朵后趴在耳边也难发现。这些看上去跟普通橡皮、格尺没什么两样的东西,其实是考生的接收器,还有拍照功能。考试时,场内的人会把试卷拍照后传到场外,场外的人则组织高手解题,再把答案用对讲机或者无线电语音信号发到考生的接收器上。
【采访】犯罪嫌疑人 刘艳华
记者:都是家长找你还是学生找你?
都是家长求我的,家长求我帮他们买的。我教毕业班,我也想帮学生提高点分。
【解说】作为一名教师竟然组织贩卖作弊器材,等待刘艳华等人的将是法律的惩罚。警方告诉记者,虽然每年高考考场都装有干扰仪,但这些作弊器材为了反干扰,更新非常快。
【采访】松原市公安局国内安全保卫支队副支队长 马宏哲
犯罪嫌疑人是根据咱们考场的干扰仪、屏蔽仪对这个进行新的开发和研制,每年都是不一样的。简单举个例子,咱们干扰设备放在200这个频段,他就买来国家允许生产和考场使用的干扰仪,然后根据这个频段,把干扰的频段避开。
【解说】
马宏哲说,考试舞弊在当地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从生产销售作弊器材到卖试题、卖答案,形成一条龙的产业链条,除了高考外,还涉及英语四六级考试、公务员考试等。与此同时,学校周围作弊器材销售的广告更是铺天盖地。不少学生和老师都证实,高考前夕,他们几乎天天都收到这样的广告。
【采访】
扶余县第一高中教师:卡片上写着,保你进入本科线,重点线。大门口都有,走廊楼道可地都是。
考生:很长很长时间,一直有,还上班级发那些传单。
(一组作弊广告镜头快切)
【记者现场】
在这天桥上我们发现,现在这里还有为数不少的帮助高考考生作弊的小广告。在这些小广告上,到处充斥着租售反屏蔽的考试设备、高分保障、不进本科不要钱这样的广告语,不知道这些广告语对于当时那些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们来说,会是一种多大的诱惑。
【解说】
松原舞弊现象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当地公安机关已破获多起这类高考舞弊案件。
【6月12日发布会实况】
高考结束前,公安机关相继破获该类案件14起,收缴窃听、窃照无线语音发射装置683套。
【解说】
然而,由于高考之前不少作弊器材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流落在市场上。考试期间,有没有人、有多少人铤而走险、违法乱纪,侦查起来难度太大。据当地信息产业部门介绍,为了防止考生使用作弊工具,在高考期间松原市出动了3辆屏蔽车对可疑信号进行监控,而扶余县更成为了重点监测地区。
【采访】松原市信息产业局副局长 刘军虎
对搜索到的信号我们进行了有效的压制。
记者:那咱们发现多少出自扶余县或者整个松原市的信号呢?
可疑信号因为有的考点有,有的考点没有,有的是在三到四个。
【解说】
但是,刘局长也承认,3辆屏蔽车很难有效监控全部的考场。
【采访】松原信息产业局副局长 刘军虎
咱们懂一点无线电基础知识的人知道,咱们手机经常还有盲区,有没有信号的时候,或是有信号弱的时候,都有可能出现。
【演播室2】
在松原发生的高考舞弊现象,恐怕还不止买卖、使用作弊器材这么简单。6月10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吉林松原:严查之下高考舞弊仍禁而未绝》的报道,披露了当地高考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细节。文章称,虽然当地说要“坚决打击各种高考舞弊行为”,但很多学生、家长们,却公然讨论如何作弊。
【解说】
《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国是最早到松原市扶余县采访高考舞弊的记者之一,他在考场外,听到家长、考生们在公然谈论着的,居然是如何买器材、买工具、买场子。
【采访】《中国青年报》记者 张国
考生们高考前一夜,居然在说关于作弊,关于买场,毫不避讳地高谈阔论。
【解说】
而考试结束后,张国在考场外所听到的一些对话,更是令他震惊。
【实况】张国在考场外的录音
考生:你可以前后桌看,但是撇条不行..。老师不敢管
考生:你是从17题给我发进来的。
场外人员:我从第1题给你发的。
考生:哎哟,没收着。
【解说】
根据张国的采访,在高考期间当地有的人买仪器、买答案;还的人在想办法“买场”,即花钱买通监考老师,让监考老师放松监管,然后再花钱买通考场里学习比较好的同学,让他提供答案。
【实况】张国在考场外的录音
记者:他买场就是让老师(帮助)给传是吗?
家长:对,有的老师吧他收人钱了。
记者:这到处都是(作弊的)?
家长:一点都不抄不行啊,不抄就成了边缘生,人家一抄五百一二,不就把你给顶了吗?
家长:哎哟,一个孩子一辈子的前途。
【采访】应届考生:
记者:那家长会鼓动孩子去抄吗?
平常当然不会了,这时候有可能会,因为关系到上大学嘛。
【解说】一位刚刚参加完今年高考的学生向记者证实,当地的一些考点的确很乱。
【采访】应届考生
监考老师也不敢管,江南其实比江北好多了,江北其实才严重呢。
记者:松原的江北?
恩。
记者:怎么个乱法?
我没在那,但我听说那整个考场都挺乱的,也有买场。
记者:[一般给钱会给多少?
