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校自主招生公平公正性遭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3日14:03   CCTV《新闻会客厅》

  李小萌:其实自主招生的制度是为了保证高校能够选拔到适合自己的人才,我们也来回顾一下自主招生怎么样由来,不同的高校都有哪些不同的招生方法。 

  短片:解说:自2003年我国首次试行高校自主招生以来,我国目前已有76所高校试行了自主招生,这些试点高校可以自主制订选拔录取方案、自主选拔录取考生,而考生只要通过了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在高考录取中就可以享受二十到五十分左右的加分,部分表现特别突出的,还可以被破格录取。以最早实行自主招生的清华大学为例,清华大学就在去年对少年作家蒋方舟给予了加分60分的特别优惠政策。高校自主招生的招生对象面向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名列前茅、或者在文艺、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在考试项目上,通常增加面试等环节。以最早试行自主招生考试的北京大学为例,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注重时事热点以及学生的逻辑推理及分析能力,其“给流行歌曲挑语病”、“对对联”等考题一直在网络上广为传播。近年来,由于高校自主招生越来越受到考生的重视,在试行了六年之后,教育部在去年明确取消了原先对高校自主招生设定的百分之五的名额上限。而在选拔方案上,一些学校也在尝试取消自主招生中的笔试环节,改为直接参考考生的平时成绩和面试表现。不过,由于自主招生考试依然需要参照考生的高考成绩,也有不少高校建议,为了选拔特殊人才,自主招生的方式应该更加多元化,而不仅仅是让考生享受高考加分政策。而北京大学也在近日提出,明年将采取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方式来向高校推荐优秀学生。不过,尽管整个社会都在期待自主招生能够更加灵活和多元化,但许多人依然对高校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性存有质疑。 

  李小萌:说起高考,实在是太敏感了,特别是今年和高考舞弊案有关的几个案子当中,其中两件都是在招生环节出了问题,所以当北大说出要用校长实名制来推荐学生上北大之后,很多的疑问和质疑声可想而知,我们先来看看有哪些疑问,在网上做了一个调查,有98%的网友都认为这个做法不可行,甚至还有人写了文章提出来,九问中学校长,我们看看都有哪些问题。校长实名制推荐九问,我们一一做个回答好吗。在利益面前如何不搞权力寻租?你拿什么来辨别优秀的学生?你会为了政绩放弃推荐优秀的学生吗?如何来处理来自上一级的压力?你担保信用是否足以推荐学生?你是否认为校长推荐权力过大?农村学生被推荐的机率是不是很小?如果遭遇学生质疑,你该怎么做?如果推荐的学生遭质疑又如何面对?在利益面前如何不搞权力寻租,先问问叶校长。

  叶翠微:我觉得就我们作为一个校长的角度来讲,实名制对我们来讲,实际上是一种压力,是一种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说直接通过高考这个路径来走,对我们来讲是最安全的。现在我们要想的就是实名制的一种终极意义是什么,它的终极意义无非就是想在现有的高考体制下面,一部分优秀学生通过高分,他圆梦名校,还有一部分同学可能因为临场发挥失误,他也留下了很大的遗憾,我们现在要给高校提供的一个信息就是,可能有很多优秀学生可以走另外一条绿色通道,因此这个绿色通道的设计,我们向高校提供这样一个一线,就是学生的资质,当然在提供学生资质的时候,我想从我们来看,主要是要体现一个在学生当中有公认度,在家长当中有公认度,在老师当中有公认度,因此就我个人而言,特别是像我前面所讲的,推荐李昕欣同学,我没有想到过要所谓的权力寻租。

  李小萌:刘主任,虽然说叶校长是非常值得认可和尊重的,他的一直以来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爱都是您了解的,但是毕竟还有更多的校长您并不是很清楚,当校长手里面有这样一张王牌,可以直接把通往高校大门打开的这样一张王牌,怎么能避免学生或家长在三年当中来向他进行一些,做一些工作?

