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前瞻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图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7日12:22  瞭望

  经验二,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政体和政党制度。

  作为我国政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便利的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民主,就必须坚持这些基本政治制度,不能简单照抄照搬西方的政体模式。

  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政治”是他们的历史、文化和国情的产物,与中国国情有着区别。如果简单地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实行立法、行政、司法平行设置,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政体就会改变,人民权力高于一切就会发生变化。我国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结果,也是当代中国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有着自己特有的优势,应当在实践中坚持和完善,而不能简单地仿效西方的多党制。其实,即使是在西方国家,由于国情不同,政体和政党制度的形式也是不同的。如“三权分立”只是在美国较为典型,而其他国家并非都是美国式的“三权分立”。所以,在中国发展民主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体和政党制度。

  经验三,寻找适合自己国情的民主发展目标模式和实现道路。

  在当代中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经济结构不完善程度的制约,民主的发展进程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首先,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高,不可避免地制约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水平和民主素质以及民主运行机制的完善程度。其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可能一下子就成熟和完善起来。由于现阶段市场经济的不发达和不完善,影响着社会成员民主意识的增强和民主机制的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只能从国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中国民主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制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模式,从实际出发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开拓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道路。

  经验四,实事求是地吸收西方民主的合理做法。

  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民主作为一种与封建专制相对立的政治制度,具有一些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共同具有的。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一般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同在经济上应当学习资本主义某些合理经验一样,在政治上也应当学习资本主义民主中某些具有全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从政体的层面看,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议会民主在性质、内容上有很大不同,但它们都是代议制却是相同的,因而,代议制中的某些做法是可以互相借鉴的。譬如选举制度中某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权力设置和权力监督中的某些有益成果。从民主的运行机制和操作程序上看,共性就更多了。资本主义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一整套现代民主运行机制和操作程序,其中有许多人类文明共同成果。譬如法治的原则及其成果、新闻监督的某些形式,有许多是值得参考和借鉴的。

  经验五,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基础,始终注意维护政治稳定。

  我国新时期的改革实践昭示,要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全面改革,必须遵循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规律,先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有大的突破,再不失时机地展开政治体制改革;在进行各项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必须继续加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并使之与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创造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发展民主过程中应当注意维护稳定。一般地说,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最终有利于社会稳定。但是,民主作为政治上层建筑,它总是涉及一些敏感的问题。如果在推进民主的过程中操作不慎,就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这是因为:一是新旧政治体制转换时期的矛盾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二是政治参与过当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政治参与的扩大,而政治参与不适当也会引发不稳定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极其广泛的社会动员过程,它把亿万人民群众引导到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来。在这场变革中,社会成员有着自己不同的利益要求,但是,人们的利益要求不可能都得到实现,于是就产生了社会挫折感,形成人们的政治参与要求。譬如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作补充的分配制度相联系的经济多样化,必然产生政治上的多元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还没有高度发展,政治组织系统和政治沟通渠道还不可能十分完善情况下。不良的政治要求就容易引发政治动乱,影响社会的稳定。

  发展民主的过程容易引发某些不稳定因素,易陷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不稳定”的两难境地。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既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又要实事求是,谨慎从事,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进行。

  前瞻政治体制改革图景

  展望今后十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将会有一个较大的进展。

  图景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将进一步适应民主法治的要求。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关键在于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今后十多年,按照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目标和原则,经过持续探索和努力,党同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执行机关之间的关系将进一步理顺,党的政治领导将会上升到新的水平,党的执政方式将会更加科学、合理。

  图景二:社会主义民主将不断扩大。

  未来十年,通过一连串的政治体制改革,将充分实现十七大提出的“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目标。

  首先,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将会进一步完善。通过改革,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根本体现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能够发挥作用,其选举制度将逐渐完备,人民的选举权利能够得到切实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将会不断加强,真正做到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职能,增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权威。立法和监督工作将会不断强化。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渠道将会不断扩大,并且从制度上切实加以保证。政治协商的范围、内容、方式切实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真正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的全过程。民主监督长效机制将不断建立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将会实现长足发展。农村的村民自治、城市的社区自治和企业职工的民主管理日趋多样、丰富多彩,基层民主能够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律化的轨道上健康顺利发展。

  其次,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将会更加丰富、政治沟通渠道不断拓宽。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党和人民能够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民主形式,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实现。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新进展,不断探索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新途径新形式,从制度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政治参与要求。政治参与渠道不断拓宽,各种社会组织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将会积极有序地发挥重要作用。

  图景三:党内民主将会不断扩大。

  在未来十年中,党内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将会上升到新的水平。党内民主政治生活公开化、透明化将进一步增强,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权利和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和保障。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员大会制度、党代表常任制和党委会制度将会在实践中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范化、程序化、可操作化的具体运作机制。党内民主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切入点能够真正得到体现,从而有力地推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民主建设。□(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教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中国 民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