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博之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4日09:49  瞭望

  《瞭望》文章:世博之书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韩冰

  《世博文化解读》,吴建中著,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吴建中认为世博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有三层含义:“进步”是世博精神和理念的集中体现;“创新”反映了世博会的追求;“交流”强调了世博会作为场所而存在的价值。

  据联合国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55%。吴建中说:“相信2010年世博会,我们看到的不是各个地区的商品展示会,或者叫文物展示会,而是具有各个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城市的演绎。”

  《文明的进程——世博会的发展与思考》,阿尔弗雷德·海勒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年11月

  1939年3月,阿尔弗雷德·海勒在旧金山第一次跨入世界博览会大门,从那一刻起,他就和世界博览会结下了一生之缘。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已是他第16次参观的国际博览会了。

  从1981年到1995年,海勒是《世博会季刊》的出版人和编辑。他写道:“常常有人告诉我,世界博览会已经老套了。通信交流和娱乐的现代方式已经随处可见,世博会已经没有举办的必要。话是没错,但是世博会还是在不断举办,它们在充实人类生活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并影响着公众态度。”

  《历史的回眸——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故事》(1851~2008),俞力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6月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讲述了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历史进程及细节。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工业化浪潮掀起的时刻,也是世博会诞生的时刻。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说:“中国与世博会的历史,从一个方面叙述了一个国家与世界的故事。”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主题解读》,上海世博局主题演绎部编著,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6月

  上海世博局主题演绎部部长季路德在本书前言中写道:“世博会主题的推介和解读,这当然还是上海世博会宣传推介工作的一部分,但已不是停留在对世博会历史和筹备过程的一般介绍,而是要介绍世博会的灵魂和宗旨。这本书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小小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评价说:“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历届世博会主题的分析,对城市与生活的关系的理解,对城市文明足迹的追寻。”

  《上海世博会可持续规划设计》,吴志强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5月

  1984年,时任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对吴志强说:“小吴,能不能收集世博会的资料,上海如果要办世博会,需要做大量的规划研究工作。”那年,吴志强24岁。吴志强开始不断收集世博会资料。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上,整整7天,他每天以20卷胶卷的速度记录了世博会的每一个角落。2004年10月,吴志强被任命为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他写道:“相信上海世博会通过可持续探索,会成为提供人类智慧的平台,这也是我们中国人以极大的努力向世界交出的一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答卷。”

  《走进世博会——世博知识150问》,《上海世博》杂志编辑部编,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10月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说:“世博会是一个重大的世界性活动,世界上没有一个类似活动持续这么长时间,吸引这么多人参观,并且展示了这么多国家和组织的成果,在美丽和睦中把世界各国带到了一起,吸引了所有人的心。”

  美国前总统威廉·麦金莱说:“每一届博览会,无论规模大小,都使人类文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翻开这本书,可以走进世博会的历史,了解上海世博会的方方面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