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供气,俄心态矛盾
一方面担心价格过高,“吓跑中国人”,一方面又担心沦为中国的“原料附庸”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赵嘉麟发自莫斯科 “又喜又忧”,这似乎是俄罗斯对于10月13日刚刚签署的《关于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框架协议》的心态。
10月1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俄总理第十四次定期会晤期间,双方签署了多项合作文件,而这份关于天然气的协议引起了俄罗斯媒体的广泛关注。
谁的需求
据“报纸网”披露,协议规定了俄对华供气的两条线路——西线(西西伯利亚气田)和东线(东西伯利亚、远东和萨哈林大陆架气田)。供气总量预计每年约700亿立方米,其中,东线每年供气约380亿立方米,西线每年供气约300亿立方米。
“在所有国家来看,中国现在是为数不多的有前途的市场。因此,现在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试图向中国人出售他们需要的东西。”俄《观点报》网站引述俄罗斯全球化问题研究所所长鲍里斯·卡加尔利茨基的话说。他表示,短期内,俄罗斯商人们会寻找任何方式修一些什么或卖些什么,以便阻止经济下滑。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俄气公司”)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不得不花很多钱用于勘探、开发和铺设管道,要么在这方面答应中方参与。俄“大都会”金融投资公司资深分析师亚历山大·纳扎罗夫认为,“现在俄气公司自己没钱”。
俄罗斯国家能源安全基金会会长康斯坦丁·西蒙诺夫的观点较为独特:中国陷入了险境,因为现在围绕石油发生的一切,几年后将出现在天然气上。他说,去年中国天然气的需求量首次高于开采量,中国很快将成为主要的天然气进口方之一,因此,中方需要与俄方签署天然气供应协议。
“过高的价格会吓跑中国人”
不少俄罗斯专家认为,对于俄中天然气协议的评估暂时需要持谨慎态度。柳佳金说:“当双方最终谈妥价格后,才可以评估。”
值得一提的是,中俄虽然就天然气供应问题达成框架性的协议,但双方未能确定价格,为此将再行谈判。俄方专家预测说,俄对华供气价格将略低于对欧洲供气价格,“因为过高的价格会吓跑中国人”。
俄中供气谈判已经进行了不止一年,但是至今双方无法就价格公式达成一致。“报纸网”披露,在“阿尔泰”项目(西线供气方案)框架内,中国人提出每千立方米100~120美元的天然气价格,但是俄气公司无法接受。
俄“金融桥”投资公司分析师德米特里·亚历山德罗夫表示,参考俄方对欧洲和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供气的价格,对华供气的可行的最低价格(考虑到出口关税和运费)是每千立方米250~270美元,“但不能忘记,市场条件和数字是可以变化的”。亚历山德罗夫认为,中方完全可能同意上述价格,但是不排除中方可能试图降低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额度,转而用更为廉价的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作为供气补充。
担忧成为“原料附庸”
需要指出的是,中俄此次签署的天然气供应协议,引起了部分分析人士的不安、担忧,甚至质疑。
“近期俄中关系日趋紧密,这与中国奉行的在市场下滑背景下购买廉价资产有关。”俄罗斯政治行情中心资深专家德米特里·阿布扎洛夫表示,俄中协作主要建立在“资源或商品换资金”这个模式上,也就是中国加大提供贷款,而俄罗斯提供资源。
“如果以前中国购买美国国债,那么现在它认为更好的办法是,把这些钱给那些将来有义务对华提供资源的国家。”俄罗斯国家能源安全基金会会长康斯坦丁·西蒙诺夫说,基本上,中方的做法是正确的,“问题只是,我们拿这些钱是否正确”。因为现在只有对华供气线路的想法,也就是任何可行性研究都没有。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亚历山大·拉林的态度比较悲观。俄罗斯《独立报》援引这位专家的话说,俄罗斯正在变成中国的原料附庸。他表示,俄中两国所需要的不是发展,而是共同发展。(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