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杭州:城市品牌志愿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6日16:26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杭州

  城市品牌志愿者

  “杭州是最早意识到城市品牌效应的。”曹增节用手指向杭州的新城标,那是个汉字“杭”的篆书变体,融入了航船、城郭、建筑、园林、拱桥等诸多要素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李蔚 | 浙江杭州报道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曹增节家住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畔。闲来无事,他总喜欢靠在临江的窗口,看南来北往的货船悠悠驶过。这条全球最长的古代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从春秋战国一直流到今天。

  三个月前,随着为期三年的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整治保护一期工程竣工,运河上开起了游船。曹增节觉得,“历史的大运河有了生活的气息,这才是活的历史。”

  从旁观者到建设者

  京杭大运河开通游船,其中有曹增节的功劳。“我赞成开船,这大大拓展了市民的生活空间,杭州的好去处更多了。”

  京杭大运河这些年的整治、开发与保护,每一个微小动作,都渗透了包括曹增节在内的多领域人才的心血。

  曹增节是“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秘书长。促进会的旗帜下,汇聚了杭州高校、机关、媒体、企业等各界人士。在事关杭州发展趋势的多个重大决策过程中,促进会成员同时扮演着智囊团和执行者的角色。

  2009年的杭州市十大年度现象评选活动中,“社会复合主体你我参与”榜上有名。所谓“社会复合主体”,说的就是这样一群打破部门条块分割,资源互补共享的“复合型”人才组合。

  在促进会里,曹增节找到了他在象牙塔外的另一种身份。他在教授大学哲学课程之余,将学术理想与城市愿景相融合,知识分子的智慧由此打通了现实出口。

  这让他感到十分幸运:“一个学者的建议能够直接影响城市建设,这是一种自我实现,是我从旁观者到建设者的转变。”

  从纯粹的教书匠到影响决策的公共知识分子,这条道路曹增节们走了整整十年。

  “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发轫于1999年成立的“杭州发展研究会”。那段时日,杭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正在研究一个事关全局的综合性课题:如何实现杭州跨世纪的跳跃式发展?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大专院校等社会机构,希望汇集民间智慧来谋划城市发展。

  包括曹增节在内的三四十名学界人士,就在这时走进了政府决策层的视野。

  起初的“杭州发展研究会”只以讨论研究为主,类似政府智囊团,并不参与实际操作。慢慢地,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人加入进来,这个群体对城市建设的介入也日益加深。

  让曹增节最感慨的是浙大著名历史学教授毛昭晰的加入:“老先生早期对市政府的一些做法并不认可,包括对西湖的整治。后来他逐步从批评者转变为建议者,提了很多好建议,包括西湖的免费开放,西溪湿地的保护等。”

  推动城市品牌的志愿者

  从研究会到促进会的十年,有三次大讨论让曹增节记忆深刻。

  2002年,曹增节参与研究了城市人文精神的课题。有人提出,杭州要“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引发极大争议。“‘精致和谐’符合大家一贯认识,关键是‘大气开放’。”曹增节解释说,“传统的看法认为杭州是女性化的城市,应该是悠闲安逸的。”

  最终,“大杭州”的认识压倒了传统观念。大家达成共识,要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这一理念最终催生了钱江新城的建设。

  “到杭州来都应该去看看钱江新城。”曹增节语带自豪,“9月份上海市领导来杭州访问、座谈,他们对钱江新城的规划和建设速度印象深刻,钱江新城的规划是超前的。”

  2004年,研究会又讨论了杭州的发展模式,还在当地报纸上发起群众性投票,“和谐创业”的选项获得了最高票。

  曹增节认为,杭州的特色是休闲、文化、创业三位一体,“传统消费领域特别适合创业,比如女装、丝绸、茶叶。”

  在整座城市鼓励创新创业的氛围下,杭州发展研究会也逐渐羽翼丰满,形成了政界、知识界、行业界、媒体界“四界联动”的复合型组织。

  2006年,杭州市的人均GDP已接近8000美元。那一年,一个全球关注的热点就是资源枯竭问题。杭州市政府感到,城市发展需要新的驱动力。

  这一次,放在曹增节等人面前的课题是关于城市品牌建设。如今让人耳熟能详的“生活品质之城”的说法即来源于此次讨论。

  “杭州是最早意识到城市品牌效应的。”曹增节用手指向杭州的新城标,那是个汉字“杭”的篆书变体,融入了航船、城郭、建筑、园林、拱桥等诸多要素。

  2007年的一次市党代会上,有代表提出,要有一批专门的人来推动城市品牌建设。由此,“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在研究会的基础上诞生。

  如今,这个团队已壮大到300余人,除常设机构的少数工作人员,其余均为“志愿者”性质的兼职人员。西湖、西溪、运河、良渚、丝绸、茶、美食、动漫,城市定位、城市战略、城市品牌,这些综保工程、特色行业、重大决策的背后,都活跃着这个特殊群体的身影。

  促进会口号很简单:“让我们生活得更好。”他们创办了“生活品质”网站、“生活品质”期刊、“生活品质”视听媒体,组建了生活品质调查中心、展览中心、纪念品中心等,构建了一个集研究院、研究社团、展览、推广、制作机构于一体的复合构架。

  “现在我每年要开200多次会,都是和生活品质有关的。”曹增节忙得像个不停息的陀螺,他也是促进会里不拿报酬的志愿者之一。

  重续丝绸之府的传奇

  促进会成员中不乏巨商大贾、企业界翘楚。达利(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费建明就是其一。

