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家中央级媒体集体改革 欲争取国际话语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5日14:02  新华网
多家中央级媒体集体改革欲争取国际话语权
国际先驱导报2010002期封面

  【核心提示】

  中央级媒体改革的步伐,在步入2010年之际突然提速。仅2009年12月28日一天,就有四家中央新闻机构集体加入战团。三天后,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在北京举行开播仪式。同一天,人民日报版面从20版扩为24版。

  2010年1月4日至5日,中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部署2010年外宣工作时的表述为:抓住机遇,改革创新,更加及时有力地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从这个层面上理解中央级媒体的改革,可以看出的确是水到渠成之举。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晓德发自北京 中央级媒体改革的步伐,在步入2010年之际突然提速。

  仅2009年12月28日一天,就有四家中央新闻机构集体加入战团。

  当天,由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正式开播,网络视频传播巨无霸横空出世;新华社主办的《财经国家周刊》隆重创刊,全体采编人员迎着寒风走上街头吆喝新杂志;而从当天开始,报刊市场上还有另外一个新面孔,人民日报主办的时政历史半月刊《文史参考》亮相报刊亭。此外,已经改革试水一年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也选择在12月28日召开“劲锐2010”发布会,推介新一年度中国之声的全新节目策划。

  三天后,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在北京举行开播仪式。2010年1月1日,CNC正式上星向亚太地区和欧洲部分地区播出。同一天,人民日报版面从20版扩为24版,而此时,距离人民日报上次扩版仅仅过了5个月。

  水到渠成

  在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曹焕荣看来,中央级媒体如此集中地改革并不奇怪。几个月前,在南非考察时的所见所闻,至今令他记忆犹新。

  “你很难想像,中国与那么遥远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合作会如此紧密。”全球金融风暴冲击下,当多数发展中国家降低对新兴经济体订单的时候,南非对中国的出口额却逆势成长。2009年,中国已经首次“超英赶美”,并凌驾日本、德国之上,成为非洲最大经济体南非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包括华为、中兴等企业,已经成为欧洲许多国家的电信设备提供商。

  “如果说非洲路上跑的是日本车,那么虚拟高速公路上走的就是‘中国制造’。”曹焕荣意识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速度其实远超在国内的想像,但与此同时,在中国经济大踏步走向世界的时候,西方媒体却依然垄断着国际舆论,国际话语权依旧没有改变“西强我弱”的局面,“这怎么可能适应我们走出去的战略呢”?

  同样的认知,已在更广和更高层面上取得共识。

  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的三大中央媒体相关负责人,提到此轮改革的背景时,几乎异口同声地提到了2008年发生的几次重大事件和新媒体发展。从“3·14”拉萨事件,到“5·12”汶川地震,再到北京奥运会,中国或许从来没有如此紧迫地发现,在国际上获得话语权对自己的发展有多么重要。而2008年6月胡锦涛到人民日报社考察时提出的新闻报道“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观点,也自然成为重要的推力。

  2010年1月4日至5日,中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部署2010年外宣工作时的表述为:抓住机遇,改革创新,更加及时有力地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从这个层面上理解中央级媒体的改革,可以看出的确是水到渠成之举。

  “外界可能觉得是突然爆发,突然发力,实际上这个问题也是有了高度认识之后,才完成了由积聚到渐变的过程。”曹焕荣说。

  跨界发展

  积聚的历程,并不会总是一帆风顺。

  在“媒体中央军”令人眼花缭乱的改革举措背后,一个关键词频频出现:跨界发展。于是,新华通讯社办起了电视,中央电视台介入了网络视频,人民日报报网齐飞。

  这一幕,同样令新华社原副总编辑闵凡路感慨万千。这个做了二十多年电视梦的老人,经历了新华社电视音像事业发展的全过程。而之所以直到今天“新华社电视”才正式迈开大步,正是因为当时受到的一些认识上的限制。

  闵凡路告诉本报记者,当时有关主管部门的说法是要“各司其职”,“人民日报办好社论,新华社发好消息,中央电视台做好电视,各守一摊”。今天看来已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却曾经让老一代新华社电视人扼腕叹息。

  相比之下,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诞生过程似乎并不复杂。在回复《国际先驱导报》的采访时,CNTV谨慎地表示,在前期经过一年充分的筹备与规划后,“按计划如期推出中国网络电视台”。

  向世界发声

  事实上,除了遵循新闻规律增强传播效果,中央级媒体的改革还几乎同时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媒体”、“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的目标。

