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怀念丽江的古朴往往也意味着闭塞和贫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30日15:30  南方人物周刊

  寨子的对面是阿丹开的一家乡村酒吧,在里面可以喝酥油茶,吃纳西烤肉和土鸡火锅,那时正是下午时分,两层楼的酒吧里只有两个背包族打扮的顾客。酒吧内的吧椅是用马鞍做成的,吧台上放着两大缸自酿的葡萄酒,让人有步入美国西部酒吧的感觉。

  嫌这还不够,阿丹决定带我们到一个更“神仙“的地方。

  神农寨就在拉什海旁一个叫打渔村的地方,安静至极,以前是民居,阿丹买了下来,用7个月的时间改造成了一栋纳西风格的三层楼四合院。站在二楼的阳台上,望着眼前的湿地,几艘独木舟停留在岸边,湖面上不时飞过一群群的大鸟,据说多时可达上百,而一年至少有上万只鸟儿来这里过冬。陈升曾带着乐队在这里为阿丹的生日足足唱了5个小时的歌,这里才是阿丹真正的家。一个下午辗转四处,这时他才放松下来,躺在椅子上开始聊天。

  “在都市里过生活的人是最可怜的,那里除了害虫之外就是人,都市是一种掠夺资源的癌细胞。”阿丹愤愤地说道。而任何从现代文明中来到丽江的人反观自己的居住环境,都有过类似的感觉。

  1922年5月9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特约撰搞人约瑟夫·洛克第一次看见了玉龙雪山,那时他还是一个徒有科学头脑却枯燥乏味的家伙,一个测量员和标本收集员,读他耗费20多年光阴写就的《中国古纳西王国》,里面只有死板的科学数据,可最终,洛克还是被另一个丽江所征服,用诗人于坚的话说:

  “那是一个遍布神灵的土地,河流有河流的神,山有山的神、水洼有水洼的神,一棵树有一棵树的神……万物有灵,与人共享大地,人们从未想到要测量考察这大地,把它条分缕析,分成不同的块、类、目……大地就是大地、一个混沌,只有神是管辖一切的。”

  虽然洛克最后一人独自死在了夏威夷,可他仍然像诗人那样梦想,梦想“躺在玉龙雪山的杜鹃花丛中”死去。

  在丽江住久之后,阿丹非常崇尚自然随意的生活。阿丹的老婆是台湾的原住民,两个女儿已上小学。当看到女儿每天8点多还在上晚自习的时候,他觉得那一点也不快乐,于是就把女儿接回家里,在网上招聘了一个老师,一个很想来丽江的、懂得画画和钢琴的师范大学毕业生做家教。不上课的时候,阿丹就让两个女儿去骑马和在田野里抓鱼抓虫,他觉得自己在丽江最大的收获就是赚到了两个女儿的童年,而等她们长到18岁,也不用上大学,他就带他们去环球旅行。

  撒点野

  后盾以前是公司里的白领,由于做项目的关系来到了丽江,从此6年没有离开过。他的牙因为天天抽烟喝酒,已经坏得差不多了,最近正要去拔掉几颗。

  现在他因为工作关系居住在昆明,告别了丽江的夜夜笙歌。睡到自然醒的生活才过几个月,他开始不习惯,竟然觉得昆明的节奏太快。这些老丽江根本不会去古城里的酒吧街,那些地方是给准游客准备的,而在丽江一些不为人知的角落的小酒吧,才是他们经常聚会的地方。

  上个月他参加了一个哈雷摩托的聚会,笨重的美国哈雷摩托需要有两年摩托车驾驶经验才能上路,而且事先还得经过练习,一旦摔倒,一个人根本扶不起来。他们一群人骑着摩托在丽江周围一顿飙车,途中还有几人实在开得太累了,后来只能委托别人把摩托车开回去。

  到了晚上,一帮爷们上衣一脱,露出各种各样的纹身,围着篝火又唱又跳,照他的话是:真他妈爽!而丽江这地人气足,几乎每天都有全国各地来的朋友找他喝酒,许多人都是刚过中年,钱也赚够了,开始玩票。他说在丽江,玩什么的人都有,他认识几个哥们甚至自己买了热气球玩,每年还相约去参加三亚的热气球节。

  纳西古乐

  宣科坐在自己庄园的会客厅里,嘴里含着过滤嘴偏长的上等云烟,白色的烟雾不断地从嘴和鼻子里流出,一开始说话总也离不开自己的本行。

  “我现在搞的这个纳西古乐原来是丧葬音乐……”接着又说道,“权威吗,听他们的话一样都不是,我就不听!”

  说话间,宣科的手机响起,电话那边自称是某家报纸,说要搞一个建国60周年的大型刊物,希望跟他商量些事情,不过很快就被宣科推掉了。

  “我是非常聪明的,一听就知道是要钱的。”

  一个半小时的采访里,宣科没有过多地谈及自己的纳西古乐,反而是几乎有一个小时都在放他指导的富民县小水井合唱团的演出录像。这个3.2平方公里的丘陵村庄,因为82年前一个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的院长与他们同住了9年,撒下了基督教的种子,于是那里的村民一开口唱就是非常纯正的德国美声,经过宣科的训练,这些平均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农村孩子表演的亨德尔的《弥赛亚》还进行了全国巡演。

  刚由政府组织过完80岁大寿的宣科说话发散性极强,拉都拉不回来。这个中国脱口秀的第一人曾在数年前宣告“丽江已死”,可同时他却是丽江旅游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有人笑称宣科是“出口转内销”的典型。他21年牢狱的传奇经历和基督教的背景深受外国人喜欢,外加一口标准的英语和中国人少有的外国幽默,在1995年国内的纳西古乐会举步维艰之时,首先带领乐团冲出了国门。第一次在英国的表演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人民日报》还撰文称正因纳西古乐为丽江“出土”的道教和唐宋音乐,中国古代史就不再是“无声的历史”。