  费建明出生于丝绸世家,其曾祖曾在湖州农村种桑养蚕,祖父开了一家小型绸厂。到了父亲那一代,费家的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

  但儿时的费建明对丝绸并没有特别的记忆,只记得院子里有一间空屋,他常常在那里玩耍,那里曾放过祖父的纺织机。

  初中毕业后,费建明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度过了8年艰苦岁月。1976年,24岁的他终于调回家乡,被分配到杭州西湖绸厂,成了一名机修工。命运再次将他与丝绸业连接在一起。

  当时的西湖绸厂,是杭州丝绸系统中规模最小、效益最差的企业。1985年7月,已成为绸厂骨干的费建明从杭州大学中文系进修归来,对绸厂的积弊有了更深认识。深思熟虑后,他作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大逆不道”的举动:向上级主管部门打报告,主动要求当厂长。

  虽然西湖绸厂那时已濒临破产,但费建明的举动依然引来非议。他连续要求了四年,打了三次报告,才被上级批准任命为西湖绸厂厂长。

  这个丝绸世家的第四代传人成为国营绸厂的掌舵人后,花了两年时间进行大改革,工厂出现了新的气息。他又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通过中外合资接轨国际市场,使西湖绸厂成为目前国内丝绸女装出口量最大的达利(中国)有限公司。

  如今费建明28岁的儿子也在这家公司上班,这是费家在丝绸行当的第五代传人了。

  费建明说:“中国丝绸在织造、开发、印染等技术层面上与法国、意大利等国不存在差距,但在设计和品牌价值上仍有距离。”

  中国丝绸曾让全世界为之倾倒,费建明相信,在技术创新的前提下,中国传统的丝绸产业重振辉煌的时机已经到来。

  近年来,杭州提出了“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的口号。在城市品牌促进会的推动下,国内第一个丝绸女装产业联盟于2009年成立。产业联盟中的每个人都有分工,费建明负责的是市场拓展和国际交流工作。

  旧时清河坊鳞次栉比的绸庄见证了杭州丝绸经济的繁荣。如今杭州的丝绸女装企业超过2000家,自主品牌350多个,数量占全国一半。这种细腻温柔的面料,蕴含了这座城市的精致秀美。从顶着“近代十大爱国实业家”头衔的传奇商人都锦生到杭州知青费建明,丝绸织就的五色云霞与杭州地区的历史交相融汇。

  “我不过是一片茶叶”

  说到丝绸,就一定要说茶叶。丝绸与茶叶,仿佛杭州品牌的两翼。在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的框架下,茶行业战略联盟为杭州赢得了“中国茶都”的金字招牌。

  茶行业联盟的代表人物王旭烽,与毛昭晰、曹增节、费建明四人同被评为“2009年杭州市年度人物”。王旭烽身兼作家、茶人、教授等多种身份,她的自我评价是:“我不过是一片茶叶,只是在清水的浸泡中才放出了一些清香。”

  在她眼中,每种茶都有独特的气质,“碧螺春是水乡处子,龙井茶是大家闺秀,开化龙顶则如山中老衲。”

  在浙江林学院教书两三年,王旭烽带领全院师生共同打造的大型茶文化舞台艺术呈现---“中国茶谣”,糅合了音乐、文学与茶文化,先后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会议和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开幕式的演出中获得好评,还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

  此后,茶文化学院利用该项目盈余策划成立了“中国茶谣。茶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教学基地---这其实是一家开在林学院附近的个性茶馆。茶馆中的门童、服务生、经理等职位都由学生担任,而从炒制茶叶、配置茶点到经营核算各个环节也都由他们独立操作。

  冬日午后,担任茶馆文化总监的王旭烽推开“中国茶谣”的大门。她的视线转向一个戴眼镜的男孩:“他的父母是我在茶叶博物馆的同事,我看着他妈妈的肚子一点点隆起,现在他都在茶文化学院读大三了。”

  这个茶人的后代,前不久随茶文化学院的“中国茶谣茶礼队”赴深圳,参加了中国国际茶艺友好邀请赛,并荣获“最佳优秀创意奖”。

  走读西湖

  茶文化之外,王旭烽还酷爱研究杭州地方史。从小生长在西子湖畔的王旭烽对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都流露出深深的爱意,各种典故烂熟于胸。

  她出版了一系列与杭州有关的小说、散文作品,如《走读西湖》、《爱情西湖》、《绝色杭州》、《杭州史话》。她自我评价说:“我也许是描写杭州最多的作家了。”

  起初,她只是想用文学笔触描绘一个纸上西湖,一个现实世界之外的杭州。慢慢地,人们不再只把她当作一位小说家,她对城市的文化建设也有了建言和参与的机会。她告诉记者:“是杭州这座城市给了我选择的可能。”

  王旭烽常说,杭州是一座需要慢慢品味的城市。她始终带着诗情画意看待这座城市,就像她在《走读西湖》中所写:西湖是一座书院,我们是书院的学子,我们在湖上走读。

  “杭州的美是发掘不尽的,就像一本线装书,需要反复阅读。”王旭烽以西湖的苏堤作喻,“粗粗一看,它连接了交通;再一看,桃红柳绿,美不胜收;再往下看,这是在西湖竣工的水利工程;再深一层想,它的建造者是伟大诗人苏东坡??美就是这么创造出来的。”

  她这样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杭州:“它反映了人类智慧的高度,是南中国文明的代表。一座城市要有它的高度和深度,我们在这方面还要多下工夫。”

  她有时信马由缰,想在西泠印社边的俞楼上办起章太炎的小学研究班,一星期讲解一个字,一年就讲50字。

  那就是完美的人间天堂了。■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