  如何才能成就“国际一流媒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曾为此专门撰文,以几大国际知名媒体的崛起为例认为,国际一流媒体都是有赖于成功地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报道,这才是争取国际话语权、提高媒体公信力的核心。王庚年表示,比如“二战”造就了BBC的辉煌,“海湾战争”成就了CNN,“9·11”让半岛电视台异军突起。

  在中国,“3·14”、汶川地震等突发事件还只是间接拓宽了中国媒体改革的新思路,而真正要实现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争取国际话语权,中国媒体显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重大国际活动将隆重登场,这也被认为是中国加强外宣工作的契机。

  人民日报逆势扩版

  这个有着62年历史的大报,多年来一直都在不断求新求变,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大相径庭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晓德发自北京 雪后的京城,寒风刺骨。

  与大门外清扫积雪的喧嚣相比,位于金台西路2号的人民日报社大院安静极了。一辆直播车静静地停在院子一角,上面写着:权威,实力,源自人民。

  从2010年1月1日起,人民日报再次扩版,每周一至周五的版面由20版扩至24版。短短六个月前的2009年7月1日,这份报纸刚由16版扩至20版。此时,国际上相当一批报纸正因金融危机的冲击而陷于困境,甚至停刊。

  扩了哪些

  “你如果是三个月前来,会发现整个办公楼都人来人往。”当本报记者步入人民日报采编大楼时,人民日报新闻协调部主任曹焕荣正在看第二天即将刊出的版面大样。

  这是新推出的一个版面:新兴媒体版。其中不仅有关于新媒体产业的宏观报道,还有对新媒体最新动态的新闻扫描和一句话点评。他还特别推荐新增的“观点”版,人民日报首次推出的这块刊登各种言论的专版,“直面社会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新鲜的内容和清新版式,大气之余,还有了几分过去很少见到的秀美。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扩大报纸的容量,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增强国内国际传播能力,也是为了更好地贯彻‘三贴近’,丰富报道内容,创新报道方式,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广大读者期待。”人民日报总编室主任谢国明谈到,人民日报扩版后,要闻版和新闻版版面增加;而国际版的增量最大,由原来的每天两块版,变为现在的每天四块,“这在国内各报中是独一家”。

  扩版后的人民日报,形成四个相对集中的板块,进一步增强了报纸的整体感,读者阅读时比较方便。要闻、国内新闻、周刊及专版和国际新闻板块的顺序,错落有致。

  除了扩版,不为更多人熟悉的是,从去年8月1日起,人民日报还推出了藏文版。这份每天四版的报纸,在北京编辑,由西藏日报的编辑译成藏文,分别发行到西藏自治区和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省份的藏族聚居区。在每一个村落,都可以见到这份让藏族群众读得懂的报纸。

  “放下身段”

  细心的读者注意到,扩版后的人民日报,深度报道的篇幅越来越大。

  曹焕荣说,深度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然而,现在的深度报道不像以前,记者一写就是十天半个月。吴恒权总编辑多次强调在媒体发展的新格局中,深度报道要深而新,深而活,深而快。不讲时效的深度报道就很难取得应有的实效。如今在人民日报上,对一些突发新闻,经常是第二天就有深度报道、深度解读、深度评论了。

  加强评论,也是人民日报扩版的特色之一。“任仲平”和“何振华”正成为具有国内外影响的评论品牌。人民日报1月5日发表的“任仲平”文章《迎战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答卷”》,得到中央领导充分肯定,各地党报纷纷转载,上百家网站转发。这篇气势磅礴、高屋建瓴的长篇评论,是他们在元旦的几个假日中赶出来的。另外,各版都有层次不同的言论栏目,如国际版的“国纪平”和“钟声”,专门“就一些国际问题发出中国的声音”。

  此外,人民日报相继推出的“晒晒咱的钱袋子”、“一个中国公民致哥本哈根的信”等报道和评论,都在舆论界引起强烈反应。外界有人把这看作人民日报“放下身段的一个标志”。

  扩版后的人民日报越发重视对精彩内容的包装。以前,似乎总舍不得拿出充裕的版面做标题、摘提要、登照片,总是认为文字越多越好。谢国明说,这次扩版提倡“两大一短”,就是大标题、大照片,短文章,同时格外注意对图表等视觉元素的应用。

  “其实,关于国有企业工资问题,报纸上一直没少说,但这次用了‘晒工资’的提法,一下子反响热烈,这是话语表达方式所起的作用。再比如,过去发过好些领导干部‘欢迎提意见’的报道,现在一用‘欢迎拍砖’,与读者的距离好像一下子拉近了不少。”曹焕荣说他们正在研究这种现象,做到贴近网民和老百姓用语,又避免文字语言的失范。

