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韩寒:关注社会是作者必须的职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5日17:20  中国新闻周刊

  韩寒:关注社会,

  是一个作者生来必须的职责

  他的言行,让我们不得不撕下“叛逆”的标签,对作为公民的韩寒刮目相看。他拒绝犬儒,不卑不亢,不党不群。他是他自己的“独唱团”,擅用并慎用自己的影响力,成为年轻一代可感知的榜样,追寻建立在独立思考上的独立人格。

  本刊记者/孙冉

  10年前韩寒离开学校的时候,几乎没有和谁告别。

  没人知道韩寒当时是怎样一种心情,他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说,“总之很凄凉,是不被认可的孤独”。没有逃离的快乐,只有上不了高二的失落。

  韩寒的父亲在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说,韩寒竟然会以这种方式离开学校,是他所始料未及的。十多年前,当我把儿子交给我们信赖的“教育”时,我们虽然不能具体地设想出若干年后“教育”会还给我们一个怎样的韩寒,但绝对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从学校出来的韩寒如鸟归林。这十年来,这个年轻人不断地以成绩和表现证明他的存在价值。

  写书,做车手,写博客,从学校退学的韩寒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离开学校10年后,他自豪地对《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说,我想成为驾驶员以及自由撰稿人,现在我做了这两个职业的高版本。

  2005年,青年作家韩寒开始写博客。

  起初,他只是在那里记录着他的生活,比如教网友雪天如何开车过弯,或者问网友省略号的输入法。

  直至第二年,“韩白之争”把这个年轻人的博客推向了沸点。那时候,韩寒挑战了一些文学评论家的权威。这权威中包括父亲的家教、文坛长辈的权威,还有乐坛大哥的版权。

  没有上过大学的韩寒没有想到,这场个人的论战,最终竟然引来了整个文坛的群起围攻,以及社会道德层面的广泛讨论。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社会的圈子意识,以及围绕在圈子周围让话题无限升级、最终脱离轨道的力量。

  最后,韩寒选择不“玩”了,他说,我很忙,我要进入车坛。

  这是一种无奈。韩寒终于明白了,在文坛,驾驭一场口水仗远比在赛场驾驭一辆赛车入弯要难得多。

  那一场笔伐最终让参与的每个人都心里不爽。

  这也正是80后“我”一代和80前“我们”一代的冲突。

  韩寒以“我”向“我们”的告别,事实上也正是这个时代所缺少的独立的精神价值。

  十年任我行,最终才成就了如今的韩寒。

  如今,他以个人的勇气说真话,以个人的常识发表意见,在博客里,他从来不代表“我们”,即使名气影响力再大,他说他只代表自己。

  中国新闻周刊:你从1999年开始写《三重门》至今,已经十年,这期间你的作品迭出,身份也不断增多,从作家到赛车手、歌手、知名博主、直至如今的杂志主编,正如你曾经在《杯中窥人》一文中的描述一样:在社会中,本来的严谨也会慢慢被舒展开,渐渐被浸润透。这其中,有哪些你最初的东西被不知不觉地改变了?或者是最初想做的事情还没做?

  韩寒:除了性别,没有人在自己的少年期间和中年期间是没有改变的。有些人连性别都变了。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是因为以前经常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里,说,你变了。我说我没变,老师说,你变了,但你不知道。我说,我都不知道你怎么知道。所以,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当事人的心情。

  中国新闻周刊:这些年你的小说,越写越薄,很多时候人们都在想,你还有时间写小说吗?但另一方面,你的博客文章却不断更新,你不停地对社会热点发表意见,甚至赢得了“意见领袖”的称号。你的意见只是以常识去解释世道,语言诙谐,读罢且过,但又不得不承认,我们当下很少用常识去看待问题了。是你对小说不抱希望了?还是你觉得发表意见更符合你当下的状态?

  韩寒:我永远有时间写东西,小说越写越薄是因为希望给读者更好的阅读感觉——要把东西写长一点还不容易。但是我们的读者往往认为厚代表了诚意。我对小说依然有很大的热情和认真,我觉得我的小说更好。

  中国新闻周刊: 在《光荣日》里我们能够读到久别的情怀,但是下册始终不见落地,这是为什么?

