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的电视梦
从李瑞环当年的亲自点将,到2010年的再次启航,新华社电视事业在曲折中走过了将近二十个春秋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晓德发自北京 2009年最后一天上午,当所有同事都去参加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开播仪式时,朱玉一个人安静地坐在工作台前,一边在电脑上整理电视专题片的资料,一边努力让自己沉下来。
“真的是恍然如梦的感觉,完全在梦中一样。”从2月份狠下心挑战一把自己,到CNC正式上星播出,11个月间的变化让朱玉有些猝不及防。这位曾荣获首届中国记者风云人物、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全国抗击非典优秀记者、新华社十佳记者等荣誉称号的职业新闻人,终于意识到,新华社电视事业的春天真的来了。
开播
开播仪式简朴而不失热烈。大红的背景板上,蓝黄白三色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LOGO显得格外醒目。在众多来宾和新华人的注视下,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和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共同将手放在代表正式开播的水晶球上。
此前一天,2009年12月30日零时起,新华社推出与文图线路并行的视频新闻专线,从过去的文字图片“两翼齐飞”,正式转变为文字、图片、音视频“三位一体”的多媒体报道格局。
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在开播仪式上表示,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的开通,是新华社着眼于当今世界新技术的全媒体格局、着眼于丰富健全自身通讯社的业务形态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按照规划,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将向海外受众提供中国视角的国际新闻和中国新闻,而2010年7月,将会以“CNC World News(中国电视网环球新闻频道)”为名称,播出以新华社自采新闻节目为主的英语电视新闻。本报了解到,环球新闻频道以后还将增加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多语种的新闻电视节目,同时还将增加新闻评论、访谈等深度报道内容。
尽管目前只是面向海外市场,但国内公众的反响仍远超预料。
“期待已久的新华社电视台终于上星了,虽然现在是主营国外市场,但以后也许会在国内有一拼啊。”“是好事情,有竞争才会有发展。”对于这家媒体中央军的新业务,中国网民们异常热情地表达着期待,更多人则开始追问怎样才能在电视上看到。
往事
此时,北京市宣武区马连道东街的一个大院里,74岁高龄的闵凡路老人正通过网络了解CNC的开播情况。尽管之前就知道CNC将正式上线,但老人还是难掩内心的激动心情。
实际上,早在二十年前,新华社电视事业就已经启动,而当时的推动者正是闵凡路。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一触即发。时任《半月谈》杂志总编辑的闵凡路,应由中宣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团中央和机电部共同组成的“形势教育声像教材编辑委员会”之邀,做了关于伊拉克国际形势的报告。报告被刻成录像带,发到全国。热烈的反响令他和同事们产生了大胆的设想:我们为什么不能做音像制品呢?
机会终于来了。几个月后,海湾战争爆发,苏联虽然还没有解体,但局势已相当动荡,东欧剧变已经发生。1991年1月,当时主管思想宣传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找到时任新华社社长穆青,提议找一些新华社记者做报告,让老百姓了解国际局势的来龙去脉,然后制成录像带发往全国。由于曾在全国总工会做过报告,李瑞环直接点将,“闵凡路就可以讲”。
穆青立即指示闵凡路等人分头准备,第一期题目《世界的变动和中国的机遇》应运而生,主讲人就是闵凡路。由于当时中央电视台的国际节目多是国际新闻,这种对国际形势分析的电视片一发行就赢得了广泛认可。
1991年春天,在新华社西门受水河小学的小院里,半月谈杂志社电视部正式成立,这是新华音像事业的雏形。
当年夏天,烟台电视台台长粘洪卿主动登门新华社,建议做一个电视片,可以由150家城市电视台组成的地方台协会网一起播出。每半个月一期的“国际时事半月谈”因此诞生,每期时长15分钟。开始时,背景就是一张世界地图,主讲人在镜头前坐着谈时事,画面语言并不生动。后来,增加了与新华社驻外记者电话连线的内容。
这样一直到1993年10月9日,新华社音像中心成立。
“那时候叫音像中心,不敢叫电视。”虽然闵凡路曾主张叫新华社电视,但客观上的限制只能使新华社音像事业发展非常低调,当时的一位社领导曾表示,要“夹着尾巴做人”。
曲折
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此后的10年间,不仅做出了《每周世界风云》系列专题片,还先后办了《新华纵横》《内部参考音像版》《法制参考音像版》《天下天天谈》《参考消息音像版》等节目。
