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十日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6日09:43  时代周报
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十日记
穿越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十日记

  穿越沙漠十日记

  时代周报记者  王鹏

  【题记】:本报记者跟随科考队首次徒步穿越巴丹吉林沙漠,记录详实科考日记。本报将从即日起,耗时两年余,深入实地调查中国的环境问题,并推出荒漠化系列报道。沙山群、鸣沙群、湖泊群、泉水、岩画、古庙……梦幻般的秘境。2009年9月25日16时28分,一群满面风尘的行者心怀激动、眼透留恋跨出了巴丹吉林沙漠的南部边缘。沙尘暴、冰冻、冷雨、炎阳炙烤都成了美好的回忆。在十天里,科考队的徒步组翻越226座高大沙山,以日行35公里的惊人速度南下;而其他队员将最精密仪器带进沙海,满载标本、沙样而归。至今还无人能解巴丹吉林沙漠之谜—随着这次科考将可能成为转折点。

  温图高勒的夜,黑暗笼罩在戈壁上,除了偶然几声狗吠声,这个村子安静得就像不存在。2009年9月15日20时45分,科考队到达巴丹吉林沙漠最北边的内蒙古温图高勒(拐子湖)。

  通往拐子湖的路正在修,可以行车的只有戈壁上压出的便道,道路难寻,时有车辆掉队。

  这支我国首次徒步穿越巴丹吉林的科考队由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组织,以大学生、研究生为主体,有甘肃省治沙研究所、阿拉善珠峰旅行社以及一家电视媒体、一家平面媒体参加,共33人(未包括外援人员)。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王乃昂教授担任队长,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长廖空太研究员担任副队长。全队还有9名司机,1名负责做饭的当地妇女,1名蒙古族医生以及3名媒体记者。年龄最大的队员47岁,最小的仅19岁。

  科考队将从北向南徒步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包括北部1万平方公里的无人区),这也是目前为止在巴丹吉林进行的最大规模科学考察,将对巴丹吉林的风沙地貌、湖泊水文、植被等进行实地考察。

  巴丹吉林沙漠究竟是中国第二大、还是第三大沙漠?有多少种动植物,有没有目前人类未知的?高大沙丘的发育、演变规律和鸣沙群的形成机理?沙漠腹地湖泊经久不涸的环境背景及其水源?巴丹吉林沙漠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演化历史……这些问题或课题将会在科考中或者科考之后的分析中得出。

  科考队分3个专题小组,第1组为风沙地貌组,负责沙丘形态测量、沙样品采集、鸣沙山形成机理、湖泊水文等的观测和研究;第2组为徒步组,除了担负此次标志性的任务“首次徒步穿越”之外,还负责收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料,确定巴丹吉林沙漠的面积和湖泊数量等;第3组为环境生态组,负责动植物的调查以及环境演变研究等。

  这次科考有严格规定,如个人物品不能超过10公斤;每天的水和食品也定量,每天开水2水壶(约1600毫升)、两瓶矿泉水—如果节约,足够饮用,但是没有洗脸刷牙的生活用水,同时不能抽烟或者喝酒—这也会增加身体对水的需求。

  出发之前,大多数队员已进行了野外生存知识的普及,签了“生死状”。 队员白旸在她的日记中写到:“给老妈打了电话,她也正有意给我打。电话里彼此都没太多话,内心却好像生离死别。其实临走前我在电脑里写了封遗书,后来想想,人死了就不该管活人的事了,于是删掉了。”

  谨以次文献给首次从北向南穿越巴丹吉林沙漠的33位科考队员,并向9位徒步勇士致敬,感谢所有参与、支持此次科考的朋友。

  9月16日

  王乃昂教授:只要是徒步组的,就不能“碰”车。

  阳光很强烈,科考队举行了短暂的出发仪式。8时55分,在鞭炮声中,徒步组率先出发。队员们似乎有些忐忑,更有几分悲壮。前路渺茫,谁都不知道将有什么样的巴丹吉林在等待着这支年轻的科考队伍。

  在路上,徒步组9个人分成了三拔,最前面是旗手等共6名队员,拿着GPS引路,路线在此之前通过兰州军区某测绘中心的卫星遥感图像设定;第二拔是王乃昂教授,他端着照相机边走边拍,四处观察,有植物就会走过去拍照或者记录,速度就相对慢了下来;第三拔是负责殿后的两位队员。

  在空旷的沙海中行走,耗力是硬路的几倍,一脚深一脚浅,如果绑腿没有绑好,总会有沙子钻到鞋里。尤其是上背风坡的时候,不仅极为陡峭,更是松软难行,进一步退大半步。就在第一个早上,徒步组大约翻了七道沙梁……

