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还原水价成本真相 运营成本增加系涨价主因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0日11:02  南方周末

  谁该为水价上涨负责

    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水价上涨,引来多方争议与声讨。一般来说在垄断领域引入市场竞争,往往能为消费者带来更低廉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而中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却陷入“越市场化,价越涨”的怪圈。

  在有关专家看来,一些政府部门在改革中放弃公共投入之责,卖掉水厂甩包袱,并以上涨水价来满足投资者的逐利冲动。这涉及的问题,其实是政府在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之后,公共财政如何投入?政府如何继续履行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责任?

  和许多“中国特色”的改革一样,中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一路疾行之后,到了需要正本清源的时刻。

  杨箕村是广州五羊新城附近的典型城中村。郑女士在里面住了多年,靠在外面摆摊卖衣服为生,每天早出晚归。最近她多了件事,教她从大学回家过暑假的儿子节约用水。

  郑女士发现,她儿子在学校里“公共用水没人管,大手大脚惯了”,回到家水龙头一开便开到最大。这样的坏习惯都要郑女士费力去纠正。她有些担心,这个月家中用水要翻几番,“得过8吨了”。

  在这个闷热的城中村,报纸上关于水价上涨的争议,搅动着居民们的神经。郑女士平常用水很节约——淘米水留着洗菜,洗菜水用来拖地,拖地水用来冲厕所。每天出门,都要将水龙头关好才走。

  无论如何节约,他们可能面临水价上涨的局面。根据各种公开报道,中国的水价“长期低迷”,因为“水资源日益紧缺”或者为了要推动“节约用水”,水价上涨是“大势所趋”。

  长期以来,水、电、燃气被城市居民们视为市政公用事业。当“成本”、“涨价”等字眼轮番在报纸上出现的时候,令人恍然觉得这些公用事业,这些居民每日不能缺的需求,越来越像市场上可以随意涨跌的商品。

  这一变化,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公用事业改革。新世纪里,这一改革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大大提速,许多城市市政设施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被外资和内资企业购买或者持股。

  改革的方向似曾相识——很少人能真正理解“特许经营”的含义,但对于公共事业的“市场化”真实逻辑和后果,却并不陌生。这些年来政府出让土地,房地产市场火爆,房价节节高。前些年,教育、医疗“市场化”、“产业化”,又导致各项收费飞涨,百姓苦不堪言。

  居民们对于水价的上涨隐含着复杂的担忧:水价上涨推升了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他们担心在不久的将来,包括水在内的各类生活必需品和商品的价格,会持续上涨,从而使他们手中的货币迅速贬值。

  于是在这一轮水价的讨论中,涨与不涨的理由被反复拷问,外资控制中国大城市水务市场的质疑也被提起。而真正的问题是,为何政府财政收入连年增长,市政公用事业涨价的后果却必须由居民承担?公用事业改革之后,政府公共财政的职能如何体现?

  水价成本真相

  坊间关于水价的争论,集中在涨价的理由上。上涨者提出,水价上涨是为了节约资源,因为水资源紧缺会导致水价不断上涨,净水成本上升、电价上升等等。

  对此,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工作的中国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专家、《公权市场》一书的作者徐宗威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认为,应将水价细细分解,才能辨析上涨的理由。

  徐宗威把目前水价的构成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源水价格,约占价格的20%;二是运营成本,约占价格的70%;三是税费,约占10%。而涨价的理由,主要集中在源水价格和运营成本上。

  “源水占水价的20%,就基本上体现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尊重。”徐宗威说,因为居民的用水需求是刚性的,作为基本生活用水,“不会因为你调高水价了,生活用水量就大幅下降了。”他说。

  广州杨箕村的郑女士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达了相近观点:“我做的是小本生意,知道什么都是日积月累的。家里用水都是生活、生存的基本需要,没什么浪费的地方,省也没地方省的。”

  她认为:“为了节约用水而涨的水费,不应该算到我们的头上。”

  运营成本中,徐宗威认为大体分为四块。一是净水成本。由于国家对水质的要求提高了,过去对水质要求符合35项化验指标,现在提高到106项指标。这个方面的成本会增加,大家公认是合理的。

  第二块是收费成本,包括城市供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等。这些管网的建设投资规模巨大,如果掺到价格里去,会对供水价格提升形成巨大压力。

  “就全国来讲,各地情况不一样,有的掺进去了,有的没掺。现在供水管网建设有国家财政投资的,也有开发商投资的,也有供水企业投资的。相对来说,国家投资的比例比较高。”“供水管网投资的回收和投资效益的实现,是要通过供水价格来实现,还是要通过公共财政转移支付来实现,这是一个根本原则问题。”徐宗威说。

  第三块是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本应越来越低,但一些企业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可能管理成本较高。这里面还包括城市公益性用水支出,例如公共绿地浇灌等。近年来城市扩张迅速,如果从这个角度看,管理成本会是增加了。但增加的成本能否由居民支付,是个问题。

  最后一块是收益成本。徐宗威认为,供水企业可能普遍觉得收益成本低。但他认为,这个收益水平应该大体上保持在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之下,这个平均水平就在8%左右。

  目前供水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到底如何?各方说法不同。北京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称,他跑了十来个省会城市的自来水公司,发现他们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赢利状况好的,账面也没有超过5000万元。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博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来水公司1995年就开始全行业亏损了。1998年后提了价,现在不能说是都亏损。在他研究范围内的三千多家自来水公司,基本维持在微利或者持平的状况。

  对于供水企业应该获得何种利润,徐宗威认为,过去用“保本微利”不科学,“从公共产品生产来讲,基本的标准应该是收支平衡”——这里面已经包括企业应得的社会平均利润之下的合理利润。他认为,企业的收益部分,“我觉得不能再提高了”。

  水务企业生存状态

  但对于供水企业来说,无论保本微利还是收支平衡,企业都是存在涨价冲动的。

  水务企业要上交税费。根据徐宗威的分析,水价中有10%是各种税费。“和普通企业一样,水务企业的所得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通通要交。”他认为这个需要研究——作为一个公益性的企业,这些税费交了,无非又增加到水费成本里去了。

  此外,企业要承担一些地方政府的“乱摊派”。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说,由于自来水公司改革是政府改革里最晚的,存在“锅底效应”现象。他介绍:“政府一些特殊的工作摊派,因为公司都改完了,就都摊给剩下的那几个国有企业。一些地方自来水公司背了较重包袱,包括大量人员安置、各种社会义务。”

  这还不包括政府拖欠企业的各种欠款。徐宗威曾和一家水务公司的老总聊天,这位老总诉苦称,他的公司被政府拖欠几千万元水费,一拖半年。

  但即便如此,在中国城市水务改革的盛宴中,中外企业仍然纷至沓来,以高出转让价数倍的价格承接了各地市政公用事业的股份和经营权。徐宗威分析了这类投资的原因:

  “企业获得市政公用事业经营权之后,一个城市就一套管网,几个自来水厂,在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投资经营有基本保障。同时,公共产品有公益性,其消费群体是稳定的——百姓天天要吃水,所以投资回报是稳定的。此外,企业一旦经营出现风险,政府肯定会出手相救,相当于有政治保障。”“供水企业通过对拥有公共产品的特许经营权,能获得高额的、或者是垄断的利润。”

  这一垄断市场吸引了诸多内外企业进军。2007年,法国威立雅水务公司以高出转让价3.48倍的17亿元,拿到兰州市供水集团45%的股权和30年的经营权。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政府转让价为7.6亿元,威立雅公司却甩出20亿元,拿到50年特许经营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南方周末

更多关于 水价 上涨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