用闵凡路的话说,那时还制作了很多“大片”。其中包括《思想解放史录》《中国入世报告》《台湾证券更迭内幕》等重大题材的策划。如,《思想解放史录》,从哥白尼到日本明治维新,再到中国五四运动,以12集的容量全面展现了世界和中国的思想解放史,非常受用户欢迎。
虽然表面上看,新华社音像事业发展得顺风顺水,但暗流下早已是波涛汹涌。
闵凡路向本报回忆,2002年左右,新华社播发一条音像稿件,内容是某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生活状况。其中反映的问题,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然而,正是因为这条稿件,却导致新华社电视事业步入低谷,一些已经崭露头角的节目停办。
提起当年的情况,闵凡路表示,自己2003年给主管单位发了个白皮书,介绍新华社电视的由来。“我告诉他们,新华社搞电视不是心血来潮自己想干就干的,而是得到中央认可的。我们不是地下党,不是地下作坊。”
但困境并没有因此改变。2003年后,很多对外音像合作项目终止了,新华社音像中心保留下来的节目只有《新华纵横》等不多的几个。
而就在新华社电视事业遭遇低谷的时候,凤凰卫视已经迅速崛起。“我们起步的时候,还没有凤凰卫视呢,现在人家已经成了气候了,我们还原地没起来呢。”与新华社电视事业同时起步的美联社音像,后来也已经做大了。
发力
但新华社的电视梦想,一直都没有停止。
2008年12月底,新的长征又开始了:新华社成立了音视频部,并同时开设了新华社视频专线。音视频的队伍开始迅速扩大,坊间有关新华社将办电视台的传闻不绝于耳。
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因为领导的点将,在文字报道方面早已驾轻就熟且获得广泛认可的朱玉,走进了自己先前从未涉足过的电视领域。
“我调过来的时候,觉得新华社已经在大力发展电视了,但究竟往哪个方向发展,谁也不知道,也没有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的概念。但我就坚信一点,新华社想做的事肯定能做好。”提起当初的选择,朱玉今天用的词还是“万万没想到”。
而让她更加没有想到的是,刚刚过去的一年,新华社电视事业会发展得如此迅速。
2009年1月3日,《新华视点》电视版在黑龙江卫视开播。3月1日,新华社中文电视线路正式运行。 5月12日,新华社多媒体中心成立。6月16日,新华社电视成为开心网的第一个机构用户,目前有粉丝50余万。7月1日,新华社英语电视新闻线路开通。在4天后发生的“7·5”事件报道中,新华社前方记者采集的现场画面,为多家海内外媒体转载。9月1日,中文电视新闻线路拆分为通稿、节目两条线路运行。9月1日,新华社手机电视台在中国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全面上线……
在这个难免挂一漏万的2009年新华社电视发展大事记中,朱玉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朱玉工作室。
除了每周的“天下大事”栏目,这个11人的工作室还负责做一些电视专题片。去年国庆六十周年的时候,由朱玉工作室制作的六级政论片“国之典”“民之庆”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而朱玉和闵凡路,新华社电视事业发展的两代人,也在2009年有了一个交集。
10月1日上午,在新华社与黑龙江电视台合作的国庆六十周年22小时直播报道中,朱玉在人民大会堂屋顶的新华社演播室,出色地完成了现场直播的任务。为了准备这次直播,她几乎四十多个小时没睡觉。“太紧张了,当时是无知者无畏啊。”朱玉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当天下午2点到6点,闵凡路也走进了位于新华社的演播室,与钟南山一起谈新中国六十年的变化。这位为新华社电视事业发展奋斗近二十年的老人,提起当时的那一刻,激动之情仍无以言表。
挑战
拥有遍布全世界的100多家驻外分社网点,以及数不胜数的国际国内问题专家队伍和外语人才,同时又正逢中国大踏步走向国际舞台的好时候,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自然承载了很多的期待。
在新华人的梦想中,为建成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提出到2015年要在组织结构、多媒体业态、内容生产、传播方式、营销模式、技术构成、管理体制等方面基本完成战略性转型。为此,新华社业务积极向多媒体形态拓展、向终端受众拓展、向国际拓展。
所有的这些努力,必将使新华社电视成为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的重要窗口。
但一切毕竟才刚刚开始。
与二十年前闵凡路一人身兼数职类似,现在朱玉常常也要担负撰稿、主持、制片人重任,偶尔还要做编导、评论员。除了人员和经验的紧缺外,落地问题也是一个始终无法回避的问题。“做了节目,总不能放到天上就不管了吧?”
在闵凡路的畅想中,未来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将是一个覆盖国内外的网络,甚至也应该有在国内的独立频道。
你觉得实现起来要多久?“当然是越快越好,我觉得用不了几年,很快。”闵凡路说。