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腐败警示录》专题报道之二
深圳大学多人被抓之后
■ 本刊记者 侯兆晓
五案六人涉嫌工程腐败
“深大出大事了,几个处长、院长被检察院带走两周了,学校陷入了半瘫痪状态。”2009年4月5日,记者的手机上显示了一则来自深圳大学的短消息。
深圳司法部门的信息证实,深圳大学有五案中的六人因为涉嫌工程腐败,已于今年清明节前被深圳市检察院批准逮捕,目前正在侦查当中。
由于尚未定案,一些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在谈论事件时闪烁其词。多名老师在私底下表示已经听到事件传闻,但并不清楚具体细节;也有人表示目前不想谈过多细节,对于具体什么时候逮捕以及逮捕什么样的人,都拒绝透露。
深圳司法部门的相关人士介绍说,能够进入检方批捕程序,说明已经掌握的事实足以相互印证,可以将涉案人送上法庭。
面对采访,四面环山、处地偏僻的湖北民族学院对自身案件开诚布公,而地处改革前沿的深圳大学校方却是噤若寒蝉。
深圳大学校长办公室的一位女士,以校长在开会为由,让记者找校纪委的刘书记了解情况。刘书记一双大手握起来很有力量,当听说是为“抓人案件”而来,没等记者落座,那双大手力道极大地匆忙把记者“送”了出来。
“我现在不便于回答什么,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此案中没有校级领导。”深圳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王红说。
而事实上,有关深圳大学“出事”的传闻,早在上月中下旬就已显端倪。
2009年3月25日,深圳教育系统2009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在当天的会议上,深圳市教育局局长张宝泉曾透露,深圳有一所大学多名员工涉嫌工程腐败而被检察机关带走接受调查。当时,他并未明确说是深圳哪一所高校。张宝泉当时还用这个例子告诫说,权力越大,越要谨慎用之。并要求教育系统工作人员不仅仅要对事业负责,还要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在“抓人事件”风传深圳大学的同时,深圳中院于2009年4月7日开庭审理的涉嫌集体贪污一案中,再次看到深圳大学员工的身影。
深圳中院开庭审理原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发展研究中心多名员工涉嫌集体贪污一案,该中心的七名员工和一名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主任涉嫌贪污了上百万元。
据检方指控,深大土木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庄焰,涉嫌与原深圳城市交通规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静康等多名官员联手,炮制虚假工程合同,将该中心的一百八十六万多元公款,转到深大,再由庄焰取出私分。其中,庄焰分得十六万二千多元。
教学秩序表面平静
深圳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猜测,深圳大学在2004年左右兴建了包括文科楼、理科楼等一批校园建筑,涉嫌腐败的人员出事可能与这批建筑有关,早在几年前就听说有人一直在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
早上8点多,绿阴蔽日的深圳大学内,一队队的学生三五成群地走向教学楼,丝毫看不出有传言中“瘫痪”的迹象。
每年的四月底、五月初,是学校老师比较忙的一段时间,学生们要在此期间忙于论文答辩。
在涉嫌“肇事”的文科楼里,等候论文答辩的学生们排起了长队。随机采访的学生均表示,知道此事,但是没有发现学校的运转出现什么异常。
尽管不少学生表示此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影响不大,但是还是有高年级的学生表示了担忧:“高校内的腐败其影响要比社会上的腐败恶劣得多,会直接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年轻学生们,会让他们不再相信老师所说的话,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学校、社会乃至人生产生失望感。”
“现在不少高校都出现过学生自杀的现象,究其原因多是失恋、学习压力大、就业压力大、性格扭曲、自卑封闭等。平日里,这些高高在上的为人师表者不断前‘腐’后继,会让那些本来就娇生惯养、心理脆弱的独生子女们心理负担更重,加重了其对人生的‘灰暗感’。”一位研究心理学的老师不无担心地说。
腐败源自权力部门失控
深圳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学校一些重要部门的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深圳大学曾有过40名教授竞争一名处长的热闹场面,就很能说明问题。
教师都想进入学校党政机关,都想当官,为什么?就是既拿行政津贴,又拿讲课津贴,谓之“双肩挑”。这与上级组织部门的选人用人的导向有一定关系。比如,提拔一个校级领导,上级组织部规定的条件就是必须是副教授以上、任处长(系主任)三年以上。
而实际情况是,提拔的基本上都是机关的处长,如组织部长、教务处长、人事处长、学生处长,都是很有权力的人物,鲜有系主任被直接提拔的。所以,系主任要想提拔,就必须削尖脑袋往重要处室钻。既有“油水”,又有提拔的可能,谁不钻谁是傻瓜。
高校机构无限膨胀,处级干部多如牛毛,有的高校处级干部居然占教职工总数的1/4。西北某省的一所地方高校,一个系(二级学院)的处级干部就有10人。
“此次事发,主要是因为权力垄断与失控,学校重要领导在一个岗位上任职时间过长。高校一般是松散型管理,只要不出大问题,学校、部门领导特别是教务处、基建处等重要岗位负责人员可长期在一个岗位任职,大事小事全是一个人说了算,客观上为滋生腐败提供了温床。此外,高等学校基建规模逐渐扩大,学校可调配的资源和资金使用数额明显增加,参与市场经济也越来越频繁。但是,学校内部却还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来保证资金的正确运作。”这位教授分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