这我不知道,有的给多,有的给少。
【解说】
比这些乱像更骇人听闻的,是一起在高考考场公然抢夺答题卡的事件。两名学生来自位于松原的吉林油田高中。
【记者现场】
在6月8号的考试当中,一名姓杨的考生在临近考试结束前突然起身抢夺前排考生的答题卡,在双方的争执过程当中,导致那名考生的答题卡和试卷受损,后经查实,这两名考生均是吉林油田高中的学生,两人同届不同班,事先并不认识。
【解说】(此处出动画示意图)
据目击者复述,在6月8日进行的理科综合考试中,坐在教室第二排第三列的考生杨思航在临近考试结束3到5分钟时,拽扯第一排第二列的考生宋朔的答题卡,宋朔摁住试卷与杨思航发生对峙,监考教师立即上前制止,但也致使宋朔答题卡右上角距边缘2到3厘米出现了食指大小的洞。
【采访】应届考生
那抢卷子的好像跟我是一个楼的,我都不知道。抢卷的倒好像不太能理解,有的事先跟他商量好的,到时候给他看看,这样的人比较多。
【解说】事后,教育部门对此事件进行了处理,杨某被取消了当科成绩,宋某的考试成绩则不受影响。
【演播室3】
在人们的心目中,高考关乎考生的前途和命运,是如此的神圣和庄严,高考的公平、公正不容许有一丁点玷污。但是高考舞弊的丑闻几乎年年都有发生,老师贩卖考试作弊器材、家长花钱“买场”、学生在高考考场公然抢答题卡,够触目惊心了吧。这还没完,在紧邻松原的农安县,居然还发生了监考老师被学生家长殴打的事件。
【记者现场】
在我身后的长春市农安县实验中学的高考考点,一名从长春过来的监考老师在考试过程中发现有一名学生试图用作弊器作弊,从而对她进行了制止,但是让老师没有想到的是,当她走出考场时,却遭到了考生家长的围攻殴打,导致她受伤住院。
【解说】
被殴打的女老师姓宋,在长春市某中学任教,根据异地监考的安排,今年她被派往农安县实验中学监考,但在制止了一起作弊行为之后,意外发生了。
【隐蔽采访】监考老师
忽然听见外面说打起来了,发现操场上有两个女的,好像是家长,类似于家长在打一个老师,去拽着那个老师的头发,把那个老师摁在地上。我们就很疑问,为什么让家长冲进来,来打监考老师。
【解说】
受伤的宋老师至今还躺在长春中医院里,记者来到了医院,但心脏不好的她却不愿面对媒体。而在其他一些承担异地监考任务的老师们看来,农安的考风之差令他们大感意外。
【隐蔽采访】监考老师1
这个学校学生抄的风气很严重,所以在一个考场里抄的比例几乎达到了百分之七八十以上,有的时候甚至全考场都在抄。我去找主考,他看了看,进来巡查一遍,问我你抓到的学生在哪里,他作弊的东西是什么?我指了指,他装模做样地在那里翻了一下之后,说没看见,我说在那,又给他指了下确定的位置,他翻出了那个东西,后来他跟我说,收上来就可以了,不要再进行别的了。
【解说】
一些老师说,当他们查处舞弊行为的时候,学生的反应令人吃惊。
【隐蔽采访】
监考老师2:查到接收器的那个。考试结束的时候,这个考生特别堂而皇之的,出乎我意料,他唰一下就从兜里拿出一沓子钱,大概最少也有五六百块钱,要多可能也得一千块钱,特别自然地拿出来,说老师,这个给你,你把那个表还我吧。
监考老师3:那个(作弊)学生跟我说,人生有缘,咱们还会见面的,你小心一点。
【解说】
还有一位不愿意露面的异地监考老师告诉记者,在考前他们得到了一些暗示。
【电话采访】监考老师4
我们开考务会的时候,那校长就说了,我们这地方的学生是懂法的,我们的人是团结的,都感觉我们都是外面的人,你们要小心似的,他的意思是你不能动考生。我觉得有地方保护主义,他说的话都能听出来。而且我觉得他们那言语之间透露出一种意思,就是要对我们孩子要照顾,一定不能有什么样的举动,一定不能越级上报。
【解说】
已经打了招呼还要严抓考场纪律,这或许就是宋老师被殴打的理由。6月17日,根据吉林省农安县委、县政府的情况通报,此次殴打监考老师的主要肇事者、考生家长陈某和孙某已被刑事拘留。
【采访】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
从地方政府来讲,我们现在有升学率的标准。因为我们每个大学的指标是分到每个省里面去的,区县里面是没有具体的指标的,区与区县之间是在竞争的。
【解说】
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一些地方政府把高考升学率与政绩挂钩,导致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对作弊行径缺乏打击力度,一定程度上就纵容学生和家长为了高分不择手段,甚至铤而走险。
【采访】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
区县政府是很希望当地的学生考好的,所以从政绩思想他是纵容这种作弊行为的,就是说考场纪律越松,学生“发挥水平”越高,那么我们这个地区的学生考得就比其它学生要高,考得高就意味着我们今年的录取率就高,所以说地方政府有一个管理问题。
【标版】
2009年高考
广东查处作弊4人违纪11人 两考生替考
山西省高考期间破获两起作弊案件
贵州六盘水市警方破获一起高考作弊案
新疆查获首例高科技通讯设施高考作弊案.....。
【演播室4】
看了我们记者的调查,我心里有个疑问:既然松原高考舞弊在当地是个公开的秘密,小广告漫天飞,就连当地警方都坦言,考试舞弊在当地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那在案发之前,这些问题为什么没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有所行动呢?吉林松原、农安等地高考舞弊事件曝光之后,从国家教育部到吉林省的教育部门、公安机关,立即成立调查小组,调查小组的调查目标除了前面节目中反映出的一些具体问题外,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杜绝高考舞弊现象,整治清理这些地区的整体高考环境。好,《天下事》就到这里,接下来是精彩的《非常道》。
编导 冷炜 摄像 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