  自此,古乐队慢慢地名声大振,表演门票也从当初的16块钱涨到了20块。2001年从欧洲16个国家巡演归来后,票价直接跳到100块,而现在则是160块,并成为了游客到丽江的必看项目。

  谈到古乐的传承问题,宣科说:“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品牌,丽江不会那么容易就把它丢掉,会紧紧抓住。”可外人都知道到时候品牌虽在,一段传奇却会永久地消失了。

  关于几年前与中央电视台面对面主持人的那些恩怨,宣科说王志调到丽江两个钟头以后,吃了午饭,被窝都没铺好,就立刻来到了庄园,提了4条中华香烟,并说,“我来当你的学生了,以前受了一些人的影响才做出那样的事,你也知道媒体就那样。”

  走出房间,宣科现在总占地86亩的庄园里养了两条藏獒,被关在大笼子里,见到生人后拼了命地咆哮着。院子的四周遍布着摄像头,后面还包括一片25亩的湖,可是却被大铁门挡在了外面,据说庄园旁边还驻扎着一个营的武警兵力。

  入夜,宣科的纳西古乐照常在古城上演,由于身体原因,现在主要的主持工作交给了两位女接班人,宣科只主持半个小时。她们分别毕业于云南大学英语系和中山大学生命科学系。虽然她们都能用流利的英语和中文极其认真地报幕,可跟宣科的脱口秀还是相差甚远。

  由于路上塞车,宣科迟到了好一阵,台上的他没有穿长袍马褂,还是下午的牛仔裤和毛衣,可是他的出现明显带动了场下的气氛,人们正襟危坐,许多人纷纷拿出了照相机。

  “1978年他们放我归山,我头也不回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教中学,一直到退休。我现在搞这种音乐十分困难,因为现在保存这种音乐的难度太大太大,流行音乐的力量太大太大,特别是周杰伦,周杰伦太厉害了。你看周杰伦一脸的凶相,一抬头一个那样的姿势,我觉得是不怀好意啊!要知道,我们这个音乐的价值就在于没有改变,其它中国音乐的价值都改变了。因为我一直在这里掌控着。This is the only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in China, not in Beijing,not in Xian, impossible, they change too fast。(这是你唯一能听见中国古典音乐的地方,不是在北京,不是在西安,不可能,那里变化太快了)。”

  台上的宣科说起话来像个任性的顽童,针砭时弊,意气风发,无所畏惧,台下的人笑成一片,掌声如雷,原先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

  接着是一首《山坡羊》,据说源自唐朝,于是隔着门口的两层帘子里奏响起古老的音乐,台上的老人们不动如山,肃穆的表情不容侵犯,这里仿佛是古城中的一座孤岛,任由外面街上行人的嘈杂声和酒吧的低音震动如潮水般慢慢地涌入。

  随着一声“老人”的叫喊,最后一支同名的曲子奏响,乐队头顶死去成员的黑白镶框照片安静地悬挂在梁上,几乎已经一字排满,再无处安放多余之物。

  从无改变

  8月份的《国家地理杂志》封面文章为《消逝的威尼斯》,这座水城如今不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更为可怕的是旅游的洪流。文章中描述的威尼斯正经受着过度商业化的冲击,当地历史悠久的店铺关门大吉,污染变得无法治理,狂欢节变成了疯狂的商业行动,这里已经变成了富人们的主题乐园,2007年城中居民数为6万,游客数则达到了2100万,而且城中的居民逐年减少,同样的状况也正发生在丽江。

  这些问题,世界上任何一个古城都会遇到。

  威尼斯也有过拯救计划,可每年20亿美元的旅游收入几乎是威尼斯经济的全部,于是那些限制游客或者对游客收税的政策几乎永远也没有出台的可能,就像丽江永远也不会那样做一样,因为旅游业的收入早已超过了财政总收入的一半,于是让古城恢复原貌已经是不可能的事。

  1949年前,在丽江待了9年时间的俄国人顾彼得曾这样描述纳西人的生活:“看哪,顺着山坡健步而下的是那些鹤发童颜的美髯公。他们手持钓竿,腰挎鱼篓,从他们的欢声笑语判断,他们对当天的享受和收获是心满意足的。一群聚精会神的生意人正对着一束束月季花称奇。那些再过片刻就将从城里买回农具、日用品和小孩子糖果的农夫们,他们坐在城里的小石桥边自得其乐地指点着溪中游鱼。而那些匆忙赶路的白族木匠,斜挎着锯子、斧头,却为高空飞过的白鹤的鸣叫而宁愿停下来进行评论和注释。凝视着玉龙雪山变幻莫测的云,舒适地躺在田埂上的人们,显然是田间歇气的农夫。”

  事实上,我们永远也回不到昨天的那副场景,那只是一种肤浅的想象,当我们怀念当初丽江的古朴时,那往往也意味着闭塞和贫穷。历史上的丽江充满了强大的包容性,不同民族和宗教在这里交汇,最后碰撞和创造出新的文化。对于现代人,丽江就像是一位认识了很久的老朋友,或是一份无法释然的情怀,时间在这里最为廉价,阳光和朋友免费,而只要在丽江居住过,它特有的感觉将伴随你一辈子,从这点上看,丽江自从洛克和顾彼得先后向外人展示过它的容貌后,就从没改变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丽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