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视前副台长陈汉元:一只电视界的牛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8日15:28  南都周刊
央视前副台长陈汉元:一只电视界的牛虻
  电视业内很多朋友对陈汉元的印象是:善良谦和,才情张扬。电视连续剧《雷雨》中蔡琴唱的那首细腻缱绻的主题歌,歌词就出自他手。

  耄耋之年,这位央视前副台长突然老夫聊发少年狂,批评电视界内种种“怪现状”,言辞激烈,无所顾忌。有人惊愕地发现了一只电视界的“牛虻”,有人目睹了他在公共领域的“复活”—但只有很少人说:陈汉元一直就是陈汉元。

  南都周刊记者·张守刚 北京报道 摄影·于东东

  他走进来的时候,左手提着皮包,右手拄着一把黑色的长伞。深色西裤,白色衬衫,银灰色的头发一丝不苟地往后梳着,仿佛从影视剧里走出的一位清俊儒雅的长者。

  央视“影视之家”的这家咖啡厅,竟然没有任何热饮,陈汉元让服务员倒了一杯白开水,然后不紧不慢地跟我聊起来。他显然对这里很熟悉—白开水与黄褐色的老式桌椅,也许20多年来就不曾变过。

  陈汉元身体不大好,5年前得了帕金森症。他自称离老年痴呆越来越近,“经常会说些痴话,糊涂的话”。

  近来,他的“糊涂话”又多了起来。“中国电视缺少真正的新闻”;“央视再不改,就该关门了”;评价老搭档赵忠祥:“怎么找这么一个老头来主持如此时尚的综艺节目....。.这样请他去是出他洋相”。

  这些话,在网络上传开后,很多电视圈外的人被这些“出位”的话所吸引,有人惊愕地发现了一只电视界的“牛虻”,有人目睹了陈汉元在公共领域的“复活”—而熟悉的他人说:陈汉元一直就是陈汉元。

  纪录片界的“老爷子”

  几年前,我在北京一次DV大赛颁奖仪式上第一次见到他。他默默地坐在会场,凝视着眼前众多年轻的面孔,没有很多话,似乎在估测这个“人人纪录”的时代。

  后来,他在一次演讲中谈了对DV的看法。“那么多人对同一个事件进行记录,应该是比较真实和可靠的。”他话音一转,“现在的纪录片,相当多是虚构的,是虚假的。这给后人留下了麻烦,后人要花很大力气、投入大量资金来进行甄别。”

  这个看法,从他口中说出实在石破天惊。陈汉元在中国电视纪录片界是什么地位?那是“老爷子”—50多岁开始,很多人就如此称呼他了。

  1995年,在读研究生的石屹要做一篇论文,先后采访了20多位国内纪录片界的人士。这些人告诉她:“你一定要找陈汉元,要不你说不清楚。”

  现在已是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的石屹说,虽然陈汉元近期发表的一些言论引起诸多争议,但陈汉元的真正价值并不在此。“他好像是为电视而生,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改变了中国电视节目的样式。”

  这种改变首先是在纪录片领域。1980年4月,中央电视台和日本佐田雅仁企画决定合拍电视纪录片,几番周折之后,总撰稿的任务落到了陈汉元头上,制作出了后来轰动一时的《话说长江》。在这之前,他的《收租院》、《下课之后》、《雕塑家刘焕章》等作品已大获成功,他也升任中央电视台总编室主任。

  制作《话说长江》之前,陈汉元提出一个有点“怪异”的要求:所有参与制作的、写稿的人员,一律不许用“爱国”和“爱国主义”这几个词,但是要让观众看了之后,还要觉得这个片子真的是爱国主义教科书。

  《话说长江》播出之后,轰动一时。除了摒弃老套的说教式语言,这部纪录片做到了很多个“第一”。纪录片首次有了主持人,陈汉元找来满头银发的话剧演员陈铎坐在镜头前,“显得有分量”;每周日晚的黄金时间播出,结尾使用“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评书式悬念,让观众看得欲罢不能。

