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义:苏菲的环保世界
“我这么一个国际活跃分子,为什么不去哥本哈根吵架,而要蹲在村里头?我觉得,目前来讲,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恐怕比谈论还要更重要,或者说这种实际的模型本身就是一种话语。”
提名理由
她的激情与决绝,是中国环保人物性情的彰显;她主持下的建设性、落地式的环保操作模式,尝试推动环保成为更多人的生活选择;她的国际影响使得中国式环保的理念声名远播,惠及广泛;她在政策层面上的谏言,推动中国NGO赢得更多的话语权。
人物简介:
廖晓义,曾是中国社科院助理研究员、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国际环境政治专业访问学者。1996年创办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10余年来致力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通过试点建设推动了中国绿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作为关键协调人推进了“26度空调节能行动”“无车日”“绿色选择”“节能20%公民行动”等民间组织联合行动以及相关的公共政策,并深入四川5·12地震重灾区营建乐和家园,为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走上生态文明的轨道提供了切实的经验。
言论:
“人对自然应该有一份感情,应该有一份责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之子,你真的把自然当成亲人的时候,你就和他血脉相通,我觉得有些事情恐怕我这么说,不在我们圈内都很难理解,真的是对于我们天地父母有感情,有感情。好多时候,就是这个感情支撑着。”
——廖晓义
本刊记者/张蕾
2009年岁末,北欧的丹麦城市哥本哈根围绕气候议题喧嚣不止。在这个被誉为“二战以来最重要的”会议上,政要们为本国争取着安身立命之地,环保人士则极尽各种方式警示着未来的危机。而这个时候,称得上国际知名环保活动家的中国人廖晓义,却在四川彭州大坪村里奔忙,给村里的山鸡寻找销路。
这里是她一手打造的“乐和家园”。虽然这还只是一个生态文明模式的雏形,虽然它还有着廖晓义看来的众多“不完美”,但这里寄托着廖晓义的理想:“希望人类从一个失和的世界,走到一个乐和的家园里。”
“我这么一个国际活跃分子,为什么不去哥本哈根吵架,而要蹲在村里头?我觉得,目前来讲,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恐怕比谈论还要更重要,或者说这种实际的模型本身就是一种话语。”
这是廖晓义十年环保路走来,在东西方环保理念价值观的一番比对之后的大彻大悟。而她对中国式环保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型的探索,成为其目前为止最显著的贡献。
问道
北欧的一个中学老师,写出了世界畅销的哲学史小说《苏菲的世界》,之后他用书款办了个基金会,名字就取自这本书的主人公——14岁的小女孩苏菲。
2000年,中国人廖晓义在北欧国家挪威领到了素有环保“诺贝尔”之称的苏菲奖。那天,她穿一身西式裙服,是“咬咬牙”才舍财买下的。但从那以后她就没有再穿过,每每于公众场合露面,她都以旗袍或唐装等中国传统服饰示人。
“有时候人的衣着是一种潜意识的表达。”廖晓义说,后来一直穿中式服装,也并非刻意。
在挪威,廖晓义准备获奖感言时,被要求在其中加入“中国元素”“东方智慧”。这个在西方世界近乎“跟风”似的东西,在廖晓义这个西方哲学研习者眼里,不知所以。
“他们想我是个中国人嘛,就来跟我谈阴阳,谈道,甚至谈佛,我觉得无地自容。作为一个中国人,除了脸上的这张黄皮肤外,我们到底对自己的国家了解多少?……那个时候(就)感觉不太对劲,觉得好像是到了回家的时候了。”
挪威之行,成为廖晓义环保之路的转折,这个中山大学哲学硕士毕业生开始思考14岁小女孩思考的问题: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
此前,从四川大学的哲学讲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助理研究员,在探讨学术的道路上,廖晓义一直是个不折不扣的西方哲学和工业文明的崇拜者,“那时候十分相信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告诉我们的理论:工业文明的市场和科技能解决任何问题,包括环境问题”。
然而一切转变发生在一次和朋友关于环境的争论上。争论促使廖晓义去查阅资料,在种种数据的支撑下,她终于明白,“关于工业文明能够自行解决环境问题的假设,不过是人造的幻觉,是荒谬。”
意识到工业文明的致命缺陷,行动者廖晓义正式步入环保者行列,她自称“好学生”,虔诚地跟着西方人搞环保。此间,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技术、环境投资、环境执法、特别是民间组织方面的经验让她获益,她自费给NGO(非政府组织)人物拍电视片,还放弃绿卡和在美读博士的机会回国建立了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2004年以来改为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
廖晓义这个女人的“疯狂”之气一时被社会关注。
在那个民众对“环保”的理解还停留于“治理三废(废水、废气、废物)”的时候,廖晓义打出“绿色生活方式”的旗帜,提倡垃圾分类、限塑、无车日等给民众生活带去“麻烦”的生活习惯。
这样的环保“战斗”持续将近10年,伴随不解和荣誉,也伴随着她自己的困惑。
有一次,她带女儿到欧洲一个分类垃圾回收中心拍片。在那里遇到一位穿着新潮、自称“环保主义者”的姑娘,开车排队等待处理自己带来的垃圾。可一看她的“垃圾袋”,里面都是几乎全新的物品,“完全可以开个精品屋”。
“她的生活方式就是努力工作,拼命消费,再尽力回收,几乎所有的生活内容都是物质性的。”廖晓义被震住了,这样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怎么可能达到“环保”的目的,甚至从根本上来讲,这是与环保的本质相背离的。
“我在想,她还有多少时间来修心养性,以及关照自己的身体?为生产乃至回收这些物品所消耗的自然资源,又构成了这位‘环保主义者’多大的生态脚印呢?”
