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师附中校长称明年可能不推荐全优学生上北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7日08:21  南方日报
华师附中校长称明年可能不推荐全优学生上北大
华师附中校长吴颖民昨天携带实名推荐上北大的三个学生参加媒体见面会。王辉摄

  究竟从多少人中选出3名具有校长推荐资格的学生上北大?这3名学生是怎样诞生的?为什么要选这3名“全面发展”的优秀生,而不是有点“偏”的学生?昨天,经本报率先披露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下称“华师附中”)张贴出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的“人选公示”后,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华师附中校长吴颖民举行了媒体见面会。

  见面会上,吴颖民表示,由于全程公开透明,先民主,再集中,因此在22个具有北大自主招生推荐资格的学生中再选出3名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虽然有难度,但十分坦然,“无可挑剔”。吴颖民说,希望北大校长推荐制是中国高校自主招生新一轮改革的开端,能促使高考、高校录取改革的步子走得更远。

  选推荐生有压力吗?没压力但优中选优很头疼

  记者: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这个制度出来后,初时有很多人担心校长会徇私,您在选人的过程中有没有压力?

  吴颖民:没有这方面的压力。因为我们全是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的,我们有一个关于推荐生、保送生的条例,明确每所学校来自主招生或选保送生,都要确保学校信息公开、学生信息公开、选举透明。

  就我个人而言,历来优秀学生的标准都很难制定,但保证是熟悉学生群体的高三级组老师和校长办公会议的集体决定,只不过最后签名的是我而已。因此,在这样的流程下,不可能发生“一手遮天”、“一意孤行”等徇私的腐败或不公平的问题。

  记者:我们相信本身达到北大自主招生资格的22名学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要在他们当中再选3个出来,应该很令人头疼。

  吴颖民:是很难。第一年,老实说,有一点要考虑的话就是“保险”。所以,我们在选人的时候,就是按照北大“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要求,还有华师附中所希望的能对学生起“样板”效应的,加上选出来的人最终能被北大录取的概率比较高这三点考虑进行的。

  最后,选出的这3位同学,有两名理科生,1名文科生,释放了两个信号。一是只要在操作中做到公开、透明,让老师、同学都参与其中,腐败就没有机会,就不会有暗箱操作的空间。二是在校生只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又有比较突出的个性特长,读上好学校的机会是很多,即使是竞赛机会很少的文科生,同样不乏选择。

  推荐浪费两个保送名额?

  北大未承诺无浪费可言

  记者:您刚才所说到的“保险”,算不算是一种“保守”呢?

  吴颖民:所谓“保险”,就是我推选的这些学生,要确保面试通过且高考成绩加30分能上北大的这一点没问题,要确保北大给的指标能最终兑现为北大的录取,这是一定要考虑的。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选择“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学生。相比一些只选前一二名学生的学校,我们已经算是有胆量的了。

  记者:但我们了解到,这3名学生中,已经有2名获得了“保送资格”,这样的选择难道不会浪费两个名额吗?

  吴颖民:他们是具有可以被保送的资格,但在推荐截止前,北大并没有最后确认录取他们为北大的保送生,还没有作出承诺,因此也没有什么浪费可言。

  记者:这3名学生都很优秀,即使没有您的推荐,估计他们考上北大也没问题。因此对他们来说,这可能是“锦上添花”;但如果把这些名额给那些成绩可能差一点,发挥不太稳定,但又有突出特长的那部分同学来说,岂不更是雪中送炭?

  吴颖民:这是一个假设,当然是的。

  但这是第一年,我们选的这3名学生恐怕更需要具有象征性意义。因为大家太关注了,最后这3人必须无可挑剔,非常符合刚才我讲的三条,即北大的要求,我们的培养目标和政策最充分运用的价值。当然,第二年我们可能会更大胆一点,像这样的学生我们可能不会推荐。

  实名推荐制好不好?