  你很难想象节目有多火—《话说长江》,以及之后的续篇《话说运河》,两者的收视率都曾达到30%,即便近年荧屏最火的《士兵突击》、《潜伏》等电视剧,也难望其项背。

  1988年,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开拍,当时已成为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的陈汉元出任制片人。他在央视首次以招标的模式,选出了总编导刘效礼。他给刘效礼的两点意见,再次推动了电视的变革:一是多拍长镜头,保证画面真实,二是大量运用同期声,“镜头盖一摘下来,话筒就要同步打开”。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纪录片就是陈汉元的“萧何”。

  1988年,那部探讨东西方不同文明的政论风格的纪录片播出后,引起轩然大波。当时陈汉元正是这部片子的总策划。不久,片子的主题遭到了激烈批评,“这部片子引起轰动时我没说跟它没关系;所以,遭受批评了,我也不能说我跟它没关系”。因此,陈汉元也被调到中央党校学习。学习结束后,他的副台长职务被免去。

  丢官之后

  丢官了。有人问他感想如何?

  他回答得很诙谐:“别人是党校学习后一般都升了官,我是提高了觉悟,免去了职务。很有意思。”央视随后对陈汉元的任命,出人意料:梅地亚宾馆的中方经理。有人提议陈汉元做董事长,陈汉元开玩笑地反问,我因为不“懂事”才被免去,现在又做董事长?

  他真的没去,不是抗命,而是再次被火线“重用”。中宣部借调他去做总撰稿,编一些鸦片战争、九一八事变等为主题的教育片。“台里觉得挺奇怪,这个人政治上不成熟,思想上有问题,才被免了,怎么又去做党内教育片的总撰稿?”

  有人曾经说,陈汉元如果不当领导,专门去搞创作一定会很有成就;反过来呢,如果不搞杂七杂八的,专门当领导一定也会很好。这种人生角色的穿插与错位,贯穿陈汉元的始终:他电视生涯的下一个角色,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

  由于正职长期生病,陈汉元成了中心的实际负责人。他策划的电视剧推出后接连打响,如《北京人在纽约》、《九一八大案纪实》,还有轰动一时的反腐电视剧《苍天在上》。对电视剧,他觉得“好看”才是硬道理:“你花2000万拍了一部连续剧,没人爱看,应该把你关到监狱里去!”

  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拍《苍天在上》,因为这是国内第一部反腐败题材的连续剧,还是“雷区”。没有开拍,举报信就来了。

  举报信转到了陈汉元手上,他将信放在抽屉的最上面,每天拿出来看。最后,他咬咬牙说:“还是要拍。我们小心一点,如履薄冰,重心靠后。实在不行了,就把那腿缩回来。”

  剧本改了九稿,他开始找演员,最初找到陈道明。当时陈道明也是电视剧制作中心的演员,陈汉元对他说,小兄弟,你得给大哥帮个忙,上面把我派到这来,是要拍像样的电视剧。现在,我觉得这部剧挺像样的,你得当主角。

  陈道明说,那得看看本子。看了一半,陈道明就说,老大,我演不了。陈汉元问为什么?陈道明说,剧本里的反面角色,级别能不能降低?像省委常委、副省级干部,能不能降到乡一级,换成乡镇企业的总经理什么的?

  陈汉元又问为什么?陈道明回答,我的艺术生命很有限,如果花了半年或者三个月,拍完了就被毙了。何苦呢?陈汉元一想也对,尽管陈道明是自己的下级,也不能强迫他。

  编剧陆天明回忆,几个部门当时对《苍天在上》的审查意见高度一致:是个好本子。但问题也多,比如:市委书记怎么可以伪造现场?一号人物怎么没有好的结局?甚至“苍天在上”的剧名也惹来争议—有领导就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你却呼唤苍天,你想干嘛?”

  《苍天在上》播出后,收视率高达39%,几乎与《新闻联播》的收视率一样。据当年的报道,紧凑的剧情让人们看得简直喘不过气来,当时在公交车上、办公室、商店里,人们每天都在谈论这个剧。北京电影学院一个老教授说,《苍天在上》有鲁迅遗风。

  奇怪的是,飞天奖评奖时,《苍天在上》只得了三等奖,制作组很不满意。陈汉元却觉得,得了一等奖当然很好。但如果一部影响力这么大的作品,只得了三等奖,不是更有意思吗?

  导演没去领奖,觉得“有意思”的陈汉元,索性自己去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央视 陈汉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