  刘明利:其实这个理念,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概念是不一样的范围,所谓提这个问题的概念就是说北京大学把很多的招生计划名额推荐到全国,让很多中学校长去推荐,实际上我们的计划或者是我们的初始想法是想少数的中学校长,我们可以辨别和认可的中学校长去推荐一些优秀的学生。另外一个,推荐的学生全国人数也很少的一小部分,就像刚才叶校长说的一样,我们高校的招生目前是坚持多元化的录取方针和政策,也希望在高考之外有更多的途径,有优秀的学生能通过更多的途径来进入到自己的理想院校,所以我们在推荐的时候是极少数的校长,极少数的学生,通过这种校长实名推荐的制度才能进入到我们的考察范围。

  李小萌:用这两个极少数就能够避免我刚才说的那种情况出现吗?

  刘明利:目前我不敢确定非要说肯定是能避免,但是我相信通过我们首先对中学校长的辨别,然后对所推荐学生的考察,然后再通过公示这种方式,接受社会媒体的监督。另外我们招生所有的过程是要经过北京大学招生纪检部门来全程监督、全程参与的一个过程,所以我相信我们这种考察方式肯定会避免我们所想象的那种各种不好的一种形式。

  李小萌:另外一层压力,可能是人们想象中,会来自于您的上级,比如说如果教育局的领导要求你推荐哪个学生的话你能拒绝吗?

  叶翠微:我在二中十多年了,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另外一点,假如说明年北大真正来推行这样一种制度,就我个人而言,我感觉到我更大要思考的,我怎样在这个过程当中赢得社会对我本人的更大的一种信任和尊重,我不会拿我自己的这样一种信誉和名誉来忽悠,我想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校长他都会有这份理智。另外一点就是校长实名推荐制,它是一个程序设计,不是简简单单就是签个名,或者说简简单单地要一个名额以后,就给他贴上标签,他是需要,假如由我来操作,我想从我学校层面里面,我一定要有,首先是学生要有一个公选制,然后在家长当中要有一个确认,然后我们老师要有一个再确认,然后我想还要有一个我人事代表,比如说来自高校,来自司法,来自媒体的朋友们对我们整个这个事情有一个跟踪或观察,甚至有一个判别。

  李小萌:这个推荐其实最重要的一个保证就是校长的名誉,但是其实现在并没有一个制度说,如果这个校长推荐了一个不该推荐的学生,他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他的违法违纪的成本并不高,目前来看。

  刘明利:他推荐的学生,首先你认为他推荐的学生是不好的学生,但推荐不好的学生我们就不可能通过,因为我们还有考察的一个程序和过程。

  李小萌:其实情况会很复杂,也许几个情况相当的学生,校长推荐了跟他关系好的学生。

  刘明利:这个情况,你说可能避免吗?也可能避免不了,如果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校长推荐,因为有徇私舞弊的情况,我们第一会取消学生的资格,第二,对中学校长的信誉制度,我们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给予通报,或者是我们直接就取消校长以后的推荐资格,对一个中学校长来讲,如果有这种惩罚,我相信他是非常会慎重自己的这种权力。

  李小萌:我们拿保送制度来看,因为保送制度实行之后,发现有一些中学并不是把自己的好学生推荐去保送,哪怕都不是把自己次好的学生推荐去保送,而是中流学生去保送,一个是这样可以增加进入重点高校的升学率,另外一个可能是有一个权力寻租的问题出现,同样,校长推荐制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吗?

  刘明利:刚才您说保送生从利益上来讲,中学从利益上来讲,它确实有这种趋利的这种现象,但是现在教育部要求,每所大学在招收保送生的时候是逢路必考,要通过考试再进入大学。

  李小萌:但是校长推荐这个制度有可能取消学生的这一道笔试关。

  刘明利:笔试关取消了,但是我们有一个考察,可能会考察他平时的中学的学习成绩。再一个,考察他所推荐学生的特长,到底什么特长,值不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去培养。另外一个,我们最后一关还要经过高考,我们的自主选拔录取不是说推荐完了直接进入北京大学,而是要通过高考,给予适当的降分来录取,我们最高的分数就是降三十分,在三十分之内的学生,我相信我们社会可以接受这样的学生,三十分之内的学生,应该说优秀程度相差无几。

  李小萌:刚才您也讲了会锁定特殊的一些少数的校长和少数的学校,这是不是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也挤压了普通中学考入北大的名额?