  面临两难困境但要为改革鼓掌

  记者: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从一开始就不绝争议,鼓掌声很少。

  吴颖民:钱学森在去世前经常提到的忧虑就是未来中国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无可否认的是中国教育大发展了,但由于资源不足和政治体制、文化等在人才培养上有局限,因此依靠划一的“齐步走”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来选拔人才并未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人们担心,在法制不全、诚信不足的情况下一放开就乱,一乱就收,但这样不足以鼓励创新人才发展。

  要真正地实现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选合适的人才”的初衷,我们就需要保留或创造一些特殊政策来避免过于划一的选拔对于人才发展的压抑。

  记者:这好像是个尖锐的矛盾。

  吴颖民:确实是这样。所以,我希望整个社会在关注校长实名推荐的时候,要用更积极的态度为改革提供更宽松的环境。现在我们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我们对“一考定终生”深感不满,认为这是应试教育难以改变的重要原因;但另一方面,现在改革了,给大学自主权,给中学一定的推荐权,以综合、全面考察学生表现,人们又对这个新制度又表现出极其不放心,极其不信任,这是很尖锐的矛盾。大家又想改革,又生怕迈出这一步,会为某些人所利用,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如果说大家只是担心,而不愿意作新尝试,那么我们的高考改革、招生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就没有希望。既然有一定的自主权,就应该全面评价;既然是全面评价,就不能完全量化,不可能用钢尺去量你是长是短。

  对这样的改革,其实我们更要着眼于人才培养,有些人只是考虑对自己公不公平;对自己来说,机会是变大或是小了,总是从局部的角度去看。但是他们看不到这种招生制度的变革可能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可能会让更多人意识到基础教育不仅要重视课内知识,更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课外活动、实践环节。他们看不到这种选拔人才的变化可能对人才培养带来的积极影响。

  这项改革未必关系到个人利益,但绝对关系国家的长远利益。这些改革如果能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带来积极意义,我们就应该为它呐喊、欢呼和鼓掌。

  理想推荐制啥模样?

  学生自荐,大学直接去中学面试

  记者:正如您所说的这一政策是“有限优惠”的,对于一些“偏才”,可能根本过不了后面的面试,或者即使过得了面试,加了30分,总成绩也上不了北大的线。

  吴颖民:按照北大这次校长实名推荐的政策,这些人肯定不行。除非北大有另外的通道。

  记者:那您的意思是北大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一点,放得更宽一点?

  吴颖民:我觉得大学是应该有更大的自主权,可以直接到中学去面试学校推荐的优秀学生,然后不拘一格选人才。或者让这些学生给大学写自荐信,获得资格审查后,他们可以直接批。我不知道这次(改革)是教育部不敢放(权),还是北大还没有走到这一步。所以我说这是有限优惠。

  记者:那您心中理想的“校长推荐制”应该是怎样?

  吴颖民:我希望能像国外那样,校长凭借自己的理念推荐学生,大学爱怎么录取就怎么录取,爱怎么看推荐信就怎么看,也许这封信值“免试”,也许值30分、50分等,我觉得不需要强求。但要让中学的校长和老师有发言权,也要让大学在录取学生上有自主权,不能只看成绩,也要看中学校长和老师的评价,看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表现,看责任心、独立思考的能力、习惯、志向等。因为成绩不代表品德和志向,如果推荐信能对学生在校的表现有全面的描述,大学便多了参考,也多了对学生更立体、饱满的印象,可能会选得更准。所以我认为应该是双向的。

  北大有“掐尖”之嫌吗?

  有限优惠不会形成新冲击

  记者:有人评论这次北大的“校长推荐制”提前“锁定”了中学校长和顶尖学生,有“掐尖”之嫌。

  吴颖民:我不这样看。北大的声誉和地位足以吸引最优秀的学生,这项“有限优惠”的政策并不会增加对这部分学生的吸引力,因此不会形成新一轮的冲击波。

  记者:那这些孩子他们在最后选择学校的时候,能不能选择香港的高校或者其他大学呢?

  吴颖民:这也不行。因为每个同意被校长推荐的学生都要填一份表格。而这份表格上,就有一条需要学生承诺的是将来报名时,第一志愿要填北大。我也希望我们的学生是有诚信的。所以,当初如果不是铁了心要报北大的,就不要申请这个资格。

  记者:但自主招生不是鼓励学生可以有多种选择吗?

