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港黑社会百年风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31日11:42  南都周刊
香港黑社会百年风云
反映香港“和字系”黑帮权力斗争的电影《黑社会之以和为贵》剧照。

  算起来,香港的黑社会发展史至少也有100年了,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开埠初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香港现代法治建设的进步和回归祖国日期的迫近,众多原来的帮派纷纷洗白,竭力在一些合法业务和近乎合法业务中确立垄断权。

  南都周刊记者·沈汀 陈榆木 综合报道

  开埠时期

  在香港,人们通常把黑社会组织统称为“三合会”,因为香港的黑社会大都发源于三合会。但各个帮派的宗旨各不相同。三合会,以前叫做洪门三合会,据说是1760年在中国成立的著名反清复明组织天地会在广东地区的一个分支。洪门子弟在1911年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中作过贡献,近代三合会由于再没有崇高的政治理想维系,已逐渐演变成从事非法活动的集团,以牟取金钱利益。而三合会的英文名“Triad”,是由在香港的英国当局根据其名称和旗帜命名的。

  19世纪中期是香港黑帮的孕育时期,当时香港开埠,西环和上环一带多为码头,搬运工云集,都是些四肢发达的健硕男子,经常为争夺活计而械斗,打着打着就打出了帮派。有的是老乡会,有的是同业行会。今天不少还活跃在香港社会的帮派,可以追溯到香港开埠时期。

  颇有影响的“和字系”帮会,成立于1846年。当时,部分洪门散兵游勇常聚集在香港中环的和记客栈,便以“和“字为记,组成帮会。此后广招社会闲散入会。

  1909年,香港“义勇堂”堂主黑骨仁为了调和各个帮派之间的矛盾,出面召集了香港的第一次“洪门大会”,后决定在各堂口前加上一个“和”字,表示各帮派之间应“以和为贵”,这样形成了既相互独立又联合的“和”字派三合会组织。杜琪峰电影《黑社会之以和为贵》开头描述的正是这个故事,尤勇扮演的角色作了如下的表白:小弟黑骨仁,隶属洪门天宝山碧血堂,司职红旗五哥。今日有幸结交各位大哥,斗胆提点意见。我们既然是背井离乡,到这里来无非是求一个财字,所以应该和平相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万一发生了摩擦,也应该以谈判的方式解决,非万不得已,不得诉诸武力;即使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也需指定时日,一决雌雄。无论胜负,绝对不要惊动官府。小弟建议大家跟随洪门的规矩和仪式,让每一个堂口的会员都有所依循,不再是乌合之众。既是洪门兄弟,应该以和为贵。我们应该在每个堂口的名称上,都加上一个和字。

  1866年,说福佬话的潮汕人成立了“万安帮”,1919年,“万安帮”内部分裂,部分成员自组“义安帮”,1921年以“义安工商总会”的名义向香港华民政务司署注册。

  “和”字头帮会有30多个堂口,活动范围包括整个港九地区。其中,以“和安乐”、“和胜和”、“和合桃”最为活跃。“和安乐”是“和”字派的第一大帮,它的前身是“安乐堂”,早期成员多数为茶楼酒馆、熟食摊档的从业人员。因其总部曾设在九龙安乐汽水厂,又被称为“水房”或“汽水房”。“和合桃”,原称“和合图”,成立于1886年,是香港现有的最老牌的三合会组织之一。

  当时的香港警力单薄,对这些帮派争斗不闻不问,除非是打出人命。成龙的电影《A计划》和《A计划续集》中,对那个时期的香港警察队伍有过负面的描述。

  二十世纪中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取缔所有“会道门”,孤悬海外的香港成了三合会成员理想的外迁目的地。如“洪门忠义会”是1949年后才进入香港的。1949年10月,解放军占领广州,会中兄弟拒绝武装抵抗,会首葛肇煌潜入香港重组“洪门忠义会”。为掩人耳目,他以原会址西关宝华路14号为名,自称“14号”。以“洪发山、忠义堂、珠江水、白云香”作山头诀,将洪门原宗旨“反清复明”改为“反共复国”,其支派直接以蒋介石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个字“堆”进行活动。之后,“14号”又被称为“14K”。

  已在香港落地生根的一些帮派经过百年发展,也出现了分化组合。“和胜和”是在1930年从“和合图”中分离出来的,是“和”字派中仅次于“和安乐”的第二大帮。1947年,“义安工商总会”因为从事黑社会活动,被港英当局取消了社团注册,国名党将领出身的“龙头”向前,将组织改名为新安公司及其分支“永安公司”,这就是今天的 “新义安”。