  刘明利:应该说不存在着挤压不挤压,应该说首先要认清形势,我们可能不会限制所有的中学校长申请推荐的权力,但是我们要考察他的教育理念,教育质量,但是我们要经过辨别。

  李小萌:刚才说的是对普通中学考入北大名额的挤压,还有就是对农村的生源的挤压的问题了。

  刘明利:应该说城乡学生之间的差别,从高考之外的各种招生方式,应该说城市学生更占优势一些,就是因为他受教育的条件不一样,不是因为他是农村学生还是因为城市学生我们就招或不招,而是因为他受教育的程度本来就不一样,我们从学校招生的角度来讲,要招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学生就要经过一个优秀的培养,培养出优秀学生,农村的中学当然肯定很清楚,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条件很差,尤其是课外的一些活动和课外的一些特长,得不到发挥,只能从书本上,学习书本上的知识,通过一个考试来体现自己的理想。所以我们希望所谓的农村的教育实验,希望来自更多方面的支持和关爱他们,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有条件地进入自己的理想大学。

  李小萌:虽然说从一个学校的角度考虑,招收好的学生是你们的追求,但从一个社会的角度来考虑,让更多的农村学生接受好的高等教育,也是整个对于社会来讲利益是符合的,这样做的话其实跟这个利益相对来讲是向背的。

  刘明利:我刚才讲到了,除了高考之外的任何一个方式,招生方式,都有利于条件比较好的中学的学生,无论我们目前招的保送生,如果你没有条件,不可能去参加全国的各种竞赛,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不可能参加考试,比如我们的自主选拔录取,同样也是牵扯到学生的信息了解和考试的整个过程的花费,再加上我们的特长生,比如特长生如果没有家庭条件,从小就不可能受到这方面的特长教育,怎么能招收这样的学生呢?所以是条件的限制,不是说我们招生的问题。如果说从学校社会责任上考虑,我们是希望更多的农村的学生能通过这种考试,通过高等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我们也是有一定限度,一定比例的人数来通过这种考试的方式进入大学。

  李小萌:虽然说校长实名制推荐,从国外很多高校来讲都是这样做的,但是现在如果真的明年北大这样做了,是不是就一定符合现阶段中国的社会的国情?

  刘明利:从目前社会上讨论的情况来看,可能对这种制度的实行还存在着很多怀疑的态度,但是这个事情如果说不做,等到什么时间可以做要不要提出来,什么时间提出来,这都需要一个开始,我想我们现在开始提出来,如果可行,我想我们会逐步地去完善和推行,如果不可行,我们也会在接受所有方面的监督的情况下,会有一个合理的解决。

  李小萌:像刚才我们讨论的这些问题,如果明年真的北大这样做了,会怎么样去规避?或者说你们设计的一个底线是什么?

  刘明利:我刚才讲了,我们所有设计的制度和程序是最重要的,制度和程序我们也是向社会公开的,如果社会可以认可我们招生的制度和程序,相信推荐最终选择的学生肯定是合理的,或者是我们认可的,所以我们在制度推出来之前,在暑期或者是开学前后我们会有专门的就此问题进行专门的研讨,和设定合理的招生制度和执行程序。

  李小萌:叶校长,其实现在校长实名制推荐只是一种尝试,您觉得这个新生事务可以对应试教育或者一考定终身这个现实改变多大呢?

  叶翠微:它至少是一种文明的现象或者说一个文明的符号,我想可能会通过这样一种新的招生制度的创新,来引领更多的同学,朝着怎样使自己更为全面,更为优秀,给为卓越,按照这个路径上走。如果作为校长的推荐,我肯定是要推最优秀的,我肯定是要通过作为我诚信担保以后,这样的学生,能够经得起北大专家委员会的评审,因此在这个背景下面,我觉得从一个校长的角度来讲,就是要肯定慎之又慎。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北大 自主招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