  吴颖民:你可以选择多所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但如果你同意接受某所学校的优惠,并已经作出回复后,就不能在最后拿了优惠又“毁约”。

  ■台前幕后

  有学生口才不好无奈放弃推荐

  要申请先写个人陈述

  “由于北大最多只给3个名额,因此这个权利要首先交给学生本人。”吴颖民介绍,华师附中22名具备推荐北大资格的学生中,共有14名学生填写了申请表格。“学校马上组织了校长推荐领导小组,要求每位申请的学生都要写一份个人陈述,当中要包括自己为什么要选择北大,认为自己能被校长推荐上北大的理由、优势是什么,以及人生规划等。”

  三小时面试一决高低

  面对申请学生个个很优秀的局面,校长推荐领导小组在23日晚上组织一场面试,让14名“候选人”在面试中一决高低。面试从晚上8点开始,一直到11点多才结束。14名学生先进行抽签,决定出场次序,然后按照次序进行“答辩”。每名学生要先个人陈述5分钟,再接受评委们的3分钟问答。

  “我们‘在家’的所有校领导,年级科任老师、级组长以及学生所在班的班主任组成评委班子,每一名学生都要对着超过10个评委,平均需要答2—3个问题。”吴颖民说,之所以要用这样的面试方式,主要是给学生一次锻炼机会。

  “实施第一年,老实说,是有一点要考虑‘保险’”,吴颖民说,“但不妨碍我们推荐‘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学生。”据悉,在“落选”的11名学生中,确有个别单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因为口才不太好、临场应对水平有所欠缺而被“放弃”。

  南方日报记者谢苗枫 实习生张冰梓

  通讯员区竞志 统筹梅志清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各地推荐情况
地区
中学
校长姓名
名额
被推荐人
广东
广东深圳中学
王铮
1-3
广东
广东华南师大附中
吴颖民
1-3
黑龙江
黑龙江哈尔滨三中
赵文祥
5
江苏
江苏苏州中学
张昕
1
江苏
江苏无锡县天一中学
沈茂德
1
江苏
江苏常州高级中学
丁伟明
1
江苏
江苏南京师大附中
王占宝
1
江苏
江苏淮阴中学
张元贵
1
江苏
江苏启东市中学
王生
1
河南
河南省实验中学
王学进
1-3
河南
河南郑州一中
朱丹
1-3
湖北
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
张真
1-3
湖北
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
李鸿朗
1
湖北
湖北武汉二中
董汉利
1
湖南
湖南长沙市一中
赵雅茜
1
湖南
湖南师大附中
常力源
1
吉林
吉林东北师大附中
李桢
5
陕西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王永智
5
重庆
重庆巴蜀中学
傅唯泉
1-3
重庆
重庆市南开中学
宋璞
1-3
北京
北京北大附中
生玉海
1-3
北京
北京师大二附中
曹保义
1-3
北京
北京四中
刘长铭
5
北京
北京人大附中
刘彭芝
5
黑龙江
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
符景海
1-3
尚未推荐
黑龙江
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
宁德忠
1-3
尚未推荐
湖南
湖南长沙长郡中学
卢鸿鸣
1
尚未推荐
湖南
湖南长沙雅礼中学
刘维朝
1
尚未推荐
江苏
江苏泰州中学
将建华
1
尚未推荐
江苏
江苏南通中学
姚天勇
1
尚未推荐
江苏
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
董正璟
1
尚未推荐
江苏
江苏海门中学
石鑫
1
尚未推荐
陕西
陕西西安高新一中
王淑芳
1
尚未推荐
天津
天津南开中学
杨静武
1-3
尚未推荐
天津
天津耀华中学
任奕奕
1-3
尚未推荐
新疆
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
闫立晋
1
尚未推荐
浙江
浙江镇海中学
吴国平
1-4
尚未推荐
浙江
浙江杭州二中
叶翠微
1-3
尚未推荐
浙江
杭州学军中学
马里松
1-3
尚未推荐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北大 校长推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