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中国公开征婚第一人:70个字震动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09日13:31  环球人物
新中国公开征婚第一人:70个字震动世界
新中国首位女火车司机

新中国公开征婚第一人:70个字震动世界
第一位手机用户

新中国公开征婚第一人:70个字震动世界
征婚第一人

  新中国首位女火车司机

  田桂英 靠经验控制速度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 徐扬

  80岁的田桂英老人,在家闲坐时喜欢翻看过去的老照片。她最喜欢的照片,挂在家里最显眼位置。一张是毛主席接见她的留影;另一张则是她手扶火车车窗、颈上系着白毛巾,两眼炯炯有神地望着前方。

  在新中国60华诞前夕,记者来到田桂英位于沈阳的家中采访。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这位与共和国一路走来的耄耋老人,一说起过去,就仿佛回到了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

  出生在大连一个渔民家庭的田桂英,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那年,我在大连铁路机务段食堂卖饭票,听说要招收一批女火车司机,就立即报了名。”要成为火车司机并不容易,尤其是重体力劳动对妇女身体条件的要求高。田桂英清楚地记得,她是从1949年6月18日开始练习投炭的。当时的火车全是蒸汽机车,靠烧煤运行。“10多斤重的平板锹,15分钟要送280锹,相当于每3秒一锹煤。”田桂英说,一个小时下来就腰酸背疼,当天练完就累得直不起腰来。经过种种严格训练,1950年2月,田桂英和姐妹们终于通过苏联专家的考试。1个月后,是新中国的第一个“三八”妇女节,她们九人被铁道部命名为“三八”女子机车包乘组,田桂英则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

  “那一天太隆重了,我一生都忘不了。欢送的人们送上了锦旗,上面绣着‘妇女的火车头’,我的眼泪总也止不住,激动得连路都不会走了。”

  从此,田桂英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当时无数女青年的偶像。1951年,由舒绣文、孙道临等人主演的电影《女司机》在全国上映。这部以田桂英为原型的电影再次引发了女青年们对报国择业的思考,很多以前不曾出现妇女身影的岗位,都陆续看到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景象。

  1950年、1951年,田桂英作为全国劳模两次进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见。田桂英说,毛主席第一次见到她时有些不相信地问:“你能开动大火车?”田桂英激动得说不出话,事先准备的“全国铁路职工祝毛主席身体健康”的话全都忘了,就是使劲握着主席的手。毛主席觉得她使劲,就说:“你的脾气不小呢!”“我对主席说,想开火车到朝鲜战场上做贡献……主席说,在国内做好工作一样支持抗美援朝。”

  毛主席的嘱咐激励了田桂英一生。无论是后来当上了沈阳铁路局第一位女工程师,还是在文革时被打成“假劳模”,田桂英始终心系中国铁路事业。2007年,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田桂英还忍不住买票坐了一趟“动车”。田桂英笑着对记者说,刚解放时火车条件简陋,冬天冷夏天热,驾驶室连速度表都没有,完全靠经验。而如今,“动车舒适又快捷,60年来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内地第一位手机用户

  徐峰 “大哥大”被当成发报机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朱珠

  2009年9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一份报告宣布,截至2009年7月,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突破7亿户。这一令全球咂舌的数字,是如何写成的?这要从1987年说起。

  1987年,广东省为了与港澳地区实现移动通信接轨,于当年11月18日开通我国内地第一个大容量蜂窝公用移动通信系统。以后被称为“手机”的移动电话,随之出现在中国社会上。但那时,人们叫它“大哥大”或“飞电”。

  推出第一批移动电话的,是广州市邮电局无线分局。

  那时,做海鲜餐饮生意、年仅23岁的广东人徐峰,已在商业上有所成就。通过在广东省邮电局工作的亲戚的帮助,1987年11月21日,他到广州市邮电局无线分局,填写了一张移动电话入网申请表,买下一部“大哥大”。当时,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张申请表不仅成了中国移动通讯发展史上的一份重要资料,也使他成了中国内地的首位手机用户。同批的“大哥大”只有100部,因此号码也只有100个,都是6位数字的短号,号段从901000至901099。为图吉利,徐峰选中了901088。拿到“大哥大”后,他立即拨通了自己身边的一部固定电话。

  徐峰的“大哥大”,跟现在的手机相比,着实让人不敢恭维——它厚实笨重,状如黑色砖头,重量在1斤以上;除通话之外,它没有别的功能;通话质量不够清晰和稳定,通话双方常常得大声喊叫,才能让对方听清楚;一块大电池充满电后,只能维持30分钟的通话;它身价昂贵,仅裸机就需2万元左右,入网费也高达6000元。

  虽然如此,“大哥大”在当时仍是紧俏货,有钱难求。用户购买、维修“大哥大”或选号,通常都得请客吃饭,与运营商拉关系。徐峰回忆说:“为了买部‘大哥大’,请客所花的饭钱,甚至比‘大哥大’的价格还高。”此外,在营业厅购买“大哥大”或者办理相关业务时,不但要排长队、看营业员的脸色,还得面对非常复杂的程序,需要反复打申请报告、盖章。

  徐峰作为我国第一位移动电话用户,经历的趣事远不止这些。他很清晰地记得,那时,朋友们对他手上的“砖头”非常好奇。徐峰告诉他们,这是不用绳子的电话,能打到很远的地方。为了证明给他们看,他拨通美国的一个查询台后,让朋友们挨个传递“大哥大”。朋友们听不懂电话那头的英语,徐峰就又拨通香港的电话。当大家都听得懂的粤语从“大哥大”里传出时,朋友们震撼得无话可说。现在,徐峰早已忘了他曾经做过多少次类似演示。

