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接待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2日12:04  廉政瞭望

  接待之痛

  ⊙本刊记者 衡洁

  一个基层政府的接待任务到底有多重?在广东,各个乡镇每年接受上级单位的考查为20至60项次,最多的达90多项次。乡镇领导一年差不多有150天至300天忙于应酬接待。在河北,某县一个月就接待了92批来自省、市的考核、评比、达标检查团。在东部某市一街道办事处,一天之中接待了6个考查组。中午安排考查组在6家酒店分别用餐,一把手坐着小汽车逐个饭店敬酒。送完各个考查组,办事处主任竟累倒在门口。

  排斥与渴望之间

  “基层干部太难当了!”采访中一位副乡长发出如此感慨,“下来的都是领导,每天的接待除了精力上的大量支出,精神也始终处在一种焦虑之中,生怕哪里没陪巴适了。”从心理上说,他们是很排斥上级频繁光临的。

  上面的考查层层下压、生生不息,并且往往书记、镇长都得作陪,一二把手不出面,就体现不出对工作的重视。因此经常是一个检查团没走,又得去跟另一个检查组打招呼,一天的时间和精力就这样耗费了。“现在的检查工作就是比接待,谁接待好,谁的工作就能打高分。” 皖南某县一位基层干部说。

  “我说句自私的、水平低的话,没有时间陪那么多检查团。”天津市华明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张长河说,“不出来接待,就是你不重视。实际上我们有很多事。接待确确实实牵扯我们很大的精力。”

  除此之外,接待工作对基层干部的身体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近年来,官员因接待喝酒猝死的新闻屡见报端,有的甚至被视作“因公殉职”而追认为“烈士”。酒量已成为接待工作的一项硬指标,成为了基层官员接待的“必修课”。据报道,内蒙古一些乡镇的干部为了接待应酬,一年要喝100公斤的“工作酒”。

  在去年重庆春季双选会文科专场,从广东赶来的阳东县政府接待办公室的招聘要求很特别,不仅要求能歌善舞,还要能喝酒。招聘方表示至少要能喝一斤白酒。

  “其实我们陪得也很恼火,有的领导喜欢喝酒,你要是没陪到位,他不高兴;有的领导不喝酒,但是我们总得表达感情啊,还是要敬几杯。”一位基层干部说,“这种应酬酒哪个想天天喝嘛。”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基层干部对接待工作既有头痛的一面,隐隐中却又有所期待。“怕来人,更怕人不来”,是他们矛盾心态的写照。

  “上面来你这儿是给你面子,来得多才体现你这个地方的重要性。”一位窗口大镇的党委书记告诉记者,“领导常下来考察,对你这儿的人和事都清楚,给项目甚至选拔干部才想得起你,机会也就多了。”

  而记者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乡镇了解到,由于交通、发展情况等条件的制约,领导下来考察得少,这些地方的负责人甚至想方设法主动去请领导下来“看看”。

  “大量事实证明,哪个地方的接待工作做得好,其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成功率就高,上级的了解就更深入,获得支持的力度就更大,经济发展也就较快。”昆明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黄云波说。

  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下,一场场基层绷紧神经接待、上级心照不宣笑纳的接待秀生生不息。

  惊人的接待成本

  据报载,中国行政成本高居世界第一。接待的成本,无疑从中分了一杯羹。

  饭桌上的费用像流水一般无法统计。在贵州,接待用酒上已经形成了“非茅台酒拿不出手,非茅台酒不喝”的潜规则。贵州省一个贫困县的负责人曾表示,当地一年至少要用一卡车茅台酒搞接待。有人算了一笔账,每个县按100箱茅台计算,以市价6000多元一箱,全省的招待费用光喝茅台一项,就在5000万元以上,这“还是非常保守的估计了”。

  为了敦促下边重视本部门安排布置的工作,有时本来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工作,现在动辄就组成一个个轰轰烈烈的检查组,连吃喝外带土特产,多少经费就这样流走。一些单位借检查之际,还向基层单位吃、拿、卡、要,这无疑还滋长了腐败的生长。

  接待中的纸张浪费情况也相当严重。重要检查讲究“规范化”,汇报材料用纸铅印,装订成册,一些赶制出的材料有一米多高。又有几个领导能从头到尾细细看完?检查一结束,成堆的材料只能当废纸卖。

  而从一般账目上看,是看不出接待的全部花费的。一位乡镇党委书记坦诚地告诉记者:“在决算报表上,我镇的接待费用是5万元,其实去年真正花费是16万元,而我们的全部财政收入才120万元”。

  一名多年在基层政府工作的工作人员公布了一笔接待一个20人的检查组一天的成本:汇报材料5元×60本=300元,台账资料费用3000元,就餐1000元/桌×4桌=4000元,礼品6000元……总计为22500元。

  作为付出这样接待成本的回馈,他表示,“考核结果99.9999%通过。”

  为了在考查中让上级领导看得“赏心悦目”,基层政府有时可以说是“不惜血本”。某地一乡镇在接待上级考查基层司法所场地建设的情况时,原本乡里是把司法所、综治办、维稳办几个职能相近的部门合在一起办公的,但为了达到考核标准,硬是又筹了几十万给基层司法盖了一栋独立的办公楼。

  据了解,目前接待的经费主要由乡镇自筹,上级财政没有专门的拨付。为了政绩和个人仕途,接待的“装点门面”费又不敢省,还得咬着牙打肿脸充胖子。而乡镇的财政情况本就很紧张,有的乡镇负债严重,这无疑更加加重了基层负担。

  形式主义的恶果

  如果说是为领导考察而修建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那也不算浪费。然而不少项目却是形式主义唱主调,劳民伤财,花钱不少,百姓却不买账,甚至会恶化干群关系。

  记者在调查中有乡镇反映,新农村建设中,上面要来检查新农村的厕所建成情况,要求家家要有冲水便盆。但建一个厕所要几千元,虽说有政府补贴,但农民也得自己出钱,有的还是新修了房子,又要重新改造格局,很多农民都不愿意。但上面要求的时间很紧,没办法,只能强制执行,本来是件好事,政府还贴了不少钱,却弄得怨声载道。

  在另一个乡,县委县政府下达了建沼气池的任务。但用沼气池节约能源的前提是农民必须养猪,才能提供沼气原料。而这个乡很多农民不养猪。上面要来检查落实情况,乡政府只好从财政经费中补贴修建了40多个。到现在,建成的池子全是摆设。

  “农民最讲实事求是,其实打心眼里看不惯乡镇干部的这种做法。”湘南某乡乡长说,“搞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最后受到伤害的都是群众,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威信。”

  在一些地区,部分基层官员的浮夸风愈演愈烈。上一任当政者争相在当政期间搞些“形象工程”作为升迁的本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谁不造假谁吃亏”的现实。而继任者面对烂摊子有苦难言,索性也只好变着花样搞“形象”政绩,结果为百姓所做的民生工程越来越少,基层政府的债台却越筑越高。

  在现实中,领导的愿望和百姓的需求有时会发生错位。在这两者发生冲突时,作为链条和纽带的基层政府往往将领导的愿望放在首位。接待中的形式主义,往往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甚至恶化,与执政为民的本义南辕北辙。

  形式主义的危害还在于,上级在基层官员的引导下,所见所闻并非实情。这样,当上级要对某个地区的发展做出规划和决策时,就有可能因了解的情况不真实,而造成决策的失误。一方面可能会给当地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另一方面,如果由此下达了不科学的指标,下级将更加变本加厉地造假,恶性循环就此产生。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基层 接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