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清华80年后第2次设国学院 不招收本科及研究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6日12:27  中国周刊
清华80年后第2次设国学院不招收本科及研究生
清华国学院院长陈来(左)和副院长刘东(右)。中国周刊记者/高鹏 摄.

清华80年后第2次设国学院不招收本科及研究生
  陈丹青油画《国学研究院》。图中人物自左至右分别是: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和吴宓。资料图片.

清华80年后第2次设国学院不招收本科及研究生
2009年11月1日,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图/CFP 副本

  国学院归来

  80年前,清华成立国学研究院,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让这个学院成为学术神话;吊诡的是,在西方文化初让国人目驰神摇之时,提议成立国学研究院的,不是守旧者,而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胡适。

  80年后,清华大学第二次成立国学研究院,在此之前,国学热、传统文化热已在中国再次兴起。此时,全球化早已莅临中国。

  中国周刊记者  邓艳玲 北京报道

  位于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侧的立斋少有人来。这个修建于建国初期、被誉为“清华八斋”老式三层红砖楼外,一直挂着“应用超导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两块牌子。2009年11月1日,一块铜制的新牌“国学研究院”挂了上去。

  2001年,画家陈丹青奉命为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创作以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吴宓五人为主角的“国学研究院”。他来实地探访时,清华园内却很少人知道这里曾经有个国学院。后来他才知道,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所有文科砍掉,记忆从此断层。

  两个国学院

  陈来和刘东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恢复记忆,恢复关于清华大学 “国学研究院”的记忆。他们二人分别是清华大学新国学研究院的院长和副院长。在此之前,他们都是北京大学的知名教授。

  57岁的陈来来自北大哲学系,是张岱年的大弟子,冯友兰生前最重要的助手,著名的哲学史家。54岁的刘东来自北大中文系,《中国学术》杂志、《海外中国研究译丛》、《人文与社会译丛》主编。

  “做学问,尤其是做人文社科类的,能到北大当教授,照理我们是很知足的。但是听说清华大学要重建国学院,我们当然愿意奉献一份力。”刘东把身子往后一仰,深深地吸了一口氧——《中国周刊》记者造访他的时候,正值他最近每天中午的例行吸氧时,国学研究院刚刚成立,他需要处理很多事情,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需要自我保健。

  师从当代著名思想家李泽厚的刘东,早在1980年代,就曾经多次听导师私下里说,“哎呀,清华国学院的那批书还在,要是能把国学院恢复就好了。”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清华的文科院系并入北京大学和其他院校。不过,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颇有远见地保留了清华文科的全部图书资料。

  学生时代的刘东就馋着看那一批书,再加上又对国学四大导师以及他们的学问的极度热爱,希望清华国学研究院能恢复的念头,也早就埋下。

  1989年,即将拿到社科院哲学博士学位的刘东,和陈来等人自发成立了一个学术研究团体,取名为“国学所”,成员是一些来自北大、社科院以及北京其他高校、研究机构的年轻学者,大家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都非常感兴趣。

  那时的刘东当然不会想到,2008年2月的时候,清华大学会找到自己和陈来搭档,把国学研究院重新建立起来。

  1925年,清华学堂开始转向成立大学,首先成立的是研究院,而国学门又是研究院最先成立的。这个建议,是胡适向当时清华大学的校长曹云祥提出来的。彼时,新文化运动刚刚结束。在民主和科学口号中,古老的中国第一次开始全面向西方学习。而正是在此时,胡适和不少学者也在反思新文化运动的一些弊病。反思的结果是他们认为新文化运动反对中国传统的东西过了,几乎让人觉得中国传统的文化什么都不是,都要打破。因此,他们决定要在高校中纠偏,重拾中国人的民族自信。

  清华国学院成立之后,延揽了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这样学贯中西的一流学者,吸引了全国的才俊前来受教。因为它采取的是中国传统的书院制和导师负责制相结合的教学研究方式,尽管成立于北京大学、东南大学的国学研究院之后,但很快,清华的国学院成为了公认的最好的国学院。

  国学院只存在了四年,培养了四届毕业生共七十人,其中有五十多人是公认的著名学者。

  “你想想,找到我们来重建清华国学研究院,还有什么能够比它更有荣誉感呢?”能够重续清华国学院光辉,刘东非常兴奋。

  新的国学院挂牌庆典上,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热情洋溢地宣称,要把国学研究院作为体制改革的“特区”来建设。

  不能传承的

  刘东就和陈来一块商量,参照哈佛燕京社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建制,新国学院不以教学为主,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研究为主。

  新的国学院以“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为传统;以编纂刊物、丛书,举办讲座为形式。国学院设五个教授主持讲座,分别是:陈来、刘东、刘迎胜、姚大力和李伯仲。

  一直以来,刘东就对梁启超办的讲学社钦佩有加。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从欧洲访问回国之后,带着灵感和激情领导创办了讲学社,一年一个,邀请外国著名学者来华讲学。美国哲学家杜威、英国哲学家罗素、德国哲学家杜里舒,和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先后来华,轰动一时,史称四大名哲。

  “我们可以邀约世界上文、史、哲等领域的著名学者,围绕特定的专题,来清华进行较长时间的讲学和研究。除了专任教授,还将吸引兼任教授、客座教授、访问学者、博士后等来清华进行讲学或研究。”刘东说。

  刘东坦言,实际上,即使有校方的“尚方宝剑”,陈来和他还是遭遇了一些以前“闻所未闻”的尴尬。

  清华国学院的固定教授预设是五个。除了陈来、刘东以及清华大学的李伯仲教授,主持“陈寅恪讲座”的是国内著名的元史专家刘迎胜和姚大力。62岁的刘迎胜之前在南京大学任教,是中国元史学会会长;60岁的姚大力来自复旦大学。陈来和刘东就非常欣赏两位教授的学识,一心想把他们延揽到国学研究院。

  谁知道,这两位教授根本无法进京。 刘东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说是劳动人事部有一个硬性的规定:55岁以上的教授不准调入北京。

  “我的天哪,五六十岁正是学人文社科方面的学者出成果的大好时候。”这个“僵死”的规定让刘东气愤地大呼,制定规定的人,一定是理工科出身。

  结果是,刘迎胜和姚大力两位教授只能算是客座教授。

  还有一件事情也让刘东很无奈。他主编的《中国学术》也跟着他一块从北大来到了清华,成为清华国学院两本重要的院刊之一。

  在《中国学术》的编辑团队里,有一个是北大出版社的主力编辑,刘东本人也非常欣赏这位编辑。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编辑拥有的是企业编制,不能换成事业编制,要过到清华这边来,基本没戏。

  当年,梁启超向曹云祥校长推荐陈寅恪时,曹问:“陈先生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既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又问:“有没有著作?”梁又答:“没有著作。”曹再问:“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那怎么行呢?”梁再答:“我也算是著作等身了,却没有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这样,陈寅恪成功入主国学研究院。

  “其他都可以不重要,我们最看重的就是学者,偏偏最看重的就遭遇最多的尴尬。”刘东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中国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国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