  和字系、14K、新义安是香港最有势力的“社团”。

  1956年香港发生“九龙暴动”,14K等社团成员参与了搜掠和抢夺。暴乱之后,警方对三合会组织打击逐渐加大,各帮派活动明显收敛。但三合会问题在60年代到70年代又变得严重起来。主要是警匪勾结,三合会组织控制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如果发生拐骗等事件,警方会召集各个帮派头目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警方也会协同地方帮派头目来控制地盘。到了1974年,由于廉政公署的建立,警方的腐败活动得到抑制,很多帮派才转为地下交易。

  1940年,一个年仅20岁,带着潮汕口音的内地新移民走进香港警察招募处,成为香港警队的一分子。数十年后,他的职位仅次于英籍总警司,成为那个香港警黑勾结时代的代表。以他当时的身价,足以收购大半个九龙。他的名字叫吕乐。

  1991年,一部以他的传奇经历为蓝本的电影《五亿探长—雷洛传》上映,成为90年代香港电影的扛鼎之作。《雷洛传》的制片之一向华强是吕乐的同乡,并且还有点亲戚关系。据说这也是吕乐最终同意永盛公司拍摄他个人传记的原因。今年香港导演王晶拍摄的《金钱帝国》,也是以吕乐故事为蓝本。

  与《雷洛传》同年上映的还有《跛豪》。1962年,中国大饥荒催生了最大的一次移民潮,在浩浩荡荡的偷渡大军中,有一名日后声名显赫的年轻人叫吴锡豪。到香港之后,他投身于当时很受欢迎的民间博彩业——字花。所谓字花,其实是一种不太公正的彩票。吴锡豪的字花生意在与强大对手马氏兄弟的竞争中江河日下,对金钱的渴求让他不得不投身于一个更刺激的事业当中—跳灰,即为贩毒。

  许多评论人士都称:香港黑帮电影中最具史诗相的莫过于《跛豪》,导演潘文杰以扎实的叙事风格拍出了这部具有传记性质的影片,影片再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社会的风貌。

  80年代后

  “14K”从80年代起,江湖地位便不断受到挑战。“新义安”、“和胜和”等新势力人马倍增,在各区与14K发生磨擦。据香港警方估计,目前14K会众介乎12万至20万人,共36“堆”,分布港九各地。但大部分“堆”其实都已老化式微,名存实亡。在江湖上仍然活跃及拥有一定实力的,就只有6个字堆。

  新义安发展迅猛,成为三合会中的“寡头”,并在1980、1990年代控制了香港的电影业。不过近年来由于两岸反黑组织的联合打击,三合会组织的活动范围被急剧缩小,因此赚钱也不再容易,这样各帮派头目的争夺斗争就不像以前那样激烈。

  香港黑社会各帮派经营的行当,大都是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既有较固定的地盘和区域,又进行行业垄断。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高科技的推广应用以及警方“扫黑”力度加大,各帮派不仅在经营范围上不断扩大,而且经营方式、方法也不断更新变化,更加隐蔽、智能和现代化。

  黑社会各帮派主要垄断着卖淫和色情电影、录影带、影碟及刊物等。大多数低级夜总会、按摩院、一凤楼、桑纳浴以及提供卖淫场所的公寓和俗称的“鱼蛋档”等色情场所,都被帮会所控制,但提供资金及组织者,常以几个中间人来掩饰身份,很难查证背后主谋。

  各帮派也都参与贩毒,并且以此作为帮会收入的重要项目。其中既有国际贩毒也有街头贩毒。此外,帮会组织涉及犯罪的敛财手段还有放高利贷、走私、诈骗、赌博以及收保护费等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随着香港现代法治建设的进步和回归祖国日期的迫近,众多帮派组织纷纷用聚敛的金钱收购合法企业以及投资各类生意业务,并竭力在一些合法业务和近乎合法业务中确立垄断权。当然,一些新集团要在一些新行业中取得垄断权,不仅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还常伴有一连串的帮派火并。

  建筑装修业、运输业、饮食业和娱乐业都是他们乐于从事的行业。其中最为大陆人熟悉的,可能就是与新义安社团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向氏兄弟了,向氏旗下的永盛、中国星、一百年等电影制作公司,曾出品过多部为大陆观众熟知的电影。在《赌神》系列和《赌侠》中饰演的高手“龙五”的,就是永盛老板向华强。

  这也应该是香港三合会成功上岸的典型—在一个民主开放的社会里,秘密的民间结社能发挥的作用和获得的利益越来越少了。香港归回后,香港黑帮题材的电影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电影中的大佬,想洗白上岸了,如刘德华、张学友主演的《江湖》。有意思的是,这部在意识形态上小心翼翼、企图进军内地市场的影片,最后却未能在内地上映。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黑社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