  韩寒:那是因为我没有承诺下一本必须就是它的续集。

  中国新闻周刊:你对于比赛天生痴迷?从最早的长跑到后来的赛车,甚至在博客上,你也时常在和一些人言论的交锋上,表现得很想胜出。

  韩寒:痴迷说不上,非常喜欢是真的。痴迷是对人不对事的。至于胜出,我认为胜利是消除抑郁最好的药物。

  中国新闻周刊:你从不刻意标榜自己是80后的代表,但又时常被舆论拉出来作为80后叛逆不羁的代言人。在符号化的同时,你事实上已经被许多人拿来成为一个幌子。对于此,你怎么看?

  韩寒:对此我没有办法,事实上,只要不是恶意,那就随便把我当幌子吧。如果是恶意,我也没有办法。

  中国新闻周刊:你以反叛著称,还被很多人寄希望成为当代鲁迅,你觉得成为鲁迅的现代复刻版有意义吗?

  韩寒:感谢他们的厚爱。但是我个人并不很喜欢鲁迅。

  中国新闻周刊:80后这一代人中,关心自己远大于关心这个社会,更莫谈公民意识,你是怎么一步一步产生对公共事件的兴趣,和走向标准公民这条路的?

  韩寒:因为这是一个作者生来必须承担的职责。没有这个,你根本不能算是一个作家,我只是在向成为一个作家的道路上尽职尽力。

  而我们这一代人终将关心这个社会,并改变这个社会,只是现在,很多人无能为力,而且被现实压迫,既没有发言的途径,也没有行为的观众。他们没有必要现在表现出来,但他们终将会。        ★                     

  文化艺术界其他提名者:

  赵本山

  人物简介:

  1957年出生于辽宁铁岭。6岁成为孤儿,开始跟盲人二叔学艺。

  1990年进入春晚,从此成为全国观众每年不可缺少的过年调料,成为“小品王”。2001年后,二人转和刘老根大舞台成为其事业发展的重点。

  提名理由:

  世纪之初,赵本山开始转型,不再仅仅是除夕夜的欢笑派送使者,而是倾力打造根植于乡土的文化产业。其主导的系列电视剧和刘老根大舞台,成功地将中国社会底层的民间艺术带入主流文化视野。他保持长久艺术魅力的秘诀,就是如草根攥紧土地。

  郎朗

  人物简介:

  1982年出生于沈阳。14岁考入著名的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后与国际著名的IMG演出经纪公司签约,走上职业演奏家之路。2003年,被美国著名杂志评为“20位将改变世界的年轻人”。第一位在全世界所有的著名音乐厅举办过个人独奏会的中国钢琴家。

  提名理由:

  同时为中国艺术与中国青年代言,频频亮相世界级舞台。他的足迹,既是中国式育人轨迹的经典诠释,又呈现出某种“神谕”天才的浪漫传奇。作为钢琴家,他的激情、张扬与自信,创造了听觉的华彩,古典与现代在他的指尖奇妙相遇,完美交融。

  李连杰

  人物简介:

  1963年出生于北京,共夺得大小武术冠军50余次。80年代初推出的处女作《少林寺》就轰动全球,并引发继李小龙之后第二次全球武术热潮。1997年后,被邀好莱坞发展,展示了东方武术文化的魅力。

  2004年海啸之后号召成立“壹基金”。

  提名理由:

  中国当代武林界传奇,新武术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因为曾经亲身体验灾难与痛苦,使他得以被自省的力量激发,换一种尺度丈量人生价值。曾经的好莱坞身价最高的东方影星,创办“壹基金”,将重心转向公益慈善事业,为“英雄”注入更深沉的内涵。

  张艺谋

  人物简介:

  1951年出生于陕西西安。1987年,导演影片《红高粱》,获众多国际电影大奖,一炮而红。之后《菊豆》《秋菊打官司》《活着》等电影奠定其成为第五代导演代表。

  2000年后导演系列商业大片《英雄》《十面埋伏》等,并担任北京奥运开闭幕式总导演。

  提名理由:

  借助奥运,他以新的文化符号向世界描述中国,享“国师”之誉。他弄潮于电影商业化,在中国文化人价值观、生活方式剧烈转型的时代,他自己也被严重“符号化”。其巨大的争议性正在向时代发问:文化何为?文化人何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十年 影响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