  有一回,徐峰不慎丢了“大哥大”。拾到的市民认为这是特务用的“发报机”,第二天便把它交给了公安局。公安人员也没见过这个东西。幸好上面还有“广东邮电局”的标签,他们便立刻与广东邮电局取得了联系。经邮电局验证,这是一部蜂窝移动电话,用户是徐峰。5天后,邮电局通知徐峰去取回电话,并建议他向那位敏感的热心市民支付500元的“感谢费”。

  还有一次,徐峰带着“大哥大”到香港办事,在出关时被工作人员拦下。海关方面费尽周折,才了解到这并不是国家管制的高科技设备。但是,由于徐峰无法提供这部“大哥大”的报关单,海关方面仍然不放行。徐峰磨破嘴皮也不管用,最后写了一份书面保证,承诺在返回时将电话带回广州,这才得以出关。

  如今的徐峰,已是中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南海渔村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说,对于自己的“中国第一部手机”,他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一直用到了移动模拟网络转为GSM(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网的最后一天,直到移动公司的客户服务人员通知他,模拟手机已经不能再使用。此后,他一直将它珍藏在家中。只要一谈起它,徐峰就会感叹一番。他说,从当初只有极少数人用得起“大哥大”,到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这足以体现国家的飞速发展,意味着中国“国强民富”的时代正在到来。

  新中国公开征婚第一人

  丁乃钧 70个字震动世界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 木子

  对生活在现在的人来说,征婚是非常普通的事情,但在改革开放初期,征婚却往往需要当事人付出巨大的勇气才行。1981年1月8日,当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刊登新中国第一个征婚启事后,立即就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

  这则征婚启事只有70个字,还配有一张照片,征婚人是四川的一位教师。几经周折,环球人物杂志的记者,终于采访到了那则征婚启事中的主人公——现年69岁的丁乃钧。

  丁乃钧出生于江苏,从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成都地质学院任实验员。18岁那年,他被划成右派,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一呆就是近20年。其间,和他同去的人大都与当地的农村姑娘结婚成家,但丁乃钧觉得自己年纪小,就一直没考虑这个问题。

  1979年,丁乃钧的“右派”错划问题得到纠正,这时他已年近40岁,在重庆永川的教师进修学院(现重庆文理学院)当起了数学老师。当时,他只有两个心愿:一是回江苏老家定居,二是找个媳妇过日子。

  有一段时间,在周围热心人的帮助下,丁乃钧几乎每周都要相一次亲,但最终都没有结果。1980年底,他突发奇想:能不能在媒体上刊登一则征婚启事呢?主意一定,他开始筛选合适的媒体。最终,他选择了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他给《市场报》的编辑写了一封长信,在信的结尾,鼓足勇气提出刊登征婚广告的要求。第二天一早,丁乃钧把信投递出去。但是,当天的第一堂课还没上完,他就后悔了,觉得自己过于鲁莽,而且不切实际。下课后,他跑到邮局,要工作人员把那封信找回来,但邮车这时已经开走。

  新中国的第一则征婚广告,就这样阴差阳错地诞生了。

  1981年1月8日,《市场报》刊登了丁乃钧的征婚启事。在启事中,丁乃钧简短、清楚、全面地介绍了自己,还附有一张戴着“墨镜”的照片。丁乃钧后来解释说,照片上的“墨镜”其实是变色镜。由于照相时的光线太强,变色镜就变成了“墨镜”。

  《市场报》的编辑也没想到,这则征婚启事见报后,被广为转载,使“丁乃钧”这个名字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与此同时,人们围绕他的这一举动,展开了一场争论。有人支持他,认为他胆子大,很新潮;也有人批评他,说他“破坏社会主义文明、污染社会主义风气”。

  后来,新华社用英文电稿,转发了这则启事,丁乃钧因此又成了世界各大通讯社报道的对象。外国媒体评价说,他的这则征婚启事,是中国民众冲破思想禁锢走向解放的典型。

  对于这些议论,丁乃钧倒是心平气和,统统置之不理。

  很快,丁乃钧的征婚启事有了回音。据悉,至少有270多位姑娘给他写了信,其中有一位内蒙古姑娘,还千里迢迢地赶到四川,但不巧当时他已回江苏老家探亲。在这些来信中,丁乃钧看中了一位家在吉林的姑娘。两人后来通过书信来往,产生了感情。1981年底,两人在四川结婚。

  然而,这段婚姻并没有能维持多久。两地分居两年后,丁乃钧带着妻子回到了江苏。他被安排在县城的一个教师进修学校任教,妻子则在一个商校任教。但是,妻子一直向往去南京那样的大城市生活,丁乃钧却给不了她。两人最终只好离婚。

  丁乃钧的第二次婚姻也和征婚启事有关。第一次婚姻结束几年后,丁乃钧在一则女方征婚广告中结识了第二任妻子。但两人结合后没多久,她又要与前夫复婚。丁乃钧理解她的想法,两人于是平静地分了手。

  1991年,在学生的牵线搭桥下,丁乃钧与一位比他小30岁的姑娘结了婚。他们的年龄差距不小,但在生活上却十分合得来,有共同的兴趣和话题。如今,他们的女儿已经17岁了。

  现在,丁乃钧已经退休。他在散步时,不经意间就能看到一家婚姻介绍所;看电视时,随时都可能“碰”上一档婚恋节目;翻看报刊时,满眼都是征婚的广告……他知道,对现在的中国人来说,“征婚”二字早已见惯不怪。每到此时,他都会想起1981年自己的那次“冲动”,以及它给中国大地带来的冲击。不过,老丁现在的生活很平静,他希望自己不要因为那件事而受到打扰,只想与家人平淡而幸福地过日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