带着这种困惑,廖晓义领到了苏菲奖,但获奖本身并没有给她指明出路。
“我那时自己也有苦闷……就是感觉到不得劲,(之前做的环保)解决不了安身立命的问题,我本人也解决不了安身立命的问题。”
然而,神奇的苏菲还是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门。
求解
2002年,女儿14岁生日这天,廖晓义送给她的礼物就是那本《苏菲的世界》。
女儿就像苏菲一样好学,边看书,边发问。一直没有决定苏菲奖奖金用途的廖晓义突然冒出个想法,不如用苏菲奖来做一个项目,就用我和我女儿的对话,有关中国哲学,看看中国人是怎么认识世界的。
虽然,自打从挪威回来,廖晓义翻阅了上百本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胡乱地看”;但是,要完成这个颇显宏大的对话,廖晓义还是觉得自己不够格。于是她和女儿一起寻访国学人物,还学起了古琴和太极,“开始了一个回家的过程,也是补习的过程”,廖称此为“两个人的国学班”。
国学班一直持续到2007年,学问也从文人圈子做到了实地。在云南、江西、四川、贵州等地,那些很少受到现代污染的乡村里,还保存着一些原生的中国智慧,这些原生智慧让廖晓义看到了环保的治本之策。
根据阅读、讨教、考察,廖晓义逐渐形成了中国式环保的表达——“三能平衡”,即“惜物能、蓄心能、增体能”,意思就是减少对物质能源过度的消费和依赖,而发现作为快乐来源的心能和作为健康来源的体能的意义。这个概念进而被凝练为“乐和”——“和就是道,惟道是从就是德。你乐这个和、尚这个和、维这个和,就是乐和”,“和”的具体所指就是“身心和谐、个群和谐、天人和谐”。“乐和”的标示是仿照道家的八卦设计的。
5·12汶川地震给了廖晓义中国式环保理论体系落地实践的契机。灾后,在中国红十字会和李连杰壹基金提供的资金支持下,廖晓义在彭州大坪村建起了“乐和家园”——中国第一个低碳乡村,一座环保的“世外桃源”。廖娘(娘读轻声,意为“阿姨”,是大坪村乡亲对廖晓义的称呼)在这里管的事情可多:洗衣服不能用洗衣粉(有污染物磷),垃圾要分开扔,上厕所不要冲水、而要大搞“旱厕运动”(便于沼气利用、肥料回田和节约用水),种菜不能用农药(叶子长虫给田间鸡鸭吃,纯天然蔬菜可在城里卖高价)……
曾有人在此炸山开矿,向来泼辣强势的廖娘忍不住哭,百般哀求和协商,终于抢回了两座矿山中的一座。
“那是朝你自己的母亲开刀啊!我也理解,咱们刚刚灾后,是没有办法,是有一些要挣钱。可是我们有别的产业,我们好好来养殖来种植,我们搞旅游……我们不要去伤害我们的母亲,我们不要去搞污染……你看见那个水,难道不是你的血液吗?你看见那个山体,难道不是你的身体吗?……我们一定要去顺应它,要去爱护它,要把这个情感重新建立起来。”事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廖晓义又一次哭了出来。
对中国式环保的理论与实践,也为廖晓义带来了更深层次的社会认同。她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后不久,即有大企业的老板找上门来“以文会友”;她被四川省市长协会邀请,在2009年市长论坛上作了近一小时的讲演,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认同,认为“此种生态文明的模式是可行且可复制的”;对于寻常百姓来讲,接受度也不错。
“中国式环保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把生命环保和心灵环保放了进去,让大家觉得环保不是一种牺牲,它才能真正保证我们的健康,它才能真正解决幸福感的问题,而这个是普遍的生命诉求。”
近10年来,“东方智慧”亦为廖晓义赢得众多奖项。有媒体评的,也有官方颁的;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其中,克林顿基金会把2008年“全球公民奖公民社会奖”颁给了她,她短短两三分钟的获奖感言三次被掌声打断。在场的大多为政要、精英、商魁,“几乎每一个经过我身边的人都会跟我说,我讲的东西多么重要,是这个世界需要的”;包括克林顿本人,在不同场合三次向她表达自己受到的震撼。这些都让廖晓义乐视中国式环保的国际影响,并深受鼓舞。
回顾从西式到中式的环保之路,廖晓义承认前者为后者做了必要的铺垫,但“西方文明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我们所希望的福祉”,“不管我愚钝也好,智慧也好,这都不是一个个人的、偶然发生的事情,它是一种时代现象,就是大家都要找安身立命的居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