  “天安门城楼上看问题”

  变化的,其实不仅是版面和内容。

  从去年7月1日起,人民日报社进行了二十多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内设机构调整。

  国内外70多个记者站全部改为分社,职能随之扩大,不仅为人民日报写稿,还要为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以及25家社属报刊提供文字稿和音视频作品。成立新闻协调部,承担“三重”——重大主题、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报道的组织策划,推动传统媒体和人民网、手机短信、手机报等新兴媒体的融合。成立技术部,用新技术引领新闻媒体的发展。原来的外事局改为对外合作交流部,新增的一个职能是人民日报品牌的推广。

  对外合作交流部成立后组织的第一个大型活动,就是“人民日报校园行”。

  2009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社长张研农带领采编部门的部分负责人前往北京大学,亲自与大学生交谈,介绍人民日报宣传报道的改革创新。12月30日,副社长何崇元一行前往中国传媒大学进行推介。据人民网报道,在传媒大学的主题演讲中,人民日报总编室主任谢国明表示,人民日报是中国社会的瞭望哨,在面对热点难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时要做到“不乱语、不失语”,这要求人民日报的编辑记者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问题”,想总书记、总理想的问题。

  变迁

  事实上,扩报前后,人民日报图书馆馆长卢文斌也忙碌了好一阵子。

  “为了配合改版,我们自然要翻看历史,人民日报几次改版了,怎么回事,都要清楚啊。”卢文斌查阅了馆藏的历年人民日报,并整理出了一份《关于人民日报改版引得》,“引出既得成果”。

  这篇1月4日发表在人民网的文章,详细总结了人民日报十三次改版历程,从中不难发现,这个有着62年历史的大报,多年来一直都在不断求新求变,版面变化频率之高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大相径庭。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爆发前后的1966年,17年间,人民日报版面变动异常频繁,一共有5次之多,平均不到四年就调整一次版面。文革前后竟然还有两次缩版的经历。

  一次是1961年11月1日,人民日报由之前的8版改为6版。另一次是1966年9月1日,由6版改为每天4版。尤其让人意外的是后一次缩版,因为只坚持了3天就宣告终止。

  “当时适逢毛主席第二次接见红卫兵,作为党的机关报按说应该扩大版面宣传,但却在那个时候缩版了。”卢文斌表示,虽然减版后的人民日报全面报道了那次接见活动,但“据说周总理知道后,还是马上改了过来”。9月4日,人民日报又“恢复”为每日6版。

  此后的人民日报版面,似乎进入了相对静默期。

  直到1980年1月1日,人民日报历史上第十次改版,由6版改为8版,其时,距离前一次已经过了14年。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一次,8个版的人民日报一下子就保持了15年。其时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发力的时期,却也成了人民日报改版周期最长的一次。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时代印记

  人民日报的每次改版,都打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也注定不可避免地被外界从政治的角度进行各种解读。而在历次改版中,最为传媒界津津乐道的还是1956年7月的那一次,有关当时“改版探源”的文字直到今天依然为研究者津津乐道。

  2009年10月9日,人民网传媒频道发表了一篇新闻学术文章,详细分析了1956年人民日报的那次改版。文章提到,1956年4月6日,胡乔木在人民日报编辑部大会上宣布报纸将改版,这是他“直接请示(毛)主席后定下的”。

  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致读者》社论宣布改版,执笔定稿者是胡乔木。社论提出:“人民日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 公开承认“我们工作中仍然有很多缺点”,并决定从“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等三个方面改进工作。社论指出“报纸是社会的言论机关”,报纸“不能设想自己是全知全能的”,并表示,“害怕讨论的人总是可笑的人”。关于文风,该文呼吁:“万不要让读者看了想打瞌睡”。

  这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新闻史上一次勇敢的尝试。有评论因此称,“在改版进程中,改革者表现出来的冷静、理智和深入探讨理论问题的勇气,同改版本身一起,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追溯当时的社会环境,很容易厘清人民日报那次“突破”的脉络。

  1956年,党的工作重心正在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宣传工作重心也必然要转到生产建设上。根据公开的资料,当时改版成立了“七人小组”,具体负责实施。其间向中央提交了两次改版报告和改版方案,然后才有了7月1日的全新亮相。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的人民日报扩版,更加注重言论、贴近民生、改进版面语言和文风等举措,仍依稀能看出当年的一些影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国际先驱导报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媒体 改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