  12时30分,到达宿营点106时,跟着徒步组的我已经喝光了当天的水,最后几百米,恶心眩晕,休息了10多分钟才走到营地。

  中午吃完方便面,队员大都睡着了。司机们在一起打牌聊天,他们是沙漠珠峰旅行社专门挑选的最熟悉沙漠并且车技最好的9名司机。他们回忆以前跟过的国外短线徒步者曾对他们说过:长时间沙漠行走,一天23公里最为科学、也到了一个极限,而中国人一天能有20公里就很不错了。此次科考徒步穿越路段实际距离在350公里以上,他们推断会用20天时间。

  科考队预计:如果顺利,12-14天就能走出沙海,最坏打算18天。

  大约在17时许,第1组到达当天预计安营地点110点,司机们忙着搭帐篷、做饭。1组的队员都爬上了大沙丘测量、取样。

  18时左右,徒步组过来了,队伍没有停,王教授说还有体力,应趁天气凉爽继续往前走两个点(两点之间直线距离2-3公里,实际距离3-4.5公里)。司机队长和他商量能不能等徒步组到了前面的点之后再乘车回现在的营地,明天再乘车到原地继续徒步走,因为帐篷拆起来很麻烦。王

  教授不同意,他说只要是徒步组的,就不能“碰”车。

  营地往前移动6公里,到达203点。

  怕自己的呼噜声打扰队员,廖空太研究员将自己的帐篷搭到很远的地方,其他的帐篷围成了一个大圈。

  9月17日

  对讲机中传来呼叫声:要保护好现场。原来,队员发现了一枚导弹的残骸。

  早上,因为昨天110点的沙丘测量还没有结束,廖空太等五六个人和两辆车又返回到110点。

  阳光斜射到沙坡上,明暗分明,一只黄色的蝴蝶围着吉普车翩翩起舞。第3组副组长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张进虎博士在一片沙拐枣旁下了车。他发现在一片背风坡中下方,有一层毛茸茸的嫩芽,细细柔柔的。他说这是沙米—巴丹吉林沙漠最常见的植物。一周前的一场大雨让这片沙坡生出了沙米,但是如果没有充足的雨水作为后援,这些嫩芽很快就会死掉。

  3组挖了一棵沙蒿的根系,大约9米长,属于窜根植物,根系沿着湿沙层延伸。为了不把根系挖断,3个人花了1个小时。测量、拍照之后,又将植物根系进行了回填。

  很快赶到中午宿营的地点,大家帮忙搭遮阳的天幕、捡柴。厨师王清秀(年轻队员叫她王大姐)将火生到距离车大约30米外的地方,一个人在烈日下烧水。这次是司机师傅们请她来做饭的,每个司机每天10元钱,也就是说她一天能收入90元。33人的饭,每天她要从凌晨4时多忙到晚上。每到宿营地,她一个人做不过来,司机们都帮忙拾柴、生火、揪面片等,让她很是感激。

  33名队员中,也许只有王大姐一人才有洗手洗脸的权利。

  鞋子里都是沙子,队员们已经学会在宿营的地方脱了鞋子,穿着厚袜子行走,但是中午太热,炙热的太阳把沙漠表皮晒得滚烫,走在沙上面,能烫得跳起来,今天的地面温度更高,大约在60℃。

  1组快14时的时候才来到中午的宿营地。他们今天的工作基本上干完了,15时当徒步组出发的时候,他们刚刚吃完午饭。廖空太坐在吉普车的影子下抽烟,前后左右都是一望无际的沙漠。27岁的女博士白旸领着其他的几位队员在不远处的沙丘上打钻取样……突然,对讲机中传来呼叫声:要保护好现场。1组队员问发现什么了,传来的声音只说是一个新的植物种类。

  发现的是一枚导弹的残骸!张进虎说是他最先发现的,在寻找植被中,他看到沙漠中有一块蓝色的东西,走到旁边才发现是导弹残骸。医生庆巴图和司机都司空见惯,估价说这个东西拉到废品收购点能卖六七百块钱。司机们一看见就很兴奋,拿了工具冲了过去……在年轻队员的反对下,他们最终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大家已经掌握了用沙子洗饭缸的技巧—捏着沙子使劲擦拭几分钟,直到饭缸发亮就算干净了。

  晚上9点多钟躺在睡袋中,我才发现眉毛、头发、嘴、鼻子里,以及衣服里外都是沙子,沙子有细有粗,幸好都很干净。

  今晚宿营308,超出了预计8个点。经过两天的徒步,大家对12天走出沙漠的计划更加有信心了。为早日走出沙漠、避免“夜长梦多”,王教授让徒步组在晚上就把水壶灌满,明天启程就不会耽误时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